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部郎中刘成治先是袭击赵之龙不成,清兵入城后,他又闭门不出,下人告知其多铎之命,刘成治慨然曰:“国家养士三百年,遂无一忠义以报累朝恩邪?”
即题绝命诗于壁曰:“钟山之气,赫赫洋洋;归于帝侧,保此冠裳。”随自缢死。
南京城中,如黄端伯、韩赞周、刘成治者不在少数,但大抵而言,却还是风云气少,儿女情多。
城中大批文官武将,好似蓬草一样随风转向,弯腰伏地,投了清庭。
呜呼哀哉,虎踞盘龙一夕休,江水不知愁,犹自滔滔日夜流。
南渡立国一年,两都俱陷,大好河山毁于一旦,悲呼?愤呼?气呼?叹呼?
南京城为六朝古都,虎踞盘龙,雄峻无比,人口不下百万,有扬州的教训,多铎对于城内的军民始终不放心,害怕再出现一个王彦般的人物,心中十分疑惧。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他将南京城内投诚的明军,全部调出城外,而后把南京城中东、北两区的汉民统统驱逐出城,汉民财物屋宅尽被满清侵吞。
汉民被赶出城外,空出的大批房屋,便被多铎用来安置从城外调进的真满州和外藩蒙古兵,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来保万全。
待清军彻底控制南京,其凶残和贪婪的面貌便再次流露出来。
南京城六朝古都,城中宝物无数,入城的清兵开始四处烧杀抢掠,但东、北两区已经被清军占据,城中投诚的明朝降臣又不能抢,真正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和富人。
十里秦淮,因为吴大将军与那陈圆圆的民间传闻,使得关外胡虏也有所听闻。
媚香楼中,李贞丽、李香君和许嫣嫣三人,知清兵在城内抢劫,更有下人禀报,言,大批清兵向秦淮河涌来,顿时大惊失色。
这时天色以黑,三人便乘着夜色,悄悄离开了媚香楼,却见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,清兵烧杀抢掠,难民四处逃窜。
三人跟随着难民,沿着秦淮河畔奔逃,只见到处火光冲天,夜空映得一片血红。
她们被裹挟着走了几里,回望媚香楼的方向却发现媚香楼也已隐入一片火海之中。
三人举目四望,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,不知今后该如何是好,哪里又是她们的安身之所。
许嫣嫣见清兵入城,便以为扬州已经被清军攻破,而她的心上人,那个独守孤城的英雄王彦,已经遇害。
她越走心中越悲,脑海中回忆着她同王彦分别时,王彦的那一声心痛的哽咽,“奈何身以许国,再难许卿!”
如今她的王大哥,或许真如临别之语,已经为了这家国,付出了生命,而她亦觉得生无可恋。
一时间,许嫣嫣不禁心里一沉,脑中一片空白,连带着双脚也跟着发软,她心似死,便一下子跌坐在河岸边上。
一旁的李贞丽同李香君连忙将她扶起,轻声呼唤,许嫣嫣却突然悲伤的哭泣起来。
她这一哭,二女也不禁悲从心来。
这乱世,国破家不在,面对那凶残贪婪弑杀的关外胡虏,三个弱女子的能力是何其的弱小,随时都可能没于这难民的人流之中。
三女于岸边轻声哭泣,正巧却引起了一名半百老者的注意,他无意的向三女看了一眼,却发现居然是媚香楼中的熟人。
这老者乃是曲词大师苏昆生,曾经教导过李香君作曲唱词,也指点过许嫣嫣的琴技,他发现三人,连忙询问,才知三人已无处可去,便带着她们随逃难的人流,奔往苏州。
在许嫣嫣随苏昆生逃出南京时,燃烧的媚香楼外,刘顺领着十多名精壮汉子,悲痛的望着升腾的火焰:“公子陷于扬州两月,我不能解救,今许娘子又失,它日再见公子,我该如何向公子交代。”
南京城的另一处,刚回来南京的侯方域,便遇见清兵肆虐烧杀,他心里焦急地挂牵着李香君的安危,火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边,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,熟悉的人一个也没见着。
第75章 部将叛,靖南身死
且说弘光逃到黄得功的营寨,听其之言,心中十分后悔,当初逃出南京之举,随有回銮之意。
然而此时人心以去,难以收拾,弘光为了笼络大臣,于是下诏,“郑彩、黄蜚、方国安、杜弘域、卜从善皆晋伯爵,阮大铖、朱大典拜左、右相,共统师扈上回下銮,复守南京。”
弘光的使者还没出芜湖,南京失陷的消息,便传入营中,皇帝顿时如遭雷击,一病不起。
芜湖大营,也因为这皆连不利的消息,变得阴沉,似有亡国之气。
这时身处南京的多铎见弘光出逃,自然不会放过,他询问弘光遁往何处?有厚颜卖主之人告知,称已逃往太平府。
多铎大兵刚进南京不久,便令刘良佐部充当向导,派多罗贝勒尼堪,护军统领图賴,固山贝子吞齐等人,领满蒙军之半追之。
清兵有熟悉地形的刘良佐部带路,很快就追查到来弘光的行踪,他们追至太平府外八十里,又闻弘光复走芜湖县,刘良佐随又率领清兵连夜追至芜湖。
崇祯十五年时,刘良佐曾于黄得功大破张献忠于潜山,弘光元年又痛黄得功、王彦一道于池州抗击左军,所以他同黄得功交往颇深。
两人因为一起共事过,刘良佐便想着替清庭招降黄得功,好再立一大功,于是便主动请命招降之事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