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用火器训练得当的戚家军,能几乎百战百胜,甚至创造过敌我双方战损二百比一的比例,明军火器装备最多时,达到军队的半数以上,说明火器用的好,确实远胜于弓箭。
清军弓手一是射程不及明军火铳,二是射箭要发力,一般连射十箭,手臂早就酸了,比不上火器省力,最后,威力方面,弓箭也比不上火器。
明军在军械制造上,结合秦人筑造器械的规矩,严控火铳质量,然后又规范了发射,火药事先便定量装入药瓶中,防止了多放炸膛,少放威力不足,火铳的战力立时就体现出来。
三轮排铳过后,城下的近万清军弓手和砲手,纷纷逃散。
这时,扬州街道上,到处都是红顶斗笠的溃兵,满将喀喀木领着一队人马边分开乱兵,边急声大喊:“稳住,不要乱,都随着本将去支援豫王爷!”
乱兵听了呼喊,却根本不予理会,纷纷仓惶的从这支还成建制的清兵身旁绕过去,根本不理会喀喀木的命令。
喀喀木见此,顿时愤怒起来,一把揪住一员从他身边跑过去的绿营兵,“跑什么跑,西城什么情况,王爷呢?”
士卒被揪住,脸上露出惶恐,结巴道,“将,将军,明军已经进城,王爷不知踪迹,大伙儿都在跑……”
喀喀木大怒,正在这时,一名白甲兵纵马而来,看见他,立时跳下战马急声说道,“额真,西城失守,王爷传令从北门突围。”
喀喀木一惊,将那绿营兵往地上一丢,后者爬起来,便仓惶逃去,喀喀木则急问道,“王爷在哪里,现在没事吧!”
明清战争打到现在,基本已经成了一场民族战争,明朝逐渐从一个王朝,打成了一个民族国家,而满人也意识到事关族群存亡,大清已经折了英亲王,不能在折豫亲王,否则满洲的领头羊,便又少了一头,满人的境况就更加危急,所以城中的旗人,都很在意多铎的生死,必要时就算自己战死,也要保证豫王杀出去。
“王爷现在已经到了北城,额真快去与王爷汇合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,奴才还要去通知东城!”
白甲说完,翻身上马,狠狠抽动马鞭,疾驰而去,喀喀木见此脸上一厉,喝令道,“走,速度去北城!”
一时间,整个队伍连在混乱的街道上忙调头,士卒们睡着喀喀木转身,急往向北城跑去。
此时扬州城内以是一片混乱,西城的吊桥以被放下,城门被冲下来的明军打开,无数带着碟盔的明军,涌入城中。
刘顺也随着主力进城,他骑在战马上,对着入城的明军吼道:“广武营甲队去关东街,堵住清军向北面逃窜,丁队去扬州府库,再派三个百户,去荣成街控制沿街店铺。骁武营去东门,步武营沿街扫荡乱兵,恢复秩序,其余诸部随本镇压向北城!”
语毕,刘顺一拔马缰,立刻沿着街道冲出,穿着鸳鸯战袍,带着碟盔的明军士卒,紧随在他身后,如同长龙一样,向北城进发。
城中清军的建制大部分已经混乱,随着明军主力进城,清军更是无心恋战,不少绿营躲入民居之中,也有不少人直接投降,但更多的乱兵,见白甲、黄甲往北城跑,便也跟着往北城跑去。
此时北城尚在清军手中,多铎带着四千骑兵已经在街道上等候,其实多铎早就做好了万一守不住扬州的打算,他带不走四万绿营,便带着骑兵冲出扬州返回北方。
多铎守扬州的目的,是为了保住手中的四万绿营兵,等明军撤退后,他再领着人马放弃扬州,退到了淮北,为大清保存一支有一定战力的大军,可现在城以破,他便只能退而求其次,能带多少便带多少出去。
多铎到了北城不久,南城的喀喀木、北城的葛褚哈,负责巡视城内的阿思哈,连跳下城墙的梁化凤也被人抬着到了北城,可是唯独镇守东城的江防统领巴山还没赶到,众人还在焦急的等候。
此时喊杀声已经蔓延全城,众人都等的焦急,旁边的梅勒额真葛褚哈急道,“王爷不能再等了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!”
多铎一阵烦躁,来回踱步,这时一队白甲兵,狂奔而至,不少人身上满是鲜血,显然是经过了血战。
骑兵边奔边喊,“王爷,关东街被明军堵住,巴山统领被明将杀了,明军正往北城冲来。”
巴山死了,众将领听了顿时齐齐变色,喀喀木立时大喊道:“快扶王爷上马,必须立刻突围!”
第895章 尘埃落定
明军围困扬州之初,便放弃北门不围,一是因为明军兵力不足,无法围困四城,二是因为围三缺一,给城中清兵一条退路,可以消弱清军的抵抗意志,否则多铎无路可走,便会死战到底,同扬州玉石俱焚。
王彦和明廷的目标,就是要将扬州的清军围歼,不让他们逃到淮北,明军虽然放开北门,但自然不会让多铎轻易逃脱。
扬州北门打开,数千清兵冲出,直奔明军挖掘的深壕,守卫壕沟的明军只有两千多人,能阻挡清军派出小股清军和骑兵出城骚扰,能给明军争取一点反应的时间,但是想要阻拦清军出逃,便显然不行。
这时面对数千绿营的冲击,守壕的明军放了一排铳,适当抵抗,两千明军便龟缩在一角,主动让开正面,退到壕沟一侧防守,冲出来的清兵也不理会龟缩在一角的明军,冒着铳丸,迅速将土墙推倒,扑上木板,多铎领着四千骑兵急速冲出,近万顶着红顶斗笠的绿营败军,仓皇而逃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