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崇祯十七年秋_话凄凉【完结】(1390)

  说到这里,姜襄看着胡为宗道:“总舵主,我要起事,楚王让我打什么旗号?”

  他这是在要官,下面的部将也都双目炯炯的向胡为宗看来,胡为宗微微一笑,将包袱打开,只见里面有十多卷黄绢,他看了看,拿出一份,递给姜襄,“军门可以用大明晋国公,右军左都督的名义,号召三晋反清!”

  姜襄一听,顿时大喜过望,没想到楚王居然这么大方,他给满清干了十年,至今不过一个大同总兵,楚王出手就是国公,姜襄如何不喜。他忙从胡为宗手中接过了黄绢,展开一看,果然是册封他的敕书,上面有内阁的印章,也有楚王摄政的大印。

  一众将领见姜襄的神情,知道册封不假,姜襄封了国公,他们自然也不会没有升迁,一个个眼珠发光的盯着剩下的黄绢,但是胡为宗却没有给他们,而是收了起来,“朝廷对于山西的情况不太了解,加上时间匆忙,所以只册封了军门为国公!”

  众将听他这么一说,脸上不禁有些失望,胡为宗见此却接着说道:“不过,楚王殿下考虑到大家冒着生命危险为大明效命,所以让我带来加盖内阁和摄政大印的敕书数十道,其中三个侯爵,数十个伯爵,只等填上姓名,等朝廷光复北地之后,就能兑现,因而诸位将军不必心急。”

  这次为了山西反正,王彦给出的条件,可以说是极好的,远远高出了正常的水平,几乎可以说是滥封,但这也是王彦无奈之举,他需要姜襄起事,来为他争取平定叛乱的时间。

  再者,姜襄起事之后,明朝要休整一段时间,为了避免反正的大同官兵,在清军的围攻下反复投降,所以王彦决定将爵位开得高一些。

  一众将领听说那些黄绢都是写好爵位,只等填名字的敕书,一个个顿时兴奋起来,恨不得马上打下山西,甚至杀到北京,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敕书上。

  姜襄这时也热情大增,他扫视部将,当即吩咐道:“高鼎,你立刻带人将城门控制起来,姜有光你去军营调兵入城,本镇要把宁完我,还有宣大的满清官员一锅端,借着他们的人头,祭天起事!”

  众多部将听了,激动抱拳,“喏!我等这就去办!”

  大同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,在长城环绕之内,处于太行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,北为北口隆地,西为雷公山,东为栲栳山,南为桑干河,乃全晋之屏障、北方之门户,且扼晋、北直之咽喉要道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有“北方锁钥”之称。

  整个大同镇,管辖区域十分广泛,防守的长城东起镇口台,西至鸦角山,全长三百三十五公里,全盛时期兵额多达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名,战马五万匹,乃九边重镇之首,为京师的北大门。

  现在大同镇,没有清廷的支持,自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兵马,姜襄的正兵有三万人,杂兵两万,不过因为大同地处边镇,常年抵御蒙古的攻击,所以民风彪悍,成年男子几乎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。

  姜襄只要有钱粮,那么一声令下,短时间内,大军再扩充几万也不是问题。

  此时姜襄的五万人马,并没有都在大同城内,而是在长城沿线,或是大同周围的县城和隘口驻扎,城中的兵马不过三千人,对付起宁完我带来的八百旗丁,还是有些不太保险,所以他先让士卒守住城门,等从城外调来人马,再对宁完我动手。

  部将们从总兵府出来,按着吩咐行动,城中的兵马立时调动起来。

  城中的街道也加强了巡视,特别是在知府衙门和巡抚行辕外,处处可见巡逻的士卒,他们表面上是维持治安,避免闲人打扰巡抚,实际上则是监视巡抚行辕。

  百姓见路过此处的人都要盘查,士卒还会暗中勒索,如果没有表示,很可能会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抓走,街上便不敢有人行走。

  这时,城中一家酒肆的后面,几个小斯却挑着几担食盒,来到了巡抚行辕的街道上。

  这是酒楼给一些富贵人家,送的外卖,一般都不会引来干涉,但今天却有点特殊,一行人快到行辕时,便被一支巡逻士卒拦住。

  “你们去哪里?”为首军官喝问道。

  随行的掌柜连忙摸出一把铜钱递了上去,陪笑道:“是巡抚大人点的酒菜,让小店送到行辕,还请军爷通融。”

  为首的把总却不接钱,鼻子哼了一声,那掌柜会意,忙又掏出几钱碎银出来,赔笑道:“官爷,在多小店就要赔本了。”

  把总还在犹豫,一旁的属下却附耳提醒道:“头儿,将军交代不能打草惊蛇!”

  把总听了眉头一皱,一把将钱夺了过去,一挥手,“走!”

  掌柜的见巡哨士卒扬长而去,等他们走远,连忙道:“快走!”

  第1140章 姜襄反正(四)

  一行人到了巡抚行辕,从偏门进入,那掌柜立刻脱离了小斯的队伍,快步往巡抚的书房而去。

  他的身份显然不只是什么酒楼的掌柜,能这样在巡抚行辕穿行,必是有什么特殊身份。

  不多时,他就被人领到了行辕的内院,宁完我正在查看大同府的卷宗,了解人口,赋税和姜襄手下的兵力,忽然有人禀报,说有粘杆处的探子,有紧急的情况向他禀报,宁完我闻讯,不禁皱眉将手头的活儿放下,让人将探子带进来。

  清廷对于汉将并不信任,姜襄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,粘杆处利用晋商在大同的网络,早就建立了情报点,监视姜襄,并且姜襄军中也有被他们收买的人,所以城中兵马一动,粘杆处便收到了消息。


  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