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吴三桂虽然震慑住了进攻汉中的明军,可整个被动的局势却没有改变,明军各部结寨而行,稳扎稳打,每天只走三十余里,哨骑放出三十多里,向南郑步步逼近。
到三月间,郝摇旗五万余人以到汉阴,白文远到了司上,马进忠到了大安驿,距离定军山只剩四百余里,贺珍在青石关重整旗鼓后,也重新向南郑逼近。
这些明军一路筑寨、筑堡,缓慢推进,一旦发现吴三桂的主力,便马上窝进坚固的营垒,而其他几路便趁此机会,向前挺进。
三月中旬,随着各部明军将要接近南郑,狼群已经有将猛虎围定,将形成群攻的态势。
此时汉中南郑,蜀王府内,吴三桂将一封密旨看完,沉着脸抬起头来,“皇帝欲让本王率大军从大散关撤入关中,参与对王贼的伏击,你们怎么看?”
“撤入关中?”吴国柱等将脸色不禁一变,“那不是等于放弃汉中吗?”
节堂内的众多吴军将领,纷纷议论起来。他们从四川撤入汉中,经营汉中,从无到有,刚刚经营出一份基业,这才几年,又要撤入关中。
吴三桂又看了下密旨,抬头道:“朝廷已经发六万屯军来南郑,想要用他们来替换本王。”
“王爷,屯军顶什么用,我们一走,汉中肯定保不住。”下面的将领,显然不想离开汉中。
吴三桂没有反驳,反而点了点头,“屯军确实不能倚靠,但是眼下郝摇旗、何腾蛟步步逼近,战事这样拖下去对我们也不利,再者关中一败,那我们就会被困死在汉中。”
吴军的可悲,是汉中的命运并不在他们的手中,而是取决于关中对决的结果。汉中就算击败了明军,关中金军一败,他们还是要败亡。
吴军将士在汉中经营多年,已经安定下来,现在又要抛家舍业,众人都有些不情愿,一个个纷纷沉默起来。
……
三月中旬,潼关外。
残阳的映照下,潼关的城墙被打得千疮百孔,老墙处处垮塌,新墙在老墙坍塌处,也受到了重炮的轰击,许多墙垛都被炮弹打掉。
连日来,明军各部轮番上阵,如同海浪一样,对潼关发起一次次的冲击。他们虽没有攻下潼关,但是也已经让金军岌岌可危,破关已是迟早的事情,这一点明军众将都不怀疑。
这日,李元胤来到王彦的帅帐外,向侍卫问道:“监国在里面么?”
“去看伤员了!”侍卫回了一句,但紧接着忽然手指着远处,“回来了!”
李元胤回身望去,只见王彦纵马而回,他连忙上前,行礼道:“臣参见监国!”
王彦勒住战马,翻身下马,点了点头,“元伯是特意来等孤么?”
李元胤跟着他,一面往帐内走,一面说道:“臣确系有事寻监国。”
王彦进了帐,摘下金盔,解下宝刀,交给侍卫,然后坐回帅案,才回道:“是对攻关有什么想法么?元伯可以直说。”
李元胤随即道:“监国,这几日的攻击不可谓不猛烈,忠勇镇甚至一度完全占据老墙,可最终都功亏一篑,臣以为关键是金军堵了关门,我军没能在新墙上打开一个缺口,让大军拥入关内所致。”
王彦自己倒了一杯水,喝了一口,示意李元胤坐下,然后点了点头,“孤记得之前元伯就说过这点。怎么,你有什么好办法?”
李元胤飞快从胸前取出一张图,在王彦帅案前铺好,王彦看了一眼,是潼关的关防图,他立时来了兴趣,将茶杯放到一边,仔细看了起来。
李元胤指着图纸,“监国请看,之前我们想着潼关有两道墙,炸了老墙,还有新墙,加上前面爆破老墙并不成功,所以终止了炸城的计划。”
明军对于坚城,就那么几个法子。软的法子进行招降,从内部瓦解敌人,硬的法子,就是大炮轰,然后掘地道炸城。
王彦眉头一皱,“是这么回事。去年底炸过一次,不过潼关被金军加固,爆炸并没有成功,加上炸了老墙,还有新墙,所以掘地道的事就停了下来。”王彦抬起头看着李元胤,“怎么,元伯还想再炸一次?”
李元胤知道之前的爆破,让王彦对炸塌潼关失去了信心,忙解释道:“监国,臣确实是想再炸一次,不过不是炸老墙,而是炸新墙。”李元胤忙指着图纸,“老墙已经轰塌多处,不需要再炸,忠勇镇昨日完全占据老墙,也说明老墙不是问题,关键是后面的新墙,他未遭受大炮的直接轰击,所以墙体还比较完整。”
王彦端起水杯喝了一口,一时不语,半晌后问道:“潼关异常坚固,前面爆破老墙效果便不明显,新墙能炸塌吗?”
李元胤见王彦明显动意,忙说道:“监国请看,新关城是金国这两年赶筑出来,他比老关城高,但却窄了许多,臣以为完全可以试一试。臣以为这么短的工期内,金国筑起这样一道关城,坚固程度必然不及老关城,况且新墙建在老墙之后,不用承受炮击,相信金国也没想过把他建得多坚固。”
王彦想了想,反正明军人多,物力也足,试一试又何妨?想到这里,王彦不禁点了点头,“好,那元伯就再炸它一次。”
李元胤领命之后,明军便又开始掘地作业,而在此期间,明军对于潼关的攻击却并没有停下。
五忠军、武卫军、振武军全当是练兵,轮番进攻,以车轮战的形式来疲乏金军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