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成功随与王威入殿拜见,而后便站到两侧。
“诸卿都是朕的心腹之臣~”隆武帝见人到齐,目光扫视众人一眼,开口道:“朕本没有登临大宝之心,因诸卿拥戴而在位。朕布袍蔬食,晓夜焦劳,有何人君之乐?只是上为祖宗,下为百姓,汲汲皇皇,不敢顷刻自安,唯恐负诸卿拥戴之初心。去岁郑太师将朕与诸卿从温州迎至福京,拥立朕为天子,朕本欲与郑太师君臣同心,然今太师以非当初之意,似以下定决心,离朕而去也。”
皇帝虽说得委婉,但在场之人都知皇帝所说何事,郑成功听了,便直接出来拜伏于地,“陛下,臣蒙陛下厚爱,赐国姓,改名成功,朝中上下,黎民百姓,皆呼臣为国姓爷,陛下之恩,臣无以为报,只能用尽毕生精力去保卫大明。臣今日向天起誓,必定忠于陛下,至死不渝,若郑太师降清,臣便与其断绝一切关系,为大明朝大义灭亲!”
郑成功说完,便纳头便拜,隆武帝见此,连忙起身,亲自将他扶起,感动道:“成功真朕之忠臣也!”
“陛下~”这时大学士陈子壮出列道:“国姓爷忠心朝廷。福京有国姓爷和王将军护卫,虽然暂时安全,但郑太师既然似有二心,这仙霞关便不可不防啊~”
隆武帝闻语,先让郑成功退到一旁,而后自己走回大宝之上,面色沉重地说道:“朕登大位以有一载,未光复祖宗之基业,亦未使百姓安乐。朕每思至此,常感天意使然。陈卿所忧之事,朕心中亦忧,今日朕招卿等前来,也就是想问问诸卿,若郑太师降清,这福京还守的住吗?”
大臣们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,仙霞关外,御林军不仅没能击退清兵,还使得自身损失惨重,忠于隆武的军队一下减少了一小半,而手握大兵的郑芝龙却早已心怀二志,仙霞关的守军也多听郑芝龙的号命。
郑成功摔军同清兵血战时,关内的郑彩等部郑军,便都没有派兵支援。
现在隆武朝廷的命运,其实已经握在了郑芝龙的手里,他若不降清,清军便轻易过不了仙霞关,隆武朝廷就还能在福京延续,但如果他决定降清,那令仙霞守将把关门一开,博洛所领的二十万清兵,就能一涌而入,直接杀到福京城下。
此时隆武帝与朝臣,可谓提心吊胆,完全不知道郑芝龙什么时候就会与清廷达成条件,然后把福京朝廷卖给清廷。
“陛下~”左懋第听完隆武的话,知道辛辛苦苦拉起来的御林军一下损失过半,对皇帝打击非常之大,而清兵大军压境,身为天子,自身安慰却掌控在他人之手,亦使皇帝感到悲愤,所以他立马出列道:“陛下楚国公在湖广之地大破清兵,赣南的局势也随之有所好转,臣以为陛下大可移驾湖广,则朝廷之危可解,而陛下亦能一展心中之志,不受束缚也。”
移驾之事,隆武帝早有筹划,但却一直没有实行,现在左懋第重提,隆武帝却有些犹豫起来。
“当初朕欲移驾赣州,是因为东南之地鲁藩与郑氏可互为犄角,如今鲁藩以折,闽地以危,朕若离闽,又无人守卫闽地,则八闽士气尽丧也。”
郑成功见皇帝脸上犹豫,且福京确实已经不再安全,遂即再次出列道:“陛下,臣赞成左阁老之言,请陛下移驾湖广,统筹大局,臣愿领麾下儿郎,为陛下守卫八闽之地,必不使清兵占我闽地也。”
第258章 郑芝龙再会清使
自去岁年底,郑成功与王威发动兵变,攻击了郑芝龙的平国公府邸,郑芝龙慌忙逃出福京之后,就一直待在郑氏的老巢安平城。
此间郑芝龙虽将兵马集结于安平,但并没有杀回福京之意,隆武朝廷见此,连忙下诏安抚,加了几个郑氏小辈的官爵,又让郑芝龙做了太师,以此希望稳住郑芝龙。
三四月间,王彦在湖广与清兵连连大战的消息传入闽中,明军斩杀清伪王耿仲明、伪公爵沈志祥,奉国将军爱新觉罗·巴布泰,贝子爱新觉罗·吞齐之事,使得天下震动,原本决定投清的郑芝龙,不禁犹豫起来。
郑芝龙在明清之间左右摇摆,他既没有倒向清廷,也没有返回福京,参与朝局,而是驻在安平,拥兵自重,观望时局。
时间来到六月,清军将浙东明军扫荡一空,鲁监国入海,局势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郑芝龙眼看清军大兵压境,心中天平随之倾斜,再次与清廷联络起来。
安平城内,博洛所派遣的清廷兵部右侍郎黄熙胤,带着随从苏忠贵再次进入福建,寻郑芝龙商谈条件。
在书房内,郑芝龙再次与这位肥头大耳的清使相谈,黄熙胤满脸微笑,使得那双本来就小的绿豆小眼,完全被脸上的肥肉,挤压成一条细线。
这时他拱手作揖,便笑道:“一官兄,多日不见,我黄某人又不请自来矣~哈哈~”
黄熙胤脸上的笑容带着一股得意之色,如果说他第一次与郑芝龙相见,是他求郑芝龙投降大清,那么这次相见,便成了他给郑芝龙一个机会,可以为大清朝效命。
郑芝龙敏锐的感受到黄熙胤在态度上的变化,这让他心里一阵不快,脸上神情顿时一僵,但只是一瞬间,他便哈哈大笑的作揖回礼道:“熙胤兄,郑某是欢迎之至啊~”
两人一番客套,各自坐下,黄熙胤便悠悠道:“黄某的来意,想必不用多说了吧~一官兄对于我圣朝所提的条件考虑的如何呢?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