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过正要解释,身后一名将官忽然提醒道:“都督,传令的来了!”
王彦比火炮早到一日,他先在营中了解大军和潼关的情况后,才决定召集众将议事。
李过和刘芳亮等人得到命令,便往监国的帅帐而去,他们一路上穿过振武、武卫等军的营盘,里面皆是热火朝天的打造器械,营地里布满了盾车和攻城的长梯。
王彦的帅帐在整片营区的中间,他们越往里走,营帐越密集,几乎已经城了旌旗和人头的海洋,到处都是黑压压的明军。
众人策马往中军走,奔驰了七八里,才到王彦的大营。
两人领着五忠两镇的将领,到了中军大帐外面,巨大的帐篷前,一杆三丈高,大腿粗的王旗大纛,随风飘扬。
武卫军的李元胤,振武军的张名振等将,已经早到,正在外面小声说话。
他们每个派系的人聚在一起,并不与别的人说道。五忠军的人也是聚在一起,最多与别人寒暄几句,并不加入对方的谈话。
明军各个派系之间的隔阂和争抢资源,还是有的,五忠军内部也是,像戴之藩就只给他的老部队争资源,并不管其他四镇。
这种现象,又导致下面的人为了争夺资源,便力挺自己的老长官,老长官位置越高,能为他们争取的资源就多,还能成为他们向上爬的政治资源。
这时聚将的第一通鼓已经敲过,帅帐外一排力士,又开始敲打第二通鼓。
在帐外的众多将领正说笑着,听见鼓声,李过看了看周围,发现人到得差不多,便领着五忠军的将领进去。
大帐里面很宽敞,正面摆着王彦的宝座,宝座后面是一面黄花梨屏风,两侧也摆着一些座椅。
众人进来之后,各镇的都督按着身份,在王彦的侍卫指引下座好,其他的一些将领就只能站在他们身后。
不多时,第三通鼓敲毕,大帐内的众人立时安静下来,王彦从屏风后大步走出,身后还跟着陈邦彦和苏观生两个大学士,陆士逵则按刀,领着侍卫跟在身后。
王彦头戴翼善冠,身穿四爪龙袍,双手扶着腰间的玉带,精神抖擞,他一进来,在场的将领便齐齐起身,等他坐好后,便纷纷躬身行礼,“臣等参见监国。”
王彦等两位阁部走到座位前,面容平静的摆了摆手,“众将不必多礼,坐!”
待众将坐定,棋牌官遍出来查看人员是否到齐,没到的和迟到的都要受军法处置。监国议事,自然没人敢开玩笑,不要前途了才会让王彦等,所以全都到齐。
棋牌官退到一边,这时王彦坐直了身子,颇具威严的扫视了众将一眼,然后开口说道:“我大明两京十三省,再加三个都司,都是祖宗留下的基业,半分不可让予他人。如今这些地方我朝以大半光复,唯独关中尚处割据,孤每思之,便食不甘味,夜不能寐。”
王彦顿了顿,接着说道:“今孤兴大兵,征伐关中,就是为了恢复我大明旧疆。这不是孤王一人之事,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干将,对此须尽心尽力,与孤同心协力,一起夺回关中。”
开场的场面话说完,众将齐齐表示必然竭尽全力,王彦随即严肃起来,沉声说道:“好,接下来,咱们就一起谈谈怎么攻打潼关……”
第1352章 掘壕近城
王彦说完便看着众人,问道:“潼关是雄关,诸位谁说一说攻城的办法?”
刘芳亮首先站起来躬身道:“监国,招降的书信射了,关内并没有回应。如果没有内应,那咱们就只能蚁附攻城,不过唐通那厮将潼关打造的甚为坚固,硬攻怕是伤亡颇重。”
攻破堡垒最好的方法,自然是攻心为上,从内部瓦解敌人。明军一路来,许多坚城都是靠着正面施压,里应外合的方式夺取。
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说的就是这个理。
王彦微微颔首,“孤虽然多路伐金,出雄兵五十万,但是战事毕竟刚刚开始,局势尚不明确,金国还没到大势已去的地步,所以眼下想从金军内部入手,让金军反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。孤以为想要招降金国将官,至少要突破潼关,形成泰山压顶,猛虎搏兔之势,才会有大批金军主动投诚。”
王彦沉默了一下,抬起头来,接着说道:“既然暂时不能指望金军内部出问题,那硬攻便硬攻,牺牲再大,也要尽快拿下潼关。”
说完王彦扫视诸将,众将听后脸上都一阵肃然,知道这次是真的要准备死人,没什么花哨可玩了。
明军三十万人驻屯河南,消耗甚大,就算家大业大,也拖不起,况且久困于坚城之下,士气必然懈怠,所以必须尽快破关。
王彦说完看向李过,“炮击潼关的成果怎么样?”
李过忙站起来,抱拳回道:“从去岁十月开始,大炮陆续轰击了四个多月,潼关正面已经有好几处垮塌,不过金军在关墙后面,还有一道墙,所以就算轰垮了老墙,进攻难度依然很大。”
三年前明军的重炮在徐州登场,百来斤的炮弹一打一个洞,将坚固的徐州城轰垮,就引起了金国的恐慌。
金国知道老的关墙挡住明军的炮击,在三年前就开始加固关墙,并在关墙之后又铸造了一座,比原来的老墙,还高三尺的城墙。
这样一来,正面的老墙,就算被打的稀烂,明军攻破老墙后,还是要面对一道新墙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