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彦得到消息,知道不能久留江西,于是只能与堵胤锡妥协,答应了他的条件,但是他也提出要给天子多找几名老师,每人只能教授天子一天时间,几位老师轮流来。
堵胤锡对此没有异议,答应了王彦的条件,王彦留刘体纯领五千人马留在南昌,随即裹挟着堵胤锡等一众江西官员和将领,一起向南京进发。
王彦令骑兵先行,几乎就在金声桓过大胜关一日后,王士琇领着三万骑兵,杀奔到大胜关下。
大胜关是南京西面重要的关隘,金声桓过关之后,为了防止王彦追击,留部将金可义领五千人马防守大胜关,可是金可义还没来得及,整顿关防,漫山遍野的骑兵,就已经到了关前。
面对三万骑兵,关键是王彦控制了江西,武卫军的家眷和资产都在江西,武卫军内部早就人心惶惶,王士琇一招降,关内一个同知,三个千户就表示愿意归降。
王士琇都未攻打,关内便发生内乱,归正的武卫军杀死了金声桓的族叔金可义,还有其他几名金声桓的心腹军官,火并一场之后,便开关投降。
火炬照得通明的门洞内,骑兵不断的从里面通过,马军磨剑四年,迎来的第一战,不是对抗满清和金国,却是要打一场大内战。
王士琇看着马军不断通过,他听了赵慎宽的话,抬头看了下天色,“大军从南昌奔驰到此,一路未曾怎么歇息,况且已是半夜,三万大军行动不便,今夜就在此地休息!”
“遵命!末将这就去安排!”赵慎宽当即抱拳道。
说完他一拉马缰,就准备离开,可王士琇犹豫了一下,又道:“等下,金声桓到了南京,城内守军见叛军人数增加,怕是会人心惶惶。你叫上谭泰,领三千骑兵先行,寻机会弄出点动静来,让高都督知道我们来了!”
如果此事派兵连夜突袭,或许能打金声桓一个错手不急,可要是等到天明,从大胜关逃出的步卒,或许就能将消息传递给金声桓,那骑兵就不容易突袭了。
王士琇自然知道这一点,不过他并不打算突袭,在他看来,这次叛乱除掉金声桓几人就好了,至于武卫军的士卒,只是当兵吃粮,哪里管什么唐王、楚王,他觉得大可招降,没必要杀光。
江东桥,金声桓的大营,众将一阵沉默。
金声桓拒绝了王彦的条件,他就算后悔也已经来不及,如果说王彦之前真想给他一条生路,爱惜他是个帅才,那么当他转向进军南京,便彻底激怒了王彦,非要弄死他不可了。
唐王被锦衣卫抓获,鲁王又准备撤军,帐中的将领都后悔没有支持李元胤的意见,走到了现在这样的境地。
金声桓阴沉着脸,沉默了一阵,知道要是没个决策出来,武卫军就散了,他见众人都不说话,显然有气,他沉默半晌之后,终于开口说道:“备马,本镇连夜去拜见鲁王殿下!”
第1121章 鲁王的底线
南京这样的大城,除非里面投降,或者有内应,否则没有一段时间准备,根本不可能打下来。
现在南京城下的军队,鲁王加上金声桓也有大军近九万人,如果他们时间充足,打下南京还是很有可能的,可是关键是王彦不会给他这个时间。
王彦知道他扑向南京,肯定会马上向南京赶来,那他们在内外夹击之下,必然失败。
鲁王见打下南京已经没有希望,所以被迫撤回浙江,可金声桓已经无法返回江西,他因该怎么办?
这个时候,他只能去找鲁王。
此时已经是半夜三更,浙军营中却灯火通明,人头攒动就像白昼。
金声桓从营中穿过,只见一队队士卒穿梭,浙军营中十分杂乱,车辆横在营中挡住道路也无人管理,士卒们都在搬运物资,各种器械随意堆放,散落的到处都是,而他从帐篷的缝隙往里看,里面的士卒也都在收拾包袱。
看来鲁王是真的要撤了,浙军已经没有继续作战的心思,军心如此,鲁王就算不撤也不行了。
金声桓被王翊领到鲁王的帅帐前,帐内灯火亮着,说明鲁王也没有睡下,帐外侍卫把守四周,一名侍卫头领,见王翊领着金声桓过来,立刻迎接上来,他先给王翊行了一礼,然后问道:“这位是金督镇么?”
“不错!”王翊点了点头,金声桓则报了下拳,将姿态放得很低。
“金督镇请进,殿下交代过,让您直接进去!”侍卫头领一伸手,领着金声桓到了帐前,向里面通报了一声,然后帮他挑起帐帘。
金声桓进入帐中,发现鲁王正负手站在一副地图前,久久沉思,背影有些萧索。
他等了会儿,见鲁王还是没有反应,于是抱拳躬身,轻声道:“金声桓拜见殿下!”
鲁王听到声音愣了一下,反应过来,他转过身子,有些疲惫的走回帅案后坐下,又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,才开口说道:“虎臣来见孤王有什么要说的!”
金声桓在一旁座定,抿了抿嘴,犹豫了一下,最后还是决定开门见山道:“殿下,此种情况,合则生,分则死,殿下如果要撤回浙江,在下愿意随行,听从殿下的调遣!”
之前两方各怀鬼胎,结果最大的敌人王彦没弄死,反而把自己给坑了。
现在这个时候,金声桓已经走错无路,没什么心机可玩,他只能直接说出他的想法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