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有了预议之后,各部在一年的计划上,都是拼了命的在自己的预案上下功夫,以求能够得到最多的预算,然后在别部的预案上挑毛病,以减少别部的预算。
户部仓库,出来每年的预算之外,还有一个特别得仓库,储备了一定的应急的银子,目的是为了防止爆发大战,大灾,已经万一哪一部超过预算之后,再来申请,这里面的钱,也是各部紧盯的对象,自然不会那么容易让给兵部。
“一百五十万两,而且每年增加,需要那么多么?”苏观生立刻敲了下板子,开口问道。
陈邦彦解释道:“北方多尔衮和豪格对我们进行封锁,现在江南的一匹战马价格已经涨到一百两以上,还是有价无市,一百五十万两已经是最低限度了。”
“不行,一百五十万太多了。刑部一年预算不道五十万,你们兵部一个追加,就是我们的三倍,这怎么行?”
骑兵肯定是要练的,但是战马这种物资,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,是北方重点封锁的对象,就像明朝封锁精铁、火硝等物资一样。
这战马如果是在草原上,其实铁锅、茶叶都能换回来,并不昂贵,但在江南之所以要近百两,则主要是清军、金军为了保持骑兵的优势,对明朝进行封锁,人为的造成战马稀缺价格飞涨。
王彦听众人反对,不禁也皱了皱眉头,然后问道:“兵部目前怎么获取战马,有没有办法减少预算?”
“军队的战马主要来源是战场俘获和马场自己繁殖,然后通过一些北方的走私商贩,获取一些。”陈邦彦沉声道:“兵部也想过减少预算,前不久有西夷商人因为战马价值飞涨,愿意向我们出售马匹,不过现在大食一带是突厥人控制,他们与西夷是仇敌,西夷商人获取马匹困难,所以要价极高,兵部准备购买一批作为种马,自己育种繁衍。除此之外,就是只有攻下四川汉中,然后占据陇右,打破北面的封锁,从青海购马,或者灭掉云南,控制乌斯藏,也可以打通与青海、西域的联系,从而获得战马。”
王彦点点头,从海外购买种马确实是一个路子,但是要自己配种,估计不是几年时间能够做成,想要获取大量战马,还是得灭了孙可望,击败豪格,打破封锁才能获得大量战马。
“先从西夷手够买一些种马回来,其他渠道购马的方式可以缓一缓,先把银子用到西南战事上,怎么样?”
第946章 历史规律
战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,中原王朝想要进取,想要保住疆土,没有战马可不行。
汉唐都有大量的战马,就连宋朝马匹也不少,多的时候有二十万匹,但是没有好的养马地,战马需要奔驰,而不是圈养,所以合格的马匹并不多,加上宋要面对的敌人,远远比汉唐时候的难以对付,因而一直处于下风。
汉唐时,中原王朝掌握炼铁技术,骑兵穿铁甲射铁箭,而北方游牧名族生产力极其低下,箭头多是骨头磨成,装备上差距太远,抗击天灾的能力也弱,一场风暴就能灭掉一个部落。
到了宋时,所面对的敌人,已经是国家,而不是部落,宋会炼铁,辽金夏元也会,他们也有大量的工匠,大量的作坊来制作武器,他们已经从落后的部落,进化成为国家,具有很高的生产力,既有游牧渔猎民族的善战,又有了农耕民族的技术,这便难以对付了。
明朝现在面临的情况,与宋差不多,他的对手不是落后的部落,而是掌握了汉族技艺,控制大片耕地的国家。
面对这样的对手,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自身在技术上的优点,同时也要学习敌人的长处,所以战马必然少不了。
兵部提出每年追加一百五十万百银,虽然在各部的要求下被消减,但是最后还是保持了八十万两的追加,用于购买种马和战马养殖。
八十万两,可以养三万精兵,但是用到马匹上大概也就能养五六千匹的样子。
这个花费比北宋养六千匹战马一年花费五十万贯,成本还要高上许多。
明朝比不上宋朝富裕,财政上有些吃不消,现在只能以育种繁殖为主,减少购买,等到朝廷打破北方封锁,获得更好的牧马之地和马匹来源之后,再来大肆购买便宜的战马。
这样一看,明朝近期的许多决策,都可以联系起来,并不是单一存在,朝廷的重心从与清军作战,转移到西南,就是必然了。
战马的事情敲定之后,陈邦彦清了清嗓子,继续说道:“现在陈述第三条,关于重设五军都督府,将官按期调动,打破各个派系间的壁垒,避免形成藩镇,诸位可有什么异议?”
任何王朝,军队听命于中央,王朝的根基才能稳固。
从汉代朝开始,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,都与军队失去控制有关系。
东汉末年,豪强并立,本质上都是军阀,此后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,所有的朝代颠覆,基本都是权臣,军阀掌握军队,军队不在听命于王朝所至。
如司马氏,宋齐梁陈都是篡位得来,隋末表面是亡于百姓不满,实则是炀帝太过心急打压关陇军事贵族,导致他们背叛所至,唐末藩镇就不必再提,这其中都有军队的身影。
这个问题,一直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,以文统武,才得以解决,但也带了一些副作用,走向另一个极端,中国尚武的精神,自此遭受了遏制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