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众黄甲清兵见此,心里一沉,耿继茂只得劝道:“父王,明军马上就到,在不走就来不急了。”
耿继茂说完,就让黄甲清兵再次架他,但耿仲明却猛然抽出腰刀,大身喝道:“尔等谁也不要过来,本王损兵折将,今再失荆州,必为朝廷不容,若同尔等归去,非但本王要被治罪,而且还要牵连家人,不如所幸战死于此,则子孙富贵,尚可保存也!”
这时耿仲明喝退黄甲清兵,又看着耿继茂道:“继茂,为父现在命令,立即出城,为我耿家,好好活下去,至于战败的责任,就让为父一人承担。”
在这样危机的时刻,耿仲明头脑反而十分清晰,他将汉军正黄旗几乎败光,本就是大罪,如今荆州一失,勒克德浑也就基本没有取胜的可能,他是罪上加罪,必死无疑。
湖广局势大溃败,这个锅得有人来背,勒克德浑是多尔衮的亲信,又是满清皇族,自然不会是他,而耿仲明官位够高,身份够大,正好还是个没有依靠的汉人,背锅自然在合适不过了。
耿肿明知道,一旦他逃出荆州,结果就只有一个,那便是背上湖广战败的大锅,只是他心里确十分清楚,这个锅是万万背不得,所以他只有一死,来保全耿继茂,来保全他的家人不受责罚。
此时一众黄甲清兵,听了耿仲明之言,不禁纷纷跪下,而耿继茂却早已泪流满面,他大哭道:“父王,您三思啊~若父王不走,孩儿愿意同死。”
“我等亦愿同死~”
耿仲明看了一眼耿继茂,又看了一眼这些黄甲兵,他们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,有的更是从毛文龙的东江镇的时代,就是他的手下,所以对他还是十分忠心耿耿,不忍留他送死。
看着眼前诸人,耿仲明也以是满脸泪水,他把刀一下横在自己的颈前,耿继茂等人顿时大惊,而他再次喝道:“继茂,走~这是为父的将命,耿家不能绝后,你懂吗?”
这时明军已经冲杀到附近,耿继茂见此,不禁大哭拜道:“父王放心,孩儿必定继承耿家的事业,斩杀王彦,为您报仇。”
耿继茂说完,又向耿仲明拜了几拜,便毅然起身,于一众黄甲清兵,翻身上马,往城外冲去。
耿仲明见此,整个身子不禁一软,刀也掉在地上,他听着城内越来越近的喊杀声,不禁阵阵惨笑的退回屋内,举火自焚而死。
史载,大明隆武二年,清顺治三年二月,明楚国公王彦,领八万兵陷荆州,清怀顺王耿仲明自焚死,天下震动。
第219章 今日同饮庆功酒
战火过后的荆州城,满目疮痍,无数房屋都被乱军焚毁,王彦在诸将的簇拥下,经过萧条破败的街道,踩着残壁断崖,进入城中。
荆州府衙,昨夜随着耿仲明一起化为灰灰,王彦便暂时驻于荆州士绅所献的大宅中。
这时大军入城,除了张贴安民告示,帮助城内百姓清理灰烬之外,就是轻点各部斩获,以及处理俘虏了。
昨夜一战,荆州城内的三名清廷高官,两死一俘,城中近两万兵马,特别是三千多骑兵,只有耿继茂待着两百黄甲骑兵走脱,其余大都被俘虏。
其中一千八百余名黄甲汉八旗,则被王彦命人押到城外,尽数斩杀,而清将郑四维,则被凌迟处死。
值得一说的是,荆州城中并没有懂得凌迟的老师傅,最后乃是李过亲自操刀,虽说是凌迟,但事实上只割了不过百刀,郑四维就惨叫而亡。
事后,李过等人,来到王彦身前,齐齐下拜,算是彻底归附了王彦,而当他们这一拜之后,代表李自成的时代,便彻底过去,从今以后,这数万人马,就只忠于王彦。
荆州城外,因为斩杀了一千八百多八旗,已经昨夜在城中作乱的绿营兵,而血流成河,行刑时惨叫声,哀嚎声,令人闻之胆寒。
刑法结束后,王彦则让人将八旗的人头腌制,再次送往长沙,而后转送福京报捷。
八旗的盔甲和旌旗,亦一同送去。
长沙的何腾蛟得知王彦陷荆州,逼死耿仲明后,顿时大惊,他先设法将王彦派往福京报捷之人拖住几日,而他则写下奏章,将荆州之胜说成他指挥有方,然后快马先行一步,报入福京城中。
荆州大胜,就这样变成了何腾蛟与王彦共同配合的结果。
捷报传入福京,正是隆武朝廷处于极度危险之时,郑成功与王威行动失败后,郑芝龙逃到安平城,虽然没有立马投清,但也不在入朝,而是拥重兵于安平,观望时局。
荆州大胜,折满清一王爵,几乎全歼黄甲汉八旗,此南明政权前所未有之大胜,隆武帝随立马祭天,用王彦送来的首级、铠甲、旌旗、印信,拜祭天地,告慰二祖列宗在天之灵。
这样的大胜,使得摇摇欲坠的隆武朝廷,暂时摆脱了危机,不仅坚定了朝中大臣的信心,同时也使得郑芝龙对清廷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,不敢轻易投清。
彼时隆武帝大会朝臣,于殿上言:“腾蛟朕南阳旧识,士衡朕定策功臣,今二卿如朕左右二臂也。”
朝廷随加王彦太保,其父王朝礼为衡山伯,加何腾蛟为太傅,进封为定兴侯,而李过则被皇帝赐名赤心,进兴国侯,高一功赐名为高必正,进定国侯,进高氏为一品贞义夫人,进戴之藩、袁宗第、刘芳亮为列侯,王士琇、李来亨、刘体纯等等,皆封伯爵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