秦良玉历经万历、天启、崇祯、弘光、隆武、共治六朝,在天下有极高的威望,可以说是明朝硕果仅存的老资历,她的存在,对于明朝据有很大的政治意义,特别是她在西南地位,可以说有秦良玉在,西南土司就不会乱,对朝廷稳定四川、贵州等地有莫大的助力,所以王彦时刻关心这位老太君,希望她能为大明多活一些时间。
“殿下放心,朝廷前前后后已经派去三波太医,秦太傅的病情已经好转了。”
王彦点了点头,“如此甚好!”
有秦良玉在,袁宗第在四川至少占据地利人和,让他放心不少。
“殿下,虽说四川方面应该也收到了消息,并且做好了迎击金军的准备,但我朝还是应该留有余力,以应突变。”王夫之管着户部,账上虽然有钱,但是战备物资却急缺,所以有些担心,“下官以为,殿下应该给扬州方面一些压力,或者殿下亲临,尽快解决扬州战事。”
王彦听了一阵沉吟,他对四川虽然有信心,但是王夫之说的也没错,两线作战,同时面临金国和满清,说不定西南的孙可望也会上来凑热闹,朝廷确实需要留有余力,否则到时候无法应变。
王彦点了点头,“扬州确实需要催一催,但是孤既然已经让陈阁部督师江北,那就必须相信陈阁部,扬州孤是不会去的。”
说着,王彦看向曲从直,“工部的新铳、新甲入库没有,若是入库了,兵部调出一千杆新铳,一千套新甲,再调铁人军,送到扬州去,陈阁部会明白孤的意思。”
第878章 攻城作业
时间到了十月初,秋收结束,多尔衮派遣骑兵护粮之后,基本保障了秋收,但正当他准备往南支援扬州之际,扮作倭寇的明军,又改变了作战方式,将原本分散袭扰的明军集中起来,沿着海岸攻城拔寨。
明军选择的地点主要是多山的山东,谢迁镇守朝鲜,防止清军攻打朝鲜,阮美领万余精兵,同郑成功的水师,在莱州府、登州府肆掠,连破昌邑、潍坊、黄县、蓬莱等地。
数千里的海岸线,让清军防不胜防,对于这种从海上来的敌人,完全无从应对,明军抢夺了大批物资,转运到朝鲜,直到围攻登州府文登县时,才被清将王忠清所阻。
多尔衮拼凑五万大军走到了济南,却又不得不留下两万人镇守山东,防备明军继续霍乱山东州县,最后只能让固山何洛会领三万人先行南下,汇合徐州两万绿营后,然后去救援扬州。
朝鲜明军牵制了北直、山东的清军近一个多月的时间,在这段时间内,张名振早已在淮安、泗州一线完善了防御,理所当然将何洛会挡在了淮河之北。
虽说合肥的援兵被李过击败,逃回合肥,北京的援兵又被挡在淮安,但扬州城下的明军,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时间到了十月,最多一个多月就要进入冬季,万一今岁还是向去年一样冷,那整个扬州战役,就将失败了。
一个多月的攻城作业,一条十多里长,宽五丈的沟渠,在数十万民夫的日夜奋战之下,已经接近扬州城。
此时在扬州城下,呈现出一副恢弘壮丽的战争场面,明军在城下,堆起一个个土台,上面竖着木板,盖着湿牛皮,防御清军的炮弹和砲石。
明军火炮架射在上面,同城上对射,“轰隆”的炮声不时响起,城头腾起团团白烟,铁弹呼啸着从烟雾中飞出,直射向城下,将竖起的木板砸烂,但因为木板上有一层牛皮,并没有造成木屑飞溅。
城下的明军炮阵,炮手们在弥漫的硝烟中,将用棉布包好,写有编号的药包,从木箱中拿出来,用木棍推入炮膛,再装上铁弹,然后用锥子从火门处刺破药包,倒上引火药,前面的士卒将遮挡炮口的一块挡板放倒,操炮手立时将火炬靠近引药。
久病成良医,数年的战争,让明军总结了许多经验,如同火铳兵的发射药,改用一个个小陶瓶事先装好,做到定量发射,避免战场紧张,多放或是少放火药,使得明军火铳炸膛的概率大大降低,而这种经验的推广,就变成了明军炮兵的药包。
军器监吸纳火铳手用药罐定量的经验,对每种型号的火炮,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试射,找到一个合理的用药范围,并形成规范,事先有棉布将定量的火药包好,更具不同的药量进行编号,作战时每种火炮,如红衣大炮取编号“甲”的药包,直接发射就行。
这些微小的变化,却使得明军火炮的寿命大大增加,同时射速也要比清军快得多,更重要的是炮手对于炸膛的恐惧,逐渐消失,士卒用铳用炮的胆量都大了起来,觉得这些武器可以信赖。
伴随着咻咻的火花闪烁,一团团的白烟升起,炮兵阵地上,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响,炮身猛烈后退,将士卒顶住炮身的木桩,都撞的松动,浓浓的白烟覆盖了炮台,城下处处白云朵朵。
一枚枚十多斤重的炮弹,砸中城墙,西城上尘土飞扬,城墙在铁弹的撞击下,墙砖破碎,深深凹陷,无数碎石飞射四溅,又如雨点一般落入护城河中,溅起密密麻麻的白色水花。
此时,城上城下,炮火轰鸣,铁弹交织,仿佛奏响一曲激昂的乐曲。
在炮弹巨大的轰鸣声中,炮弹砸中城墙,带来的震动,营造的恐怖气氛下,数以万计的民夫推着独轮车,从两丈多深的深渠中,如同密集而上的鱼群,将挖出的泥土运走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