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见王彦皱了下眉头,忙又道;“不过,四海商号受户部之托,走海路运了五万石,已经到了青州,现正转陆路,因该快到大名府了。”
王彦听了微微颔首,王夫之不禁问道,“殿下准备粮食一到,便让大军进攻,收复神京吗?”
“不,再等等!”王彦却摇了摇头,然后又问道,“发给谢迁的粮草,运过去了么?”
王夫之打马跟上,“船队走海陆到朝鲜,应该早到了!”
王彦听了点点头,目光扫视四周,周围是大片的田地,可是却杂草丛生。
如今已是五月,战事结束了一个多月,地方上逐渐恢复安定。百姓应该清除杂草,整理田地,准备播种才是,怎么任由田地荒芜?
王彦看着远处就是一座村庄,村口大树下还有几个影子,说明村子里有人,他不禁皱眉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后面的游友论,见王彦指着荒废的田地,又指着远处村落内的闲人,明白他的意思,忙打马上前。
他是何腾蛟的学生,做过武昌知府,应天知府,南直按察使,能力很强,是王彦点名让他到河南来做的布政使。
“殿下,这件事下官正要向您禀报!”游友论打马追上来,落后王彦半个马头,抱拳说道:“这些地原来都是尚可喜名下的土地,但是进行耕种的主要还是河南的百姓。这次朝廷收了这些土地,封赏给有功将士和用来同南方商人换取粮食,土地的东家发生变更,原本耕种这些田地的佃户,就不敢再种了。”
王彦听了微微皱眉,明白过来,地虽然是尚可喜等人的,可是耕种的却是数以万计的佃农。现在土地被朝廷没收,奖赏给士卒的土地,士卒家眷自己就能种,用不上佃户。大族换去的土地,肯定要采取大面积种植的方式,也用不上多少人,这些佃农也就失去了耕种的土地机会。
“这事怎么不早点向孤禀报?”王彦有些不高兴了。
游友伦却低着头没有回答,王彦马上反应过来,他瞟了一眼王夫之,心里就全清楚了。
把土地奖赏给军队,符合勋贵的利益,用粮食换田,士绅大族能攫取巨大的好处。
这件事情,有军队和官僚士绅大地主的支持,游友伦自然不敢得罪他们,所以他才劝说王彦巡视庄园,让王彦自己发现问题。
想到此处王彦心里不禁一阵不快,凡事有利就有害,他方才还为他的土地政策感到高兴,现在问题就来了,而且手下人,没有给他说实话,让他十分不满。
“殿下,卑职接手河南之后发现,已经有不少佃户,往金国跑了!”游友伦头低了一会儿,还是抬起来说道。
“往金国跑?”听了这话,王彦的脸顿时沉了下来。
第1208章 使者倒戈
田地已经许诺出去,军队和大族都不能得罪,而且王彦怀疑,就是官绅大族和商人想要兼并土地,所以拉上军队,来瓜分中原大战的果实。
王彦虽是摄政王,可他能唱戏,全靠军队和官绅大贾给他搭台子,他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。
尚可喜和孔有德在河南做了十年土皇帝,中原的田产有三成都在两人名下,而在洛阳、开封等地,更是高达七成,可以说整个河南,有一小半的人口都是两人的佃户。
王彦诸多事物繁杂,精力有限,稍微大意,就被属下人钻了空子。
当然,王彦也不是不让他们拿好处,只是不能瞒着他,吃相不能太难看,不能影响大局。
人说民心似水,现在佃户都往金国跑了,这不是打王彦的脸么?
王彦阴沉着脸,骑马来到前面的村落,直接在村子前的槐树下坐下,几名战战兢兢村民被带上前来,跪地行礼,“小民叩见大王。”
王彦收起阴沉的脸色,露出温和的笑容问道,“你们都是这片庄园的佃户么?”
“回禀大王,我们整个村子都是佃户,在这里已经种了十年地!”
种了十年,那就是已经在这里扎下根了,如果官府将土地收上去,肯定会名怨沸腾。
王彦回头,埋怨的看了王夫之一眼,愠声道:“兄长,你看看你们做的事!”
“殿下,这件事是下官欠考虑,没有顾及河南的百姓!”王夫之见王彦不高兴,忙低头说道。
其实他们这次也是太过心急,没有仔细研究,就受到下面的大族豪贾的蛊惑,做了决定。
数十万顷的良田,对于南方的豪族而言,诱惑太大。这次以粮换田的政策,也是湖广等地的大族,以帮朝廷分忧的名义提出来的。
王夫之肯定想到了这样做会给河南的佃户带来伤害,但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和情感而言,他还是选择了忽视河南的佃户,站在了大族和商贾一边。
其实整个策略,问题不大,如果慢慢来吃,并帮助朝廷想法安顿这些佃户,王彦都可以接受,可是他们吃的太急,还要王某人给他擦屁股,他就不满了。
这时跪在地上的一名老者,壮着胆子问道,“大王,官府真的要收我们的地么?”
王彦表情又一换,起身将老者扶起,让他们都席地而坐,“官府行事不周,没有考虑到你们,这是孤王失察。”
那老者和身后的乡民,听楚王殿下向他们认错,顿时惊得差点又跪了下来。
王彦将老者托起,没让他再次拜下,开口安抚道,“乡民们可以放心,田地的事情,孤王会想法解决,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