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王彦语毕,宴会的气氛顿时达到高潮,但一旁的丁魁楚等人,脸上却不禁有些难看。
堂中诸人都将得到封赏,唯独对丁魁楚属下陈邦傅四人只字不提,这不是有意羞辱吗?还是要对他下手的前奏?
一时间,丁魁楚心中顿时忐忑起来。
王彦见此,脸上不禁一声冷笑,而后对其道:“今日吾军大胜,总督可有话要说?”
丁魁楚闻语,心头不禁一惊,连忙摇头:“该讲的侯爷都讲了,本督无他言也!”
王彦却站起身来道:“既然都督不讲,那本侯就在说道说道。”
大堂内,刚刚还热烈的气氛,随着王彦的话语,顿时降到极点,丁魁楚哪里还不明白,看来他是赌输了,王彦已经拿到了他的罪证。
陈邦傅四人见此,立马起身,却忽然见大队甲士拥进堂来,三下五除二,就将他们按座下来。
“本侯说过,本侯向来赏罚分明。”王彦没有在意丁魁楚等人的表情,而是接着说道:“刚才该赏的已经赏了,现在就看说说,该罚的因该要怎么罚。总督大人,可看看这几封书信,能给本侯一个解释吗?”
丁魁楚只听到“啪”的一声,便见王彦一掌将他与杨国威暗通的书信,拍在桌上,他整个身子顿时一颓。
王彦见他颓废的样子,不禁耻笑道:“陛下加汝为大学士,汝便如此报答圣恩耶?”
丁魁楚听了王彦之语,见通敌之事彻底败露,他心中的惶恐,反而忽然消失了,而王彦的讥讽,却激起了他的一丝火起,“王彦,汝休要得意,本官乃两广总督,就算汝有证据,也处置不了本督,而且汝与本督,都是同一类人,莫要用什么精忠大义,乃指责于我。”
王彦闻言,不禁双眼一眯,散发出一阵杀气,这使他心里一惊,不知从何时起,他居然开始蔑视朝廷法度了。
“哼~”王彦冷哼一声,一挥衣袖,重新坐了下来,然后眯着眼道:“本侯确实无权定尔罪过,不过本侯却会将此事上报陛下,在朝廷没有降下旨意之前,尔便留在这府衙之内,不要出去走动了。”
丁魁楚指着王彦怒道:“王彦,汝要软禁本督?”
王彦闻言却不回应,而是一挥手,甲士便上前将丁魁楚架出了大堂。
这时陈邦傅四人,早已伏拜于地,口中或道受丁魁楚指使,或道愿交出兵马听候调遣,或是口中连连求饶。
王彦亦是一挥手,让甲士将四人压下去关押,而后又让戴之藩领四千兵马出城,将城外的兵马控制起来。
次日,王彦在衙中来回走动,丁魁楚被他控制起来,广东之内,在没有对他掣肘之人,这使他心中颇为振奋,准备平定叛乱后,就回广东大干一场,但关押起来的陈邦傅四人,却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,到底是杀还是不杀,使他一阵犹豫。
然而就在这时,卫士却来禀报,言,“府衙外,有一举人前来求见,说是有策要教侯爷。”
第152章 岭南名士陈邦彦
王彦在府衙内,正思考之间,听属下之语,心中不禁有些好奇,随让属下将来人引到偏厅相见,他则整理衣冠,先行前往等候。
不多时,那属下却去而复返,禀告道:“侯爷,那举人言侯爷无有思贤之心,转身欲走矣。”
王彦闻语,不禁眉头微皱,谓那下属道:“是本侯考虑不周也。”随连忙起身,让下属引路,追到衙门外,便见一头戴东坡巾,身着儒服的中年男子,正往远处走去。
“先生且慢~”王彦连忙急声呼唤,待其回过身来,便作揖一礼,“适才本侯多有轻慢,未能亲自相迎,还请先生不要见怪。”
那举人见王彦追出,脸上漏出一丝赞许之色,亦长揖一礼。
王彦走上前来,扶其手,待其直起身来,便见他方脸长须,剑眉星目,身上正气凌然,显然深得儒家养气之道。
“敢问先生姓名?”王彦不禁一声赞叹。
“吾岭南,陈邦彦也!”那中年儒者,微笑答道。
王彦进入粤地之后,对两广有名的士人官员,都做了一个了解,他闻陈邦彦之名,发现在脑中还真有这样一位人物,心里不禁一喜,此人并非狂生,而是真有大才也。
这时王彦在脑海中约微回想,便已经想起了陈邦彦的事迹,随连忙笑道:“原来是谏言《中兴政要》的令赋先生,本侯失礼矣。”
“区区拙见,让侯爷见笑了。”陈邦彦亦笑道。
这陈邦彦自小聪明勤学,天启元年,他十八岁时,便考取秀才,但之后屡次参加乡试均落榜,于是随父在大良设馆授徒,人称岩野先生。
他精通经世致用之学,二十余年来,门生弟子无数,名声闻达于广南。
甲申年间,京师被破,清兵入关,朝廷顿失半壁江山。陈邦彦顿感国难当头,急呼曰:“此时不思报国者,非丈夫也!”随即结束讲学,针对时局,他精心撰写了数万言的《中兴政要》,列出了三十二条抗敌救国方略,踌躇满志地只身赴南京进呈弘光帝,但未被接纳。
南京之行,并没有使他心灰意冷,反而让他积极参与当年乡试,居然获得了举人功名。
王彦既然知道陈邦彦的名声,也看过其写的中兴三十二言,自然知晓他的才学,并非一般只知四书五经的腐儒,哪里会容他离去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