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旁的鲁王看见王彦这副嘴脸,心里就有气,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,“别提先帝了,你还好意思提先帝?孤觉得恶心!”
这时满大壮、陆士逵、王绩、余太初同而二十多名侍卫,也紧随着王彦跳到了鲁王的船上。
郑成功要是从前的郑森,郑大木,或许就被王彦给感动了,和他一起追忆当年的岁月,可是王彦从一个有些迂腐的小举人,逐渐变成了个老奸巨猾的权奸,他也从一个忠君爱国怒怼父亲的士人,变成了一方势力的首领。
此时,双方都已经成熟,都熟的发黑了,就算王彦曾经救过他,他们曾经一起奋战过,也不会影响到他现在的判断。
“楚王殿下,谈判要紧!”郑成功睁开了王彦的拥抱。
王彦眼角的余光,见满大壮、陆士逵都跳了过来,心里有底了些,随即便松开了郑成功,笑道:“成功说的有理,大明现在需要安定,我们早一点商谈完,百姓就少受一天苦,商路就早一天恢复。”
郑军士卒在甲板上准备了一张长桌,两边摆了椅子,鲁王已经不客气的将左首坐好,郑成功坐在鲁王的旁边,王彦见此只能在右首坐下,剩下的人都站到了他的身后。
鲁王等王彦坐下之后,便直接说道:“楚王,今日不是来叙旧情,况且孤与国姓与你也没多少情分。你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,故意拖延,背后又敦促兵马,快速稳定浙江,攻取全闽!现在,你还是赶快说说是否同意我们的条件,今天就给个明确的答复出来。”
鲁王这么说,一是怕王彦搞什么动作,有玩一边谈判,一边拖延的把戏。
他们要是想为寇,就得趁着朝廷还没有完全控制闽浙,袭击沿海,能运多少物资就运送多少物资,能抢多少人口,就抢多少人口出来。
鲁王的第二层意思,就是提醒郑成功,别被王彦迷惑,这厮一上船,就对郑成功热情无比,而不与他说一句话,肯定没安什么好心。
果然鲁王话说完,王彦又装作没听见一样,他看着郑成功,身子前倾,目光真诚地说道:“成功,到南京来,朝廷可以委任你为水军大都督,你看怎么样?”
鲁王和郑成功的水师,就这么放到海外,王彦心中始终不安,不想留下这么一个隐患。
王彦刚说完,郑成功还没说话,鲁王就怒了,王彦完全把他当空气,居然当着他的面,来拆散他和郑成功刚刚形成的联盟,实在欺人太甚。
“王士衡,你什么意思,如果没有诚意,那就不要谈了!”鲁王拍案而起。
一旁的郑成功也有些怒了,郑芝龙的事情,告诉了他一件事,龙不能离开水,否则什么都不是,王彦开的条件还不错,但是郑成功不可能放弃郑家的基业。
“楚王殿下,还是谈谈鲁王殿下的条件吧!”郑成功冷声说道,然后拉了鲁王一下。
王彦见分化不成,流露出满脸惋惜的表情,背靠到椅子上,叹了口气,然后说道:“台岛、澎湖、金门、舟山,这些地方离大明太近,孤和朝廷不想你们继续影响大明,造成国内不稳,你们只能去吕宋!”
“只给吕宋,那我们怎么养兵?而且两家怎么分?”鲁王立时说道。
王彦坐正了身子,没有回答鲁王的问题,反而盯着鲁王说道:“除此之外,鲁王殿下将改封吕宋王,可仿照朝鲜、安南之例,建立吕宋国,但自此之后,你就不是我大明的亲王,而是吕宋的国王,中原今后的事物,你们都不得插手,也没有理由插手!”
第1135章 尘埃落定
既然无法剪除朱以海和郑成功,王彦就只能将他们逼得远一些,他们离的远,自然无法与国内的人勾结,随着他们的影响力远离,国内的人也会慢慢淡忘他们。
鲁王毕竟是起兵叛乱,是大罪,不将他贬为庶人,朝廷已经很没面子,从亲王撸到郡王,算是一个惩罚,朝廷在脸面上多少能好看一些。
至于改为吕宋王,这是为了彻底斩断朱以海的野心,吕宋是个存在许久的国家,王彦让他做吕宋王,虽是藩属,却是外国。
做了吕宋王之后,就算朱以海有朱家的血统,但他也不能算是大明的人,这样就剥夺了他在法理上对大明的那么一丝继承权,成了一个外人,就像朝鲜,安南三邦的国君一样,只能是大明之臣,没有参与大明事物的权力。
鲁亲王可以站出来,打出清君侧的旗号,号召天下推翻王彦,可是吕宋王便不好打这个旗号,他已经成为番邦之主,打出旗号,也没什么人会理了。
再者,只留下吕宋,就是让郑成功和朱以海挤在一起,让两人相互牵制。
这两人毕竟不属于同一势力,现在之所以联合在一起,那是因为两方都失败,只能抱团取暖,一旦威胁解除之后,两人都在吕宋,一为主,一为臣,又都有势力,那谁说的算,必然会起争端,两人便能互相牵制。
王彦想出来这么多,可谓是费尽了心机。
鲁王和郑成功提出的条件,是鲁王要舟山和台岛,郑成功要金夏和吕宋,可是现在,舟山和金夏还有台岛,直接不给,还降了鲁王的爵位,要封他到吕宋,鲁王和郑成功,都不高兴了。
出海本来就是降低了鲁王的影响,他堂堂大明亲王,还要去当什么吕宋王,鲁王自然不答应。
对于郑成功而言,没了金夏,王彦还要将鲁王按插到吕宋来,他自然也不同意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