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士琇和横冲马军的主力到了!
众多叛军将领,看到这一幕,心头都是狂震,都没想到,朝廷会有这么多骑兵,他们仿佛以为是遇见了清军八旗一样。
金声桓见此,立刻绝了在冲一阵的心思,布阵前裂开一个口子,他立刻便领着剩下的骑兵,蔽入步阵之中。
赵慎宽见主力已到,也未再次冲来袭扰,而是向主力迎接上去。
王士琇与众将领着骑兵向前,慢慢降下了速度,不用探马禀报,他也看见了远处一片人影。
“都督!叛军在前列阵!”迎接上来的赵慎宽向王士琇抱拳禀报。
王士琇极目望去,不到三里地外,黑压压一片人潮。
虽然看不真切,但仅凭目测,叛军人数不少,估计有六万人以上。
他随即一举右手,朗声说道:“停!”
军令传达下去,身后的骑兵部队立时全部停了下来,可王士琇却一夹马腹,领着百余骑向前冲出,到了叛军阵前一里处,猛然停下。
一名百户则继续向前奔驰,直到了叛军阵前,才勒马喊道:“我家都督,请鲁王殿下说话!”
说完,骑士立刻拔马奔回,不多时,叛军步阵裂开一条通道,一身金甲的鲁王,领着百余骑兵奔驰而出,在距离王士琇五十步时停下。
王士琇看了金甲的鲁王一眼,当即抱拳,诚恳道:“殿下,此时收手,罪责尚可减免!殿下乃当世豪杰,大明亲王,士琇劝殿下回头是岸!”
鲁王盯着王士琇,马鞭一指,却怒声回道:“自古贼汉势不两立,孤王劝王都督忠于帝室,不要助纣为虐!”
第1125章 镇江大战(下)
听鲁王的话,他是彻底将王彦视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孟德了,总之如果仍由王彦继续掌权,王家人迟早要篡夺他朱家的江山。
王士琇听鲁王这么说,对方完全将自己当做了大明的刘玄德,而他的血统比卖草鞋的刘皇叔纯得多,对于朱家的江山,也看重得多,说“汉贼不两立”无疑也更有分量。
王士琇是王彦的心腹,可是他是文人出生,虽然支持王彦,可是并不想内耗,不想大明的元气损失在内部的政治斗争之中。
数万浙兵,还有武卫军,这都是大明的军队,其中金声桓、王翊、阮骏都是能战之人,用来对付满清和金国,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现在一内耗,以楚王现在的心性,其中大部分人都会被杀,王士琇并不想看到,所以他才出来,劝说鲁王,可是没想到鲁王开口就是“汉贼不两立”,一副势不两立的架势,让王士琇没法子再谈。
所谓“汉贼不两立”表达的是对正统的争夺,绝不妥协的态度,在鲁王看来,他代表的才是汉,是传统的忠君势力,是帝室,而王彦则是窃汉之贼,如果鲁王服软,那就代表他接受了王彦的合法地位,认可他是汉相,那大明朝就真的完全掌握在王彦手中了。
刘玄德不可能承认曹孟德,鲁王眼下也不可能承认王彦。
“殿下对楚王殿下有什么不满,可以在朝廷上解决,弹劾楚王!士琇虽是武官,但也知道,如今朝廷不禁言论,并非容不下不同的政见!殿下这样起兵,反叛朝廷,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!”鲁王的话,已经没有了商量的余地,可王士琇还是劝说了一句,“如今局势已经明朗,殿下为了数万将士,江南百万计的百姓,认输吧!”
“在朝廷上解决?”鲁王拉住马缰,战马躁动不停,他身体起伏着冷哼一声:“朝廷早被奸党把持,怎么在朝廷上解决!”
历史的发展总是有个大致的方向和大势在,如果能在朝廷解决,鲁王也不会冒险起兵,他正是冥冥中似乎感觉到这个大势并不在他一边,变革的车轮滚滚,他无法在朝堂上阻止,所以才走上武力解决的路线。
王士琇皱了下眉头,“殿下,不服楚王便起兵叛乱,若他人不服殿下,是否也可起兵呢?士琇言尽于此!我给殿下半炷香的时间,若殿下还不愿意收手,我就只能将殿下锁拿,交给朝廷发落了!”
王士琇不希望看见内耗,他已经近了一个正直大臣的责任,无愧于心。
此事的是非他看的很清楚,虽然这次楚王故意引诱,但是起兵就是不对,这跟说不过就动手,没啥区别,作为楚派内部的建制派,他非常厌恶任何人破坏规则。
王彦信任他,让他领兵追击,也是因为这一点,他知道王士琇和高一功、刘顺这些人不同,他是有政治理想,心怀天下和民族的。
能说的,王士琇已经说完,语毕他便一拔马缰,领着骑兵疾驰回阵。
鲁王看着他的背影,冷哼一声,也打马回阵。
六万叛军在旷野上,列下了简单的阵型,挖掘壕沟,设置拒马,这些手段已经来不及做,可是一辆辆大车,却被推到了步阵之前。
鲁王骑马奔回阵中,萧起会等人立时迎接上来,鲁王冷着脸,一挥马鞭,“布阵,准备迎战!坚持到天黑,我们便趁着夜色东撤!”
夜晚大家都行动不变,骑兵也是如此,撤退起来比现在要容易得多。
中军阵中,一杆龙旗大纛被突然竖起,那是鲁王的王旗,也是战旗。
王士琇奔回本阵,见叛军阵中,令旗挥舞,号角绵延,身批重甲的长枪手居前,铳手在后,骑兵蔽于两翼,显然准备顽抗,内心一叹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