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轰轰轰!”几声火炮轰响,明阵后面的高地上,二十门野战小炮,连续怒吼,黑色的弹丸呼啸而出,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,跃过明阵的头顶,砸向金骑。
冲在最前面的骑兵,在炮声和马蹄的轰鸣声中,战马猛然栽倒,甩掉骑兵,重重的砸在地上,骑士翻滚,战马嘶鸣。济度只听见左右响起一阵惨嘶,但声音很快就被甩在身后,他与万骑一起奔驰,这点炮击休想阻挡他们。
自从川蜀之战后,他已经多年为曾上战场,同明朝为了扩军不得不启用大批的唐派、鲁派的将领,让这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人,有了一次重新回到主流舞台的机会。金国方面为了扩军备战,在政治斗争中失利的不少满将,也被从新启用,帮助金军训练军队,统领人马作战。
身处万骑之中,济度心中满是豪情,回想老祖宗当年的雄风,只觉他已经无人能挡。
明军近些年,就是火器厉害,也就这么点能耐,除了这些火炮和火铳,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?
金军骑兵在炮火中奔驰,纷纷拿出火铳和骑弓等兵器,有的则提着马槊,压低了身子前冲。很快,金军骑兵就奔驰到了距离方阵一百五十步外。
金军并不打算去冲撞方阵外斜刺的长矛,渡齐有意的避开方阵的正面,蹄声隆隆,飞速拉近着两军的距离。
“火铳!放!”最前的方阵中,军官的呼喝声此起彼伏。
听到命令,火铳手们平举燧发铳,也不瞄准抬起来就是一轮齐射,弹丸齐发,硝烟弥漫,方阵前的金骑落马者比比皆是。这使得冲来的金兵,纷纷从正面分开,变成两股,绕过方阵的正面。
“再放!”明军将官再次大喊。
这一次,不只是第一个方阵的正面开火,而变成了第一个方阵的正面,加上左右两面,再加上后面两个方阵的正面,总共五面的明军齐齐放铳。
一轮射完,铳手们动作整齐划一,退后清膛,然后装填弹药,在用木杆捣实。不得不说忠勇镇确实是明军最为精锐和训练有素的大军之一,这不是说他们阵形摆的好,衣甲多漂亮,主要是看他们这些基本的战术动作。
金军骑兵在被轰击时,也发铳、射箭还击,明军也不断的死亡,但是面对千军万马蜂拥而来,却能做到不慌、不乱,各忠值守,不受敌人的干扰,打出一排排的火铳,足可以称为精锐之师。
这时整个战场已在双方的交火中,充满了白色的硝烟,双方的视线都模糊起来,不时有战马撞上明军方阵,顿时就被捅穿,但也有骑兵将明军长矛撞断,将明军阵形撞得凹陷。
金骑骑兵为了避免直接撞上长矛,战马和骑兵都本能的顺着方阵间的空隙奔驰。渡济骑着战马,在弥漫的硝烟中前进,他避开了明军阵前斜刺的长矛,片刻后终于冲出弥漫着白烟的地带,眼前忽然一亮,以为冲出了明军的阻拦,心中顿时一喜。
可是他一抬头,脸上却不禁一阵愕然,一队明军以横阵挡在他们的面前。
阵中秦锋将刀一指,便大声喝道:“放!”
整条横阵上,一声鼓响,第一排铳手顿时齐齐放铳,“砰砰砰”的铳声连成一片,最先冲出烟雾的金军骑兵,脸上顿时一阵惊愕,想要调转马头,却被不断涌进来的骑兵堵住了去路。
“呯呯呯!”几乎就在同时,第一个方阵的后面,后面两个方阵夹住金骑的一面,也同时发铳,金骑在四面火铳的绞杀下,顿时如同打枣子一样纷纷坠马。
第1379章 南线
南线,骊山脚下,吴三桂领着六万人马在此布阵。
在北线交战时,南线金军的攻击也同时展开,吴三桂领着浩浩荡荡的吴军,满山遍野的从山林地带走了出来。三万马军从山林后绕出,在骊山背面的旷野上成阵。
在原来的计划中,吴军的三万步军,是防守的一方,不过现在局势变化,他们也成了主攻的主力之一。
这时六万马步人马背着骊山列阵,在始皇帝安歇之地,将展开一场生死对决。
骊山脚下旌旗猎猎,旗幡翻飞,长枪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,闪烁着一片银光,分外耀眼。
金军三万步军列在阵中间,骑兵庇护两翼,车辚辚马萧萧,大阵一片肃杀。
金边龙纹大纛旗下,吴三桂一身重甲,骑在战马上,手里拿着心爱的葡萄牙单筒望远镜,正注视着北面出现的一长条红线。
“王爷,来了!”身边的部将何承志忽然指着一员插着背旗,疾驰过来的信使说道。
吴三桂闻语看去,不多时,那信使已经奔至身前,战马还未停稳,便跳下来,单膝下跪,急声禀报道:“启禀大王,陛下有令,明贼主力已经开始进攻我军正面,陛下下令,让王爷立刻进攻,不要给贼军逃走的机会。”
吴三桂神情冷峻,挥手道:“信使可告知陛下,本王今日定破王贼,以报川东之仇。”
信使郑重抱拳,然后翻身上马,疾驰而去。
当年川东一战,吴三桂差点就交代在茫茫山林中,他数万儿郎被王彦杀得损失殆尽,差点就没机会翻身。
幸亏豪格与多尔衮翻脸,他从中渔利,才重新壮大起来。
如今这事已经过去多年,他的实力也慢慢恢复,但对于川东之战,吴三桂始终耿耿于怀,他很恨王彦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