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他们少关注,却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。“天圆地方,中国居中”是士人们重要的世界观之一,就像教会要烧死“日心邪说”一样,整个士林因为此事,一下沸腾起来。
一时间,士林之人,对于柏应理等西人,进行了口诛笔伐,激动的人还砸了西人在南京的教堂。
不少人,直接在各种邸报上,开始登出自己的观点,公开和柏应理等人辩论,有人便说“若四大部州,万国之山河大地,是一个大圆球……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……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……有识者以理推之,不觉喷饭满案矣!”
士林之人,大多觉得地心之说,乃无稽之谈,多认为,“若使人旁行侧立,已难驻足,何况倒转脚底,顶对地心,焉能立而不堕乎?”
柏应理虽然提出了许多论证,比如向北行进可以见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增加,远方驶来的船先出现桅杆之尖,月蚀之时所见地影为圆形等等理由,但这只能说服明朝内部,一些有较高天文学造诣的文人,却并不能说服,那些不懂天文学的士人。
柏应理也没有办法解释,大地如果是一个球体,那么为什么下面的人不掉下去,下国之人倒悬着,又要怎么生活的问题。
这时,那位被苹果砸中的西人,才十一岁左右,万有引力的学说还没有边儿,柏应理自然也解释不了这些问题。
王彦说两年之后就能验证,但是民间的情绪却对地圆说非常抵制,就连宋应星也持反对的态度,不过他还算理智,不像民间多数人,只是因为地圆说伤了他们的自尊,便因为反对而反对。
宋应星虽然不支持地圆说,但是他却主动申请了跟随船队,去做这次验证。
原本派船只出海,并不是一件很急的事情,但是在民间舆论的压力下,王彦只能下令调了五艘大海船,一千多精锐水手,并聘请西人为船队引航和充当翻译,从宁波出发向东方航行。
王彦许诺,无论地圆说是否为真,等他们回到大明之时,都将给予他们爵位和其他的奖励。
这吸引不少人,主动随船队前行。
八月底,只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准备,船队便从宁波港出发,向东而去,关于地圆说的争论,才慢慢淡了下来。
这时南洋的奏报,又传了过来,明朝水师南下至马六甲后,与河兰大战一场,无功而返,并且发现从海上很难攻下马六甲港,只能先退回占城。
吕宋因为实力不足,水师不敢擅自离开吕宋湾,担心水师一旦离开,西班牙会乘虚进攻吕宋岛。
为了取得突破,明朝水师决定,先解决西班牙人,毕竟西班牙刚占据苏禄,港内没有像马六甲和爪哇那样坚固的堡垒和封锁港口的炮台,相对容易攻打,而只要击败了西班牙人,就折荷兰一臂,吕宋水师没了威胁,又可以出海助战,南洋的实力对比,就会倒向大明一边。
八月五日,明朝出动一百多艘战船,同吕宋水师,一起杀奔苏禄,在苏禄海与西荷联军在海上遭遇,原来西荷也想先灭掉实力相对弱些的吕宋,双方不期而遇,又进行了一场海战。
明朝和吕宋虽然船只多些,几乎是西荷联军的两倍,但是炮船却并不多,而西班牙和荷兰都是纵横海上多年的强国,双方打了个两败俱伤,谁也没有完成战略目标。
海上的战事没有进展,呈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,荷兰人便在马六甲,聚集了两千五百名火枪手,又从各苏丹国,调集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,沿着马来半岛向北挺进,准备从路陆攻下占城,拔除明朝在南洋的这个重要据点。
在陆地上的人马向北进军时,荷兰的战船也逼近暹罗湾,想要迫使暹罗加入他们一方,但是战争对于暹罗王没有任何利益,他并不想参与荷兰与明朝的战争,于是拒绝了荷兰的要求。
荷兰组织的联军想要进攻占城,必须要经过暹罗、真腊两国,联军指挥伍德·豪斯威尔并没有因为暹罗的拒绝,就停下步伐,而是直接在边境击败了由一百头战象一万多步军组成的暹罗军队,逼近暹罗国都大城。
这突如其来的变化,让东南亚小霸王东吁王朝觉得有机可乘,也开始进犯暹罗边境,南洋的局势立时就乱了起来。
一时间暹罗两面受敌,且敌人都比他强大,暹罗王只能向荷兰人妥协,允许荷兰、西班牙、马六甲等苏丹国的军队进入暹罗,并为他们提供补给。
此时,真腊国见暹罗遭受入侵,并迅速屈服,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占城,然后又经过广州,被送到南京向明朝求救,并请为藩属,寻求大明的保护。
第1236章 再下西洋
文渊阁议政堂内,几名阁老齐聚一堂,王彦端坐在中间,摆手缓缓道:“东海水师以调派了七艘炮船南下支援,可是在海上依然没有击败两夷,看来从海路我们很难再短时间内结束这场大战。”
陈邦彦道:“监国的意思是除了出动水师之外,还打算出动陆师作战?”
王彦点了点头,“敌军已经逼近真腊,想要一路杀到占城,将我朝势力赶出南洋。占城我朝以经营数年,每年往我朝运送大批米粮,如果占城被敌人占据,广南三国易会不稳,大明会米价飞涨。现在真腊国既然请为藩臣,那我朝便出兵将敌人挡在真腊国外,然后集合广南三国、占城,以及广东的军队,将敌人击败,然后沿着陆路直取马六甲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