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现在跑一趟明朝,利润与去一趟天竺相当,而去明朝航程短,且更加安全,那他自然要跑明朝这条线。
只是他也明白,任何生意都是开始暴利,随后就不怎么赚钱了。
他多跑几次明朝,肯定会有人发现蔗糖和烟叶赚钱,必然蜂拥着去种甘蔗和烟草,等人一多,暴利就会逐渐回落,甚至会不赚钱,等种得人少了之后,才会保持一个合理的范围。
这是他摸索出来的商业规律,所以他必须要趁着那些大商号,还没有将目光盯着这两样货物之前,将规模做大,大赚一笔之后,然后迅速退场,否则以那些大商号的实力,他们一旦开始做,那他最多能分一杯羹,但绝对不会是获利最多的人,所以高义欢现在要的是把规模尽快扩张,将盘子做大。
几人听后,也满脸欣喜,十分的振奋,高家堡原本和周围的几个村堡一样,都是一穷二白,可是几年间就有了商号,雇了日本人和黑藩,还有了两条船,而他们还是在那里种地,他们加入三合公司,便是希望借助三合公司,创造更多的财富出来。
高义欢看着公司一点点的壮大,内心也是高兴,但他并不满足于此,他还要更强大一些,强大到老天在也玩不了他,他要改变自身的命运。
……
日本京都。
由于与明朝贸易的冲击,加上日本国自身就存在许多问题,使得日本国内动荡,幕藩体制出现危机。
眼下各幕藩财政困难,江户幕府的财政也疲于应对国内的农民暴动和武士反叛,每年增长的维稳支出,已经占了德川幕府财政的一小半。
明朝商品的输入,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结构,日本国内倭刀、折扇、漆器商人,还有代销明朝货物的商人崛起,出现了一批的豪商,他们利用贸易的利润,用来购买土地和垦殖荒地,身兼商人和地主两种身份。
这些豪商一方面把一部分资本转化为土地,再通过租佃关系剥削农民,转过来又用地租投入商业活动,造成了日本财富的集中,但在财富集中之下,日本与明朝贸易中却大量白银外流,存在巨大逆差,整个日本又越来越穷。
一方面是财富集中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土地,沦为佃农,小农纷纷破产,一方面是日本白银流出,日本国整体变穷。在这两种情况的双重压力下,日本的社会矛盾剧增,动摇了幕府和各藩的统治。
从去年开始,为了应付危机,江户幕府也开始实行改革,一是颁布《节俭令》禁止公卿奢侈,减少俸禄。二是推行《上米制》命令大名献米,每一万石献米百石。三是受明朝影响,鼓励经历,发展手工业,改变贸易的逆差。
可以看出来,江户幕府意在节流和开源,不过它的改革却并没有成功。
《节俭令》让公卿和武士不满,《上米制》让各个大名的财政进一步破产,只能找豪商借贷,而鼓励经济,发展手工业,则因为关税不能自主,无法保护本国市场,出来明朝需要的倭刀锻造、折扇、漆器等几个明朝不强的行业之外,丝织等手工业,发展十分缓慢,并没有起到开源和扭转逆差的作用,幕府的改革不仅没有成功,反而让各个大名的日子更加难过。
南部各藩除了萨摩与明朝合开金山,日子尚且好过之外,其他几番的许多武士的俸禄都十分微薄,而武士有尊严,又不去从事贱业,所以只能四处游荡,加剧社会的动荡。
德川幕府在江户,不过日本天皇的寓所却在京都。
吉田武道馆,是京都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武道场,馆主吉田松阳师承日本最古老的剑道流派中条一刀流,在京都很有名气,各藩中都有他的门徒。
武道馆距离御所不远,平时这里本来没有什么人,但最近一段时间,却忽然多了许多武士。
清晨,京都刚刚热闹起来,道场内就有人在练习,“哈!哈!哈!”的喊声和木刀的碰撞声,不时的从道场内传出来。
这时一名穿着木屐的武士,匆忙的来到道场外,他左右看了看,见没人注意,便一下钻入了道场内。
里面用木刀激烈对砍的几名武士发现他进来,立刻纷纷跳开了战团,他们见来人惊慌,不禁开口问道:“高杉君,怎么回事?”
后者却没有回答,而是疾步走到屋前,推开日式障子门,将木屐留在屋外,进了吉田的屋子,留下院子里的几人满脸疑惑。
来人叫高杉晋助是吉田的弟子之一,最近领着十多个武士,忽然来到了京都。
他一进到屋里,看见吉田正坐着擦拭武士刀,便忙跪下将头伏在地上,“老师,我们的行动被幕府探知,弟子的人已经被幕府逮捕。”
吉田听了,眉头皱了下,但还是将刀擦拭完,才开口说道:“这在意料之中,高杉你们太激进了,想法也太简单,德川家岂是你们能够推翻的。”
高杉晋助是肥前藩的低级武士,因为藩主发不出俸禄,生活潦倒,对于德川幕府的统治十分不满,认为是德川家的软弱,导致了日本现在的状态,所以他以尊王为名义,纠集了一批落魄武士,想要去面见天皇,希望天皇下诏,要求德川家还政天皇。
日本国内的动荡,德川幕府又无力解决社会问题,导致日本国内出现了许多反对德川家的声音,各地都慢慢有了尊王倒幕的声音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