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人一路南下,途中道也遇见几股毛贼,胡为宗一一与其盘道,毛贼便多自行退去,但也有不识相的蠢贼,不知厉害,见王彦人少,以为可欺,谁知一交手就被胡为宗等人杀的片甲不留,仓皇退去。
时间到八月十五日,正是中秋佳节,但王彦一行人却依然没有歇息,欲在天黑之前赶至丽水,正于道路上奔驰,前面的胡为宗却突然一拉缰绳,使得奔驰的马匹一阵嘶鸣,而后急停下来。
“何事?”整个队伍停下来,王彦于后,不明情况,不禁问道。
“侯爷,末将发现一些死尸,似乎刚死不久!”在通往南方的道路上,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多具尸体,胡为宗从马上下来,一边查看一边回道。
几名小和尚见此,亦翻身下马,双手合十,口道:“阿弥陀佛!”
王彦闻声,随跳下马车,上前来看,却见胡为宗蹲在一尸体旁,而那尸体头上,愕然尽有一条金钱鼠尾辫,“北虏?”
死得十多人中,一半是拖着辫子的北虏,一半则是汉人,其中还有不少儒服士人,这让王彦心里顿时一惊,清兵居然追到他们前面去了,莫不是阿济格趁势要一举扫平全浙,甚至入寇闽地。
这时王彦看这些尸体,发现清兵都未穿军服,不像大军作战,倒像密探拿人,才打消了以为清军已经攻打浙南的念头,微微放下心来。
“这些人都刚死不久,为宗再仔细查看一下,看能否有什么发现?”王彦看着尸体,皱起眉头,口中喃喃道:“清军这是在追杀谁呢?”
第113章 查线索,唐王遇袭
胡为宗得了王彦吩咐,随在死尸上一阵查询,却没能在北虏兵身上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,他只得将目标移动到被杀的汉人身上。
一番搜寻间,胡为宗却接连摸出几枚印章,这让他脸色不禁一变,连忙将印章交予王彦观看。
王彦看见印章,脸色也变立马一变,这些都是官印,那就代表着被杀的汉人,都是出逃的朝廷命官,而身为官员的他们都已经战死,那他们面对的情况,显然已是岌岌可危,到了危机存亡的关键一刻,甚至幸存之人,已经被清军俘虏。
这时王彦接过印章,嘴中不禁微微念道:“礼部主事方开世印,兵科给事中吴永印,大理寺卿顾先诚印,唐王府长史李文印~”
王彦每看一个印章,脸色就沉重一分,这一个个印章都代表着一名死去的朝廷官员,而那枚唐王府长史的印章,则让他脸死大变,“清军这是在追杀唐王啊!”
杭州之事,王彦并不十分清楚,但他知道在潞藩投清之后,大明朝最当务之急,便是立新主抗清,使得人心归附,使得心怀故国的义士在精神上得到依托。
唐王府的长史,折于此处,而一同被杀的还有数位朝中大臣,由此可见,必然是不愿降清的朝臣,拥簇着唐王出逃,而被清军精锐快马追杀。
王彦想到此处,心里不禁一急,连忙谓众人道:“吾怀疑是唐王被清军追杀,而看着些被杀的大臣,唐王处境必然已经十分危机。这些尸身血迹未干,想必战斗并未发生多久,唐王一行应该还在附近,为宗可速速同几位小师傅,于四下探查一番。吾就在此处,等候汝等消息传来。”
“诺!”胡为宗闻言,抱拳应下。
“汝等前去搜寻,切记要小心行事,万一发现清军,莫要冲动行事,当先回来告知与吾。”王彦嘱咐道:“两刻钟内,无论是否有所发现,也都先回来,与吾汇合。”
“末将知晓了。”胡为宗点点头,而后便与五名小师向不同的方向搜索而去。
王彦见此,随让三女不要下车,而后同苏昆生和车夫一起,草草的将死去的大臣掩埋。
不多久,打探消息的胡为宗首先回来,“侯爷,南面不远处有座小山,唐王一行被困于庙中,二十多名清军正在攻打,似乎以有纵火焚寺之举,末将一人无法接近,随立马回来禀告。”
得知唐王下落,王彦微微一喜,但一想到唐王一行,已经到了连朝中文臣,都亲自操刀与清军战斗的地步,心中又立马担心起来。
这时王彦已经无法安心等候,几名小师傅回来后,再去救唐王,随吩咐苏昆生与车夫同三女在此等候,若小师傅们回来,便让他们去南面与他汇合,而后便同胡为宗先行一步,往小山奔去。
唐王一行出了衢州城,一路南下,行到丽水附近时,阿济格派出的精骑突然追至,北虏骑兵精悍,唐王一行毫无防备,幸得郑森同大臣们拼死相护,才得以占时逃脱,但郑森的手下和几位年轻一些的文臣,也统统战死。
唐王一行,仓皇离开驿道,向南钻入山林,妄图躲过清军骑兵的追杀,但唐王与左懋第等大臣,身体又怎能和虏兵相比,因而在逃出不远后,还是被清军追上,被堵在了破庙之内。
二十多名清军,将破庙围住,四面攻打,但郑森虽是儒士,却出自将门,武艺不凡,加之左懋第等老臣,也不顾生死,拼命抵抗,居然借助地利,守住了庙门。
清军冲击几次,都没能破门,恼羞成怒之下,便取来柴草,整备焚毁破庙,逼破唐王出来投降。
破庙之内,唯有郑森一人还有些战力,其余大臣,都是久在朝堂的文臣,勉强守住庙门已是极限,出去同清兵浪战,那便只是送死而已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