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多尔衮在一张铺着虎皮的大椅上坐定,等众将鱼贯入内于两侧站好之后,多尔衮忽然怒声问道:“这几日哪部人马负责攻城!”
众将领不明白多尔衮的用意,可是从他的脸色也能看出来,必是要出言责怪。
攻城这种事,自然是三等汉的事,满蒙将领将目光投降右面,两名汉将相互看了看,只能站出来,齐齐行礼道:“回禀摄政王,奴才李本深,奴才刘忠负责攻打城池。”
李本深是高杰部的一支,他本来应该官运亨通,可是受李成栋反正的影响,因为明军中有不少他的旧识,所以被清廷防备和冷落,官位越做越低。
刘忠则是大顺军的一支,同样也不受清廷重视,将他手中的兵马逐渐剥离,削弱了他的实力。
多尔衮看了两人一眼,都不是辽人,立时冷脸道:“来人,将他么脱出去杀了,震慑军心,本王看谁还敢不尽力攻城!”
多尔衮一声令下,立时有白甲满兵,从帐外进来,就要拿人。
李本深、刘忠没想到多尔衮这么很情急之下,自己便站了起来,大声申诉,“摄政王凭什么杀我们!这不公平!”
两人靠在一起,居然不愿意束手就擒,并且他们说的话语,也并分求饶,而是质问。
“摄政王三思!”站在右侧的几名汉将也立刻急声说道。
多尔衮不禁一愣,他想杀了两个攻城不力的汉将,来震慑诸将,却不想两人却没有束手就擒,他看旁边的汉将也面漏愤慨之色,没想到居然引起了汉将的反弹。
这些日子来,围攻太原的绿营和汉旗攻城冲到前面,满蒙人马却只是在后面督战,淫乐掳来的女子,他们付出那么多,却没有什么报酬,早已满肚子是火。
在加上同样是汉军,看看金国的汉军,他们一比较自然更气。他们攻城本来就死了不少人,多尔衮没有奖赏不说,过来就要杀人,众人自然不干了。
这时多尔衮才反应过来,大清已经不是当初的大清,他的话不在那么有威慑力。
一时间多尔衮脸色铁青,整个人都不好了,他认为太原打不下来,是众人不尽力,所以他想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,不想现在却不好收场,场面一度甚是尴尬,他也甚是心痛,大清为何落到这个地步。
“摄政王,城中毕竟有四万叛军,其中还有两万多精锐的大同兵。兵法说五则攻之,太原没有打下来,臣认为不能全怪他们!”孔有德忙趁机求情,免得激起哗变。
多尔衮才借破下驴,改口道:“既然恭顺王说情,死罪可免,活罪难饶,拉出去打二十军棍,警示诸军!”
不杀头,众多汉将的情绪才缓和下来,李本深、刘忠两人见保住性命,也没再挣扎,被旗丁脱了出去。
不多时,帐外便有军棍的闷响声传来,多尔衮感受到了汉将的怨气,不敢在点汉将,忽然开口对站在左侧的蒙古达尔汉卓里克巴图敦台吉道:“明天攻城,你们蒙古八旗上,必须要一战打下太原!”
左侧的蒙古人听后,脸上一阵愕然,怎么能让蒙古勇士攻城呢?
第1174章 王贼来了
次日天刚亮,清军大营内的战鼓就使劲捶了起来,凄厉的号角在营中蔓延。
近万蒙古旗丁很不愿意的从营地里走出来,在太原城外慢慢集结。
大清的军队,汉军毕竟是占了多数,若是以前多尔衮未必看得起他们,可现在他却不能不稍微注意一下汉军的感受。
多尔衮派蒙古人攻城,除了这一点外,主要还是因为他拖不起,汉军打了两个月也没打下太原,继续打也不会有太大的成效,他不得不派出精锐,要快一点拿下太原城,因为王彦已经到了河南。
姜襄站在残破的太原城上,注视着清军的调动,他见近万蒙古兵走出营盘,听着号角声,只觉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。
“其他三面怎么样?”姜襄开口问道。
“国公,都有清军在集结,不过主攻因该是这里!”刘迁指着集结的蒙古人,他也惊愕进攻的人马换了。
姜襄立时回头下令,“敲警钟备战!”
城上的警钟声敲响,一万义军在城墙上迅速部署,数千百姓也在各自的位子就位。
太原被围了两个月,城内守军经历多次防守,经验充分,不用吩咐就知道该怎么应对,一切秩序井然,并不慌乱,不过姜襄眼中却漏出忧郁之色,太原城不缺钱、不缺粮,可是却缺少器械。
多尔衮来太原不过一日,第二天就要求清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,百架云梯十多架攻城塔,在士卒的簇拥下如同潮水向太原城滚滚涌来。
三千蒙古人高举盾牌,手中握着弯刀,后面是近七千弓箭手,他们负责掩护,在“咚!咚!咚!”的鼓声中,他们踩着鼓点向前进发。
攻城这种活伤亡大又不讨好,从来都是绿营做,蒙古人虽然不满,但是还是必须拥着器械缓缓而行。
一万人马在旷野上铺开,每一架云梯和攻城塔后面跟着数百人,而仗打到现在,清军对于攻城也有些麻木,蒙古人也懒得嚎叫,就这么低着头向城墙挺进。
蒙古人虽然没攻过太原,可是却看绿营和汉旗攻了几次,他们推进到离城半里,立刻便发足狂奔,城头忽的砸来一阵石雨。
一百多块巨石呼啸着从天而降,在蒙古兵的人群中翻滚,血肉横飞,惨叫声响彻原野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