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金军依靠潼关都被明军打垮了的话,那对于金军而言,还有何处可守?军心自然一泻千里,对于战胜明军不抱信心。
潼关应该是一场巅峰对决,而明军将在金军最强的时候将其击败,此后便可敲锣打鼓的进入长安。
众人都没料到,唐通撤的如此决绝,丝毫不拖泥带水,大军从决定撤离,到烧毁营帐,阻塞通道,可以说是一气呵成。
虽说夺取潼关的方式与明军众将想象的不太一样,但是夺取潼关的明军士卒,还是士气大震。
王彦进入潼关时,占据关墙和附近山头的明军士卒,欢呼声直入云霄,士卒们站在关墙上,高举双手和兵器,不停举起又放下,一遍又一遍的高呼着,“万胜!万胜!”“监国千岁!”
王彦骑在马上,在士卒的夹道欢迎中进入潼关,并下令清理战场,尽快追击西逃的金军。
拿下潼关,明军就打开了进入关中的大门,金国的防御洞开,整个关中的防御都会随之瓦解。
其他关口的金军必然不会久守,要么弃关西去,要么直接投降,当然他们硬是要覆灭,明军也不会介意,斩获中多出千把人头来增加战绩。
现在明军上下想的不是如何击败金军,而是怎么抢夺战功,夺取胜利的果实,一个个摩拳擦掌,恨不得插翅杀入长安,以免被其他人马抢先。
关城内的住宅、营帐被一把火烧得什么都不剩,王彦在潼关巡视了一圈,鼓励将士后,很快就回到大帐,召集众将商议进军关中的大事。
第1358章 进入关中
潼关被破,王彦召集诸将,草草商议后,就以王士琇为先锋,刘芳亮副之,统领横冲马军三万,龙骑军三万人,共计马步人马六万众,雄赳赳气昂昂的从潼关出发,铺天盖的向关中进发。
唐通仓皇逃离潼关后,关中的防线已经崩溃,明军大举入关之后,王彦不认为金国还有什么机会。
在王彦看来,如果豪格不甘心,那么明金之间在长安以东应该还有一场野外浪战。
如此正合王彦心意,否则金国主力逃入陇右、河西走廊,继续与大明对持,那明朝还是要花费大力气,去解决这个威胁。
当然豪格如果聪明,懂得舍弃,见潼关以失去,现在就应该谋划撤退的事宜。
王彦比较担心后者,怕金军放弃关中平原,而占据周围的高地。
那样从地理上而言,没有陇右和雍凉之地,明军占据长安后,关中依然十分危险。唐时吐蕃、宋时西夏都能威胁长安。
为了避免金军逃离,王彦让先锋先行,同时又传令给武关和卢灵关一线的明军,令他们尽快破关而入,与主力会猎长安。
三月二十八日,王士琇、刘芳亮风驰于前,铁蹄滚滚,三秦震动,逃到华阴的唐通闻风丧胆,未曾一战,狂奔四百里又逃到了渭南县。
同日,孙守法渡过渭水,赶至华阴县与明军先锋会兵一处,王士琇、刘芳亮继续引兵突进,仅两天时间,又杀至渭南县。唐通似乎以是惊弓之鸟,明军未至,便又奔二百里逃至临潼县。
四月初一,在明军前锋大举追杀金军,一路势如破竹之时,王彦在潼关稍微休整后,留万余人马把守潼关,便领着近二十万大军和数十万运送物资的民夫从潼关出发,向关中进军。
潼关南有山,北有河,关隘当险而立。过了关之后两山夹一沟,地势同样险要。
此时在弯曲的山沟中,遍布着明军的身影,从两面山坡上向下俯瞰,仿佛一条血河蜿蜒着流进关中。
明军队伍绵延着前行,挤满了山沟,前面的队伍已经入沟四五十里,后面的队伍才刚出关门。潼关背后地形险要,一直要到华阴县附近,才会好走一些。
王彦的马车走不了这样崎岖的道路,所以他穿着金盔金甲,骑着火炭马与众将一起随着大军前行。
前锋走了一个上午,行至一处,速度忽然慢了下来。
王彦与众将打马过来,发现前面一处,两侧陡峭,最窄仅容单马,视力所及只见一线青天,心头不禁一惊。
“附近有没有别的道路绕过去!”王彦勒住马缰,不禁问道。
这种险要,让人难以生出安全之感,王彦脑子里立刻蹦出司马懿在上方谷,曹孟德在华容道,就怕一笑,上面突然冒出一股伏兵来。
王彦行军一般都会避开这种地形,不过入关就那么几条道,潼关还算好的,他没有别的选择。
李过打马靠近王彦,“有小道,不过比这里还难走。”李过似乎明白王彦的意思,抬头指着山顶道:“监国放心,卑职以派出大股斥候,山顶上有我们的人,沿途都有斥候探查,若有问题,斥候会立刻发射信号。”
王彦抬头一看,果见两次侧山顶和山坡上有明军的身影,随即才放心了些,不禁对李过满意的颔首,“补之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啊!”
“臣当年为贼,再此吃过一次大败仗,所以对潼关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,能设伏的地方都有一些了解,也已派人探查!”李过骑在马上回道。
王彦微微一愣,随即想起来,崇祯十一年春时,洪承畴命孙传庭于潼关南原设置三重埋伏,曹变蛟等人将李自成逼入潼关,杀得李自成尸积如山,几乎全军覆没,最后仅以十八骑突围出来,逃入商洛山中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