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时日来,随着耿仲明率主力北去,原本退到湘西的堵胤锡和高一功,再次进兵常德,对清兵占据的城池骚扰不断,沈志祥数次率兵征剿,但高部明军不是四散隐藏,就是遁入武陵山,使他几次都无功而返。
沈志祥的精锐骑兵,在面对神出鬼没的明军时,几乎没有对策,以至于除了城池之外,武陵境内的乡间小镇,都被明军控制。
清军派出城,到乡间征剿粮草的小队清兵,基本都是又去无回,最后清兵没有千人,根本不敢出城。
明军的骚扰,令沈志祥烦不胜烦,而荆州方面的战况也牵制着他的一部分心思,对于他而言一旦荆州被打下,他就等于孤军陷在长江之南,极有可能被明军围歼,不过荆州有耿仲明的精兵守卫,料想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。
彼时他与武昌的联系被岳州明军阻断,荆州被明军包围的如同铁桶一般,他的哨骑自然也得不到什么信息。
这日沈志祥正端坐在衙内,给勒克德浑写信,准备再次派使者试试,询问一下他该如何应对眼下时局,但一名清兵小校却慌慌张张的闯进堂来。
沈志祥见他如此,心里一阵烦躁,以为是高一功又来骚扰,随怒斥曰:“身为牛录额真,统领数百精锐,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。”
那白甲牛录听了呵斥,脸上的慌张之色,没有丝毫减弱,反而带着哭腔道:“国公爷,明军攻陷荆州,怀顺王死了~”
“什么?”沈志祥闻语顿时大惊失色,“狗奴才,竟然敢动摇军心,尔从哪里得到的消息。”
沈志祥与耿仲明相识多连,追溯起来,都是毛帅的属下,所以相互之间十分了解,也对他的能力十分信任。
明军围困荆州,让他心里担心,但他觉没想到明军能打下荆州,还逼死耿仲明,现在他听了那清兵之言,本能的就以为是有人在传播谣言,动摇他的军心。
那牛录接连被沈志祥训斥,心中甚是委屈,他说的可都是事情,于是连连向沈志祥扣头,嘴里不停的解释道:“奴才不敢欺瞒主子,南明的楚国公王彦,已经率军过江,浩浩荡荡的向常德杀来,沿途的州县都已经复叛投明了。”
沈志祥见那牛录磕头连连,不似做假,脸上不禁一阵惨白,随连忙派人前去打探,以便再次确认。
不一日,探马回报沈志祥,言:“明军足有七万余众,盔甲鲜明,旌旗蔽日,刀枪林立,甚为精锐,其大队尚在公安,但前锋以到澧州,沿途州县纷纷宰杀大清委派的官员,重新投降明朝,其兵马两日之内,必至武陵城下。”
得到确切的情报,沈志祥不禁面色阴寒,如今他能走的路已经不多,要么守着武陵城,等着勒克德浑来援,要么乘着明军尚未兵临城下,赶紧弃城而走,寻机渡江北归。
这时沈志祥与武昌的消息完全断绝,他根本不知道勒克德浑的情况。
虽然他知道,贝勒爷绝不会看他陷在常德,必然会发兵营救,但他却不知道,他能否坚持到援兵的到来。
荆州之战,耿仲明和黄甲汉八旗的覆灭,让明军士气大震,同时也让清军深受影响,对于沈志祥来说,他是公爵,而耿仲明是王爵,而且耿仲明的兵马是他的三倍以上,如今耿仲明都败了,那他还有什么理由去守武陵城呢?
隆武二年二月十九日,沈志祥舍弃常德,仅带白甲汉八旗七千五百人,沿洞庭湖望北去,欲在华容一带寻机渡江,返回清廷控制的湖北之地。
沈志祥率八旗兵弃城后,武陵城内的绿营兵,随即开城向堵胤锡投降,明军从新夺取湘北门户常德。
与此同时,停留在澧州的大将袁宗第探知清兵弃城的消息,他随即一面飞马报之王彦,一面与王士琇,领五千骑兵追杀。
沈志祥一路逃到华容,但被长江所阻,加之船只不足,随被迫遁入华容县城之中,不久王彦领主力与袁宗第汇合,将七千五百名八旗兵,团团围在城中。
第221章 章太仆死守岳州城
且说王彦率主力,去攻荆州之后,章旷同王绩、谢旷等人,抓紧加强城防,无数守城物资,都被堆上城墙。
如此几日之后,满大壮领两千明军,自武昌回到岳州,言:“勒克德浑领四万满蒙精骑,已经赶到武昌。”
这时满大壮判断,清军可能会走长江南岸,来攻岳州,所以欲弃船入城防守,但章旷同王绩商量之后,决定让满大壮留在城外,牵制骚扰清军。
满大壮随领两千明进入洞庭,将舟船安置于离岳州三十里外的君山小岛,暂时驻兵于此,安心备战。
不一日,清兵前锋骑兵,就已经出现在岳州城外,数十名满蒙精骑,在城下耀武扬威,以箭射城一番后,才纵马离去。
太仆章旷见此,知勒克德浑大军几日之内必至,随命士卒将四门彻底封死,决意死守岳州城。
这时章旷为了坚定守军信心,除了他自身抬棺守城,不下城楼之外,又命士卒将张天师、城隍神、真武大帝、关公像,请上四门,以香火供之,与军民一起守城。
对于守军,章旷则纳大将王绩之言,命军民划地而守,以十人为一队,守一垛,昼夜轮换。每队一面小旗,赐两统,百人一面大旗、赐佛朗机炮一门。
夜间则每五躲点一灯,章旷与王绩昼夜巡视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