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武帝见王彦出列,不禁镇定精神道:“王卿何策,朕当洗耳恭听!”
“启禀陛下!”王彦行礼道:“臣近日驻兵闽江江畔,但见闽江之上,大船穿梭,满载物资,或运入福京,或自福京运往海上。臣见贸易如此繁忙,又令下属前往海口打探,得每日通商之大船不下百艘。自我朝开海以来,朝廷因战事频繁,诸事繁杂,对通商之事疏于管理,以致国朝未曾获利。今陛下若能派遣战船,控制港口海域,设立关卡,健全税制,则朝廷立马多一税源矣!”
王彦与隆武帝,早在温州之时,便开始谋划收回海税之权,但直到今日,才走出着漫漫长路的第一步。
郑芝龙闻王彦之言,心中立马暴怒,郑氏起于大海,岂容他人染指,当即不待隆武回话,便出言反对道:“海上有红毛夷和海寇作乱,朝廷想要收税,必然使得夷寇恼怒,到时候福建沿海恐要遭其祸害,使闽地百姓陷入水火,臣坚决反对收税之事!”
“平国公之言,本侯不敢苟同,天下之事岂可因噎废食呼?”王彦当即辩道:“陛下,臣手下亦有战船四百艘,若夷寇真来,臣愿为陛下大破之!”
“陛下!”左懋第这时也出言符合道:“臣以为忠勇侯之策可行!今战事迫在眉睫,而朝廷未有钱粮,欲充实国库,唯有开源节流二策,今陛下与皇后只穿布衣,每日之食不过粗茶淡饭,朝廷节无可节,那便只能开源,征收海税!”
“臣附议!”
“臣附议!”
“臣附议!”
……
左懋第言毕,立于大殿两侧的文武大臣,顿时纷纷疾步走到大殿之中,一个接一接个伏地拜道。
朝堂之上,片刻之间,近百大臣只剩十几名郑氏之人,不知所措,郑芝龙视之,心头不禁一寒,而当他看到郑森亦拜倒附议之时,更是险些一个踉跄,跌坐于地。
“众卿且平身!”这时隆武帝抬手道:“朕亦觉得忠勇侯之言甚为不错,乃救时良策,朕决议纳之!”
“陛下圣明!”百官齐拜道。
天子重言人主之信,今隆武帝凭借朝臣之力,纳王彦之策,金口玉言,便不容改变。
此时郑芝龙看朝堂上的情景,哪里还不明白遭了算计,但事已至此,他却又无可奈何。
郑芝龙虽然跋扈,却不能一手遮天,更不能伤害皇帝,因而只能将这股怒气憋在心里,想着来日方长,他有战船在手,就算朝廷定下收税之策,没有他的配合,也难见成效,以后定然能找回损失。
第125章 忠与孝,父子生隙
在隆武帝与王彦等诸多臣工的努力之下,征收海税之事,已经大势所趋,成为定局,但就如郑芝龙所想的一样,他手中有海船数千艘,郑氏又纵横海上多年,朝廷要收税,却无论如何,也绕不开他平国公郑芝龙。
这一点,隆武帝作为大明天子,王彦、左懋第、黄道周等人作为国之大臣,自然不会忘记,所以决议收税只是第一步,关键是能否将税赋收上来。
福京隆武朝廷,如今虽然名义得到两广、赣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的承认,但真正能调动的势力却不多,而在福建海域,几乎所有的水师都听命于郑氏,所以要收海税,还得从郑氏身上下手。
“老世卿!”隆武帝让诸多臣工平身,突然对一旁脸色不停变化的郑芝龙道:“今朝廷决议征收海上通商之税,老世卿世居闽地,威望盛高,不如就由老世卿主持收税之事,如何?”
“这~”郑芝龙正恼怒间,闻皇帝之语,神情不禁一愣,但随即不禁冷笑应下:“臣愿为陛下分忧!”
郑芝龙原本以为隆武帝要派遣心腹,主持征收海税之事,却不想隆武同朝臣与他挣了这么久,最后还是将权力还回他的手中。
当年东林党人能将二十多万两的茶税,变成几十两,那他大可学东林党人,在税赋上做点手脚,郑氏的利益不就保住了吗?
一时间,郑芝龙心中不禁阵阵冷笑,虽然在朝堂上,他占时被压制,但只要将兵权掌握在他的手中,那隆武朝廷始终都是他郑家的工具而已。
“老世卿,能接受此命,朕心甚慰!”隆武帝见郑芝龙答应,不禁微微点头,而后又谓王彦道:“王卿为广东都督总镇,粤海之上,征税剿寇,自然责无旁贷,朕便将粤海通商收税之事托付于卿!”
“臣王彦领命!”王彦当列即拜道:“臣必不辜负陛下之信任,若臣入粤,定然全心经营,一年之内,可向朝廷解压海税一百万两,以充军饷!”
“彩!”朝堂上诸多臣公闻王彦之言,不禁一阵振奋,齐齐喝赞。
郑芝龙听到皇帝将粤海之事交予王彦,心中就已经不快,现在王彦既然口出狂言,要向朝廷解压百万税银,逼他表态,顿时让郑芝龙脸色一寒。
“王卿之志,气干云霄,朕甚壮之!”隆武帝当即大赞,而后目视郑芝龙道:“老世卿?”
郑芝龙闻皇帝呼唤,却不言语,而是如木头般处在哪里。要郑氏让出百万巨利,对他来说,就如抽血割肉一般,他是如何也不会允许。
隆武帝见郑芝龙并不表态,脸色不禁一沉,朝堂上气氛,也因为郑芝龙对皇帝之问,充耳不闻,而降到极点。
王彦见此,随以手肘轻触立于他身旁的郑森,使得他身体微微颤动,而隆武帝的目光也在这时向其投来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