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,前面依然是藤牌手,他们扛着壕桥和短梯,高举着腾牌向前推进,有两千多人,后面则比较特殊,三千铳手背着铳,推着数百两大车,顺着土坡缓缓前行。
这些大车前面有块木板,上面铺着牛皮,有点象虎门刀车,连起来就是一座简易的寨墙,后面还有士卒抬着佛郎机,顺着土坡攀爬。
明军红衣炮一停,石寨上尘土还未散去,清军便将佛郎机重新抬回堡墙上,慌乱的重新布置,烟尘中到处都是跑动的清军身影。
堡下明军士卒箭步如飞,忽然城头硝烟腾起,炮声轰鸣,清军的佛郎机开始向下射击,近百枚铁弹砸向明军。
步步为营,向前推进的明军,立刻出现伤亡,呼啸的炮弹不断砸入明军阵中,有的击中举盾的明军,有的则砸在地面上,立时溅起一片泥土。
冲在前面的一员千户,手持苗刀,猫着身子与士卒们共同前进,堡上清军炮队明显盯上了这员千户,一枚炮弹砸来,正好击中他身旁的一个壕桥组。
千户目光盯着石堡,但眼角的余光,却清楚的察觉到,一枚炮弹先是砸中前面士卒的左胸,将那扛着壕桥的士卒砸得原地转了半圈,身体旋转着扑倒于地,然后炮弹余势不减,砸中后面士卒护在身前的藤牌,藤牌立时破碎,士卒被砸的倒飞出去,连撞后面几人。
本来六名士卒抬着的壕桥,失去平衡,立时掉在地上,后面上来三名藤牌手,补上空缺的位置,麻利的蹲下,然后提起,又迅速扛起壕桥前行。
而正在这时,又一枚炮弹,挂起一阵劲风,呼啸的砸在千户旁边,溅起一片泥土,然后反弹飞起,砸中后面一名士卒的头盔,那士卒当即一声惨叫,鲜血覆面,缓缓的向后仰倒。
清军的火炮给明军带来了不少的伤亡,他们冒着城头呼啸的炮弹,感受身边的同袍不断被炮弹打得倒飞出去,但这并不能阻挡明军的步伐。
很快明军进抵了第一道壕沟前,而清军佛朗机四个子铳已经打完,炮弹开始稀疏起来。
就在这时,憋了一口长气的明军千户,发出愤恨的一声呐喊,“杀——”
壕桥搭上,他战刀一指,率先拥过第一道壕沟,后面两千明军士卒也一起呐喊,挥舞着兵器,“杀啊!”
这声呼喊,似乎是将明军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,士卒立刻蜂拥而过。
辉塞挖四条壕沟,正好是在城上弓箭、火铳的射程范围之内,当明军举盾,发动万胜冲锋时,躲在堡墙后面的清军弓手,再次弯弓满月,腾起一片黑色的箭云。
这些箭矢就向蝗虫过境,发现了稻田一样,噼里啪啦的不停的落下来,射向跑动的明军。
第884章 攻取石寨(下)
城头上,一队清兵抬起鸟铳,“砰砰砰”的铳声响起,硝烟弥漫,弹雨铺天盖地的射向奔腾而来的明军士卒。
天上抛射下来的箭矢与迎面泼来的弹雨,行成两个方向的攻击,明军士卒举盾去挡头顶落下的重箭,就挡不住迎面打来的弹丸,反之亦然,清军的攻击交织成一张巨网,在往中的明军士卒,面临着第一轮攻击时同样的命运。
惨叫声成片响起,一名踩着壕桥,将横跨在壕沟两侧的桥身,踩的上下闪动的士卒举着盾牌冲锋,一枚重箭吊射下来,“铮”的一下,射在盾牌上,箭头钉入盾中,箭尾上的羽翼连连晃动,要不是举着藤牌,这一箭肯定要破甲将士卒射伤。
箭矢还在如同雨点般一波波的下落,士卒根本没有时间注意盾牌上插了几支羽箭,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脚下的壕桥,飞速的向前冲锋,他眼看着就将通过,插满了削尖后的木桩和竹签,满是危险的壕沟,脸上正露出一丝喜色,正面却一枚铳丸袭来,正中他的胸前,士卒身体在弹丸的冲击力下,立时倒飞,然后重重砸在壕桥上,身体滚下壕沟,瞬间就被木桩和竹签刺穿。
明军在清军箭矢和铳丸的夹击下,无法顾忌全面,防了箭矢防不住铳丸,防了铳丸又防不住箭矢,顾此失彼,士卒连连惨叫着从壕桥上跌入壕沟中,进攻路上十分惨烈。
明军的第一波试探,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匆匆退了下去,而这时明军面对同样的情况,但细看之下,却有些区别。
其中一名士卒,举盾冲锋于前,清军一排铳弹射来,打得他身上火星四溅,身体不断后退,眼看就要跌倒,却被后面士卒一把扶住,士卒满面惊恐,因为他感觉胸前一阵疼痛,以为自己中弹,但仔细一看,胸前板甲被打出几个鸡蛋大小的凹陷处,却没有一处洞穿铠甲。
这个发现,让士卒与托着他的同袍对视了一眼,一股信心立时涌上心头,两人同时操起战刀,举起盾牌,狂吼着,宛如大师兄附体一样,冲向石寨。
当前面的两千藤牌手,在密集的箭雨和铳丸中,全部冲过第一道壕沟时,明军后面的铳手,终于推着大车,到了壕沟前。
“快!摆开!”在铳队中,张有德亲自指挥着,急声大喊。
士卒们连忙将大车一线排开,形成一道寨墙,而在摆开的过程中,木板上已经钉上近百支羽箭,清军的箭矢“噌噌”的不停射在上面。
明军炮队,立刻将佛郎机炮,抬上大车,车前的挡板上有个碗口粗的窟窿,正好让炮口伸出挡板。
佛朗机炮与红衣炮不同,红衣炮是从炮口装填,而佛郎机是从后面换子铳,相当于后膛炮的打法,所以可以将炮口伸到外面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