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三桂纵马疾驰,但是一万多骑兵在十多万人的大阵内,整个旷野上四处都是明军的方阵,却大大限制了骑兵迂回奔驰的空间。
吴军骑兵就是一条进入了迷宫的大蛇一样,四处碰壁,他领着骑兵望西奔驰,忽然迎面几炮砸来,前面出现五个分别由千人组成的空心方阵群,他只能拔马调转方向,往北走,但很快又被挡住了去路。
这让吴三桂意识到了危险,随着明军第二线和第三条战线上的横阵,逐渐转化成了方阵,并且开始拉近各阵之间的距离,有意封堵缺口,吴三桂的马军,已然陷入了布满空心阵的明军大阵中。
旷野上,四处散布的空心阵,严重的限制了金军骑兵迂回的空间,走到哪里都有火炮轰击,排铳射杀。
很快火铳骑兵杀溃一个变阵不及的明军方阵后,冲入内阵,但是并没有使得局势明显好转。
骑兵缺少迂回的空间,火铳乱阵的效果并不明显,反而不时遭到明军的炮击。
这让吴三桂有些狂躁不安,他几次都想孤注一掷,直接冲击李过的大旗,撞击明军的方阵,但以勇猛而闻名的他,却不敢这么做,因为他终是舍不得手里的骑兵,他明白一旦输了,万事皆休,便什么也没有了。
这时金军陷入一阵尴尬的境地,撞又不敢撞,迂回又没有空间,在阵中奔驰的金军,开始有些不安起来。
“王爷!后面的明军方阵,正在收拢,想要困住我们!”吴之茂再次提醒。
金军在奔驰中,已然有些感觉到活动的范围越来越窄,吴三桂猛然回首看去,身后被他突破的两条阵线的明军,变阵后正在收拢缺口,各个方向的明军方阵都在向中军靠来,想要保护中军。
眼前出现的一幕让他的双眼几乎从眼眶中崩飞出来,当下吴三桂便忽然一拔马缰,大声喝道:“冲出去!”
骊山南面,一万人马急速前进,金军士卒们一个个跑得盔歪甲斜,上气不接下气,但是李本深却没有让士卒歇息的意思,不停的催促着金军前进。
南面是丘陵地带,路不好走,所以唐通到了北线,李本深才跑到骊山之南。
这时骊山北面,隆隆的炮声和喊杀声,已经可以听见,并且声音由远及近,向骊山传来。这说明吴军以败,正向骊山溃退,李本深驻马在道路边,脸上满是焦急,挥鞭指着骊山对身边将校道:“快,抢占那座山头,大军就地构筑防线!”
第1391章 漫野溃逃
旷野上,吴军士卒步骑混杂在一处,仓皇南逃。
吴军士卒丢弃了火铳、长矛,许多人还脱了棉甲,摘了头盔,整个骊山之北,都是狼狈不堪的败军。
吴三桂见形势不妙,放弃了对李过中军的无谓进攻,他见自己身陷阵中,左右两翼的明军已然快将金军撵到骊山角下,南线不可能重新稳住阵脚,大势早已崩坏,遂即选择了突围,逃离战场。
这时漫野的吴军,在原野上狂奔,身后喊杀阵阵,无数红色的身影,高呼着在后急追。
败军惊慌失措的向南奔逃,何承志与王屏藩等将,意图在骊山一线稳住阵脚,几员金将在溃兵中竖起将旗,想要收拢败军,阻止溃兵继续奔逃。
丧了胆的吴军士兵,却纷纷从他们身边绕过,何承志等人像是钉入河水中的木桩,溃兵就是流水,从他们身边流走,他们根本堵不住败军。
“不好!杀过来了!”何承志身后,聚集了数百溃兵,忽然一人指着前面大声惊呼。
这几百衣甲不整,握着长矛,打着将旗站在何承志身后的败军,抬头一看,一队金军骑兵,绕过骊山向南逃去,他们身后顿时出现,一片红色的浪潮,不需片刻,就能杀到他们身前。
“快跑!”众多败兵一阵哗然,打旗的把将旗一丢,数百溃兵顿时一哄而散。
只一瞬间,何承志好不容易收拢的一点人马,就只剩下十多个亲卫。
“将军跑吧!”一员亲兵脸上恐惧,不禁急道。
何承志已经看见,方才绕过骊山,向南逃去的骑兵,正是吴三桂统率的马军。现在吴三桂并没有能够拦下明军,已然仓皇而逃。
这时大片红色的身影,出现在他们面前,明军紧随着吴军的败军杀至,金军步军已经没有再重新整队,没有重新构筑防线的机会。
在何承志犹豫时,不远处奉命收拢败军的王屏藩,看见大势崩坏,已然一跺脚,拔马南去。
战场上,数千名军骑兵,风驰于前,后面数以万计的明军步军,向南急进。
南线既然溃败,李过就必须要在豪格未来的及撤退之前,向西面金军后方的临潼县穿插过去,截断金军撤往长安的道路。
如果动作迟缓,让豪格跑了,那金军虽败,元气却依然还在。
金国不像满清没有民意基础,它立国十余载,安定关中恢复生产,让金国在关中有一定的根基,并非像满清一样,一旦失败就处处烽火,倒戈成风。
明军在打完这一场会战后,如果不想打长安城,那就必须尽量歼灭金军的主力,让金军没有实力守长安。
这时明军已经追出了十多里地,日头已经过了正午,可士卒们却忘记了饥饿和疲乏,并没有打算放弃追击。
前面的几千骑兵已然杀红了眼,战马所过之处,留下一地的尸体。骑兵不断冲入溃兵中,进行砍杀,手中马刀已饱饮敌血。溃逃中的金将士卒,回头一看,见骑兵又冲上来,不禁心惊胆颤,同时内心也有一些悲愤,“直娘贼的,真要赶尽杀绝么!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