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和烟叶勉强能算得上是奢侈品,高义欢船只一到市舶司,货物就被抢购一空,让他大赚了一笔,利润不小于跑一趟天竺。
他这次来大明,除了贸易,主要还是接人。
明朝对田赋改革后,只按着田亩收税,不征人丁税,再加上路引制度的废弃,人口的流动,使得明朝的户籍制度不太严厉,要钻空子接点人去南洋,并没太大的问道。
当然前提是不被发现,不是太大的规模,否则要是拉几万人去吕宋,明朝肯定不干。
在货物出售完之后,高义欢便吩咐高老三去老家接人,他并没有留在宁波死等,而是买了点丝绸、书籍、砚台等物又跑了趟日本。
在日本,他将货物卖了换成日本的倭刀、折扇、硝石,并借着渡边信次郎的关系,在此又招募了二十多个日本人,然后才返回宁波接人。
这时高老三已经领着一百多人在这里等候,不过高二哥的媳妇却带着孩子改嫁了,听说是为了躲债,嫁给一个镇军百户,去了北边,已经找不到踪迹了。
这个消息让高二哥内心难过了一阵,没想到事业刚起来,媳妇却跟了别人,孩子也管别人叫爹了。
想到这儿,就让二哥内心一阵懊悔,心痛的紧。
一时间,他也不想继续待在大明,找人卖了折扇和一部分倭刀,留下三百多把倭刀和硝石,然后买了些铁器和农具,又找了艘去吕宋的船,将人接到船上,便神情失落的返回吕宋。
这一趟航行,总共用了五个月的时间,等高义欢回到吕宋时,已经是共治八年的二月。
此时吕宋的出海热潮,还没有停歇,不过高义欢回岛之后,却没有参与这波热闹,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,高家堡和三合公司的扩张中。
接来的一百多人,汉子全部被编入三合公司的护卫,女人则帮助处理些杂物,而加上黑藩、日本人和之前招募的护卫,三合公司已经有了一百五十个精壮的汉子。
回到吕宋的高二哥,没过多久,就从悲伤的情绪中出来,他能跑来吕宋,就说明是一个不会被什么羁绊拴住的男人。
这一百五十人,包括高二自己,都接受渡边信次郎,还有赵宝贵的训练。
到三月时,高二哥觉得已经勉强像那么一会事儿,边开始走访附近几个堡垒,商量着一件大事。
吕宋国控制的区域,只是在吕宋湾附近,高义欢这一批人,到吕宋的时间比较晚,是明朝爆发短暂的经济动荡时,逃到吕宋避债的,所以被分到了国都的外围。
在外围就意味着时刻面对土人的骚扰,很危险,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。
如果他是在国都附近,那周围都有别的村落,高家堡便很难扩张,但他在外围,机会便多了。
在离开高家堡北面不远处,就有一个四千人的土人部落,同高家堡和附近的赵家堡、陈家堡隔一条溪水对望。附近的汉人村庄,几乎都受到过他的袭扰。
汉人在吕宋立国后,原来在岛上的土人贵族,对此十分不满。他们觉得应该由他们来建立吕宋国,所以对岛上的汉人十分敌势。
朱以海在吕宋立国后,因为人口和兵力不足,控制吕宋湾,将附近的土人赶走后,并没有杀进深山密林,四处打土人。
吕宋朝廷原则上是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,并拉拢一些土人部落,对土人进行分化瓦解,在没有消化吕宋湾的土地之前,很少会主动进攻土人。
三月底,吕宋的天气,逐渐炎热。
中午时分,在高家堡以北二十里,龙溪对岸的土人寨子里,十分安静,男人们都躺在阴凉处,喝着椰汁,吃着瓜果,百无聊赖抽着烟,到是女人们,顶着烈日,还在外面的田地里劳作着。
这时,在龙溪南岸,一支商队赶着几辆骡车,车上装着四五口箱子,在十多个伙计的护卫下,沿着溪水西行。
龙溪对岸,几名劳作的土人妇女,从田间直起身子,远远的看见商队,感到一丝惊奇,她们立刻在水田里洗了洗手,再身上擦了擦,便立刻往寨子里跑去。
土人的首领是个三十多岁,瘦不拉几,面相阴鸷的男子,他正躺在木屋里,吞云吐雾,听说有一支汉人商队,沿着龙溪而行,立刻就站起身来,提起一柄铁刀,站在寨中间一声吆喝。
不一会儿,寨子里坐着或躺在阴凉处的土人汉子们,纷纷拿着长矛,弓箭等兵器,聚集到了寨子中间。
瘦不拉几的土人首领,当即领着两三百赤着上身,只穿一条短裤的土人,匆匆出了寨子,跑到商队前面,然后涉水渡过了龙溪,拦住了这支商队。
面对突然窜出的土人,商队缓缓停下,一名土人上前用土语说道:“我们是从王京过来,做点小买卖,还首领通融。”
“王京?做买卖?”
瘦不拉几的首领,脸上阴鸷的笑了一声,最近汉人防备严密,连烟叶都抢不到,更不要说遇见商队来做买卖了。“你们做什么买卖?”
“我们是来收购一些烟叶,首领请看。”
后面的护卫,掀开一辆车上遮盖的油布,漏出了晒得发黄的烟叶,众多土人顿时直勾勾地看了过来。
那首领看了大喜,顿时一挥手“抢了!”赤着身子的土人,顿时一拥而上。
那首领一人当先,而就在这时,土人旁边一名护卫,忽然从烟草中抽出一把倭刀,只见刀光一闪,瘦不拉几的土人首领,就惨叫一声,脸上留下一道斜痕,当场毙命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