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彦看着众人,也是满心欢喜,他谓一名曾经在扬州捐献十万石米粮,助他守城的大富商道:“冯老以前贩盐,如今这船也能造么?”
老者闻语,笑道:“老朽可不会造船,但工匠会,老朽只需会算账,会赚钱,就可以了。”
“哈哈~冯老说得有道理,这做海商的,确实不用会造船,卖肉的也不用会养豚,本官做事也不用事事亲力亲为,只需知人善任便可。”王彦高兴地笑道:“冯老对事务的见解,比本督还要清楚也!”
冯应昌连忙笑着说道:“不敢,不敢。”
“当初离开扬州时,令公子看着若大家业,陷于清兵之手,心中万分不舍,冯老却言,只要到南方安定下来,不出几年,便能再挣下一番家业。吾今日观之,才知冯老所言非虚。”王彦接着说道:“正好粤地水师还需战船,吾就在冯老这儿订购三十艘可好?”
冯应昌闻语,立马大喜,“国公爷,这是对老朽莫大的恩惠呀!老朽定然尽快将船造出来,交给国公爷。”
王彦点了点头,“今粤海以净,本督又于广东大肆开海,短期之内,海上通商之事就会频繁起来,到时侯粤地海商必然要扩大规模,这海上通商的船只必然紧缺,冯老到时候,当大有作为也。”
“国公爷所言甚是,老朽这些日子也四处打听,才发现这海上通商,比老朽当年贩盐,还要挣钱。”冯应昌深以为然,“咱们大明的茶叶、瓷器,运到南洋立马翻上一倍,再往西到天竺又加一倍,若到了大食,或者更远的西夷诸国,那就涨到四五倍不止,简直堪称暴利。如此收益,让老朽也异常动心,若是老朽攒够了银钱,也必然招募水手,组织船队出海。”
王彦闻语,心中不禁微微思索,而后道:“冯老既然有心海贸,何须等到攒够钱财,本督现在就拿出白银五十万两,给扬州父老充作本金,开展贸易,如何?”
第179章 欲出兵受困于财
王彦在琼州府,巡视一番后,对于安置百姓之事,随逐渐放下心来。
随着海路被打通,粤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上琼岛,他相信,只要再过去一年的时间,百姓们便能自给自足起来,不需要他在进行输血,而等三年的免税期过后,琼州将会发展为粤地仅次于广府的上等州府。
王彦此行,还与冯应昌等扬州士民达成协议,以五十万两白银做本,支持扬州百姓经商,而他则占股三成。
当然这些事情不能由他出面做,所以他会让许嫣嫣来帮他处理,而除去五十万两白银和安置客民的银前后,他手中除一百万两没有解押朝廷的税银之外,便只剩区区三十余万两白银。
王彦于琼州巡视几日后,便乘船渡过琼州海峡,自雷州府登岸,而后经过高州,肇庆,回到广州。
十月一初,广南各地早以完成了秋收,进入农闲时间,以往这个时候,村中之人,多是无所事事之时,但自从王彦下令在高州、罗定、肇庆、广府四地先行编练府兵之后,整个广南乡民,便行动起来。
王彦在进入高州后,便时常可见,在每个村落的打谷场上,几乎都有一群进行操练的汉子,而在他们操练的场地之外,则围着一大群嬉笑玩耍的孩童和妇女。
府兵制于卫所制的不同,在于他给予士卒实实在在的好处,只要一人选上,全家免赋,对于百姓来说,不用交税的自然比交税的要高上一等,所以府兵和家属有荣誉感,百姓自然踊跃参与。
王彦看着训练的府兵,心中却开始为粤地的财政担心,他原本准备编练十万府兵,现在却发现基本没有可能,府兵虽然不拿饷,但要地,官府除了从广南客民手中得到一些土地之外,其他州府根本没有土地来编练府兵,而随着府兵家属免税,明年粤地的田税肯定也会大幅缩水,这些都是让王彦头疼的问题。
这时王彦虽然感到巨大的财政压力,但同时也看到了入粤以来的成就,除了将扬州百姓安置妥当了之外,他的兵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。
这次编练府兵,罗定州编练五千人,下四府中的高州府编练一万人,而上六府中的肇庆编练一万五千人,广府则编练两万人,在加上新募的一万新卒,以及原来的两万人马,他已经拥兵八万。
当然这八万大军中,能上得了战场,杀得了敌的,还是只有他的两万老卒。
十一月中旬,随着王彦在整个粤地巡视一圈后,广东各府的官员和地方百姓,基本上都认可了他这个广东总镇。
回到广州后,王彦便开始重新整编他的三万募兵,以便新卒快速形成战力。
首先忠贞营的编制从水师身上拿回来,以后水师编为广东水师,施琅任总兵,俞方旗为参将,暂编五千人马。
其次从忠武、忠勇、忠至,三营中抽调精锐,组成一万人马的督标亲军,王彦亲领之,一万新卒则与三营剩下的人马混编为忠武、忠勇两营,每营七千五百人,由刘顺、戴之藩分别领之,而忠贞与忠至的编制暂时不用。
重新进行编制之后,自然就要进行操练磨合,而不得不说的是,在编练之后,军中武院的好处便体现出来。
王彦原本还担心扩军之后,新提拔上来的军校无法胜任,但很快他就打消了疑虑,事实证明,经过武院培训的军校,很快就将军中事务处理的仅仅有条,而军队的操练,也不用王彦太过操心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