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,金声恒挥舞关刀杀来,黄廷顿时大惊失色,他酒意未消,斗五和,不能敌,直接被金声恒拍落下马,后面明军一拥而上,直接将黄廷擒下。
次日清晨,王彦领三万中军,赶到衫关之外,满大壮部则将物资留在了赣州,交给李过,然后率领水师返回湖南,只于万安城则由万元吉善后,他督军攻打几日,果然破城,但沈永忠学他老父,一把火烧了勒克德浑留下的大批物资,自焚而死,将万元吉气了个半死。
这次他进入福建,同样带来了他的全部兵马,金声恒的一万降兵为前部,他自领三万为中军,李过令三万督粮草辎重为后军。
这时王彦骑马通过关门,金声恒连忙抱拳行礼道:“启禀国公,末将幸不辱命,一个清兵都没有跑到,绝对不会走漏风声!”
衫关建在两山之间的峡谷里,黄廷放金声恒的兵马入关,爷里他们把道路一封,黄部清兵便插翅难飞,统统成了瓮中之鳖。
王彦满意的点了点头,遂即问道:“陛下的消息打探到了吗?”
金声恒闻语,脸色一沉,说道:“守将黄廷交代,之前清廷闽浙总督张存仁,巡抚佟国鼎率领三万人马进达衫关,在山林之中搜捕陛下,三日前清兵从山上抬下一具尸体,身中十多箭,据说是御林军右都督王元章,之后清兵就开始向福州方向撤退。黄廷还奉命往南面的紫光观送过一批粮食,里面关押了近百宗社和大臣,估计陛下也在其中,不然清兵不会停止搜捕,并且撤回福京!”
王彦闻语,整个人不禁一颤,陛下被俘,王威战死,这对他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,他还记得他当初离开福京时,留五千兵马给王威,让他不能离开陛下一步,务必保护陛下的安全,而王威则答道,“必以性命护卫陛下周全。”
如今王威居然为真的实践了这份诺言,王彦手下最初的两员大将,李泰祯战死于吴淞江畔,今王威又死在衫关,王彦心里顿时一阵悲伤,而皇帝被俘的消息,又使他显得一丝慌乱。
“紫光观离这里有多远?”王彦努力让自身镇定,然后问道:“元章的尸体葬在何处?”
“在光泽县外,大概十里远的地方!不过黄廷说县城周围有一万多清兵,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全部撤走。”金声恒答道:“王将军的尸体,就埋在关内的峡谷里!”
金声恒不知道王彦与王威的关系,但听王彦的口气,就知道两人肯定有特殊的焦急,与是便领着王彦前去。
王彦遂即与幕僚和将领统统下马,按着金声恒的指引而行,他边走边想,清兵三天前将王威的尸体抬下山,那紫光观又在南面四十里的光泽县内,也就是说陛下最快也是第二天才被押道紫金观,现在极有可能还在观内。
当即王彦不禁停下脚步,吩咐道:“宗第、士琇,你二人立刻领督标扑向紫光观!之藩你你率领两万人马接应。”
光泽县既然有一万清兵,那金声恒的兵力就不够,而且清兵领兵的极有可能是闽着总督张存仁,此贼去岁数次击败鲁监国光复余杭的军事行动,十分难以对付,诈取衫关的一套未必管用,所以王彦果断选择派前自己手下人马,前去救驾。
诸将闻语顿时齐齐应诺,但王夫之却突然挥手道:“士衡,且慢!大军如此压上去,必然被清军发现,那张存仁觉得一万人马,无法敌过我军,为了不使我们救出陛下,必然将陛下杀害~”
第355章 救驾之策
王夫之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,如果清军发现无法将天子押到福京,肯定会选择直接杀掉,这是王彦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,他不敢承担这样的风险。
王彦见众将看着他,只得有些黯然的挥手道:“此事容后再议~”
这时他们已经来到山谷边王威的墓前,只是一堆瓦砾上插了一块木板,上书“大汉将军王威之墓”,看上去甚为凄凉。
将军王威者,字元章,陕西人,少好游侠,为乡人所敬。崇祯年间,初从赵应元为乱,后于青州反清。时应元死,又从王彦南下投明,历经战阵,事必争先。
乙酉年,南京陷,元章从王彦移师广南,路遇唐王,拥为监国。时闽中郑氏,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,迎唐王于闽中登临大位,号令天下。
元章亦从王彦入闽,然王彦为郑氏所嫉,出走广南,行前谓元章曰:“福建为郑氏所有,天子力孤,今留元章于闽,当誓保天子周全!”
丙戍年,郑氏叛,清军过仙霞入闽,元章急率五千兵马,护驾入赣。及汀州,为清兵追上,大战一日,寡不敌众,宗社大臣失陷甚多。元章以千余残兵,护陛下得脱。
及衫关,苦等迎驾军不至,而清兵又来,仅以百人逃入山林。清兵封山搜捕,终被杀害。
文死国,武死疆,将军初为贼,然今卧于野,终为国精忠矣。
王彦看着王威的墓碑,心中无限伤感,他祭拜一番,遂即另士卒将坟墓拨开,见尸体果然是王威,且仅以竹席一包裹,心里更是难受,顿时悲不自胜,故人相逢,泣将何及!
王彦遂即吩咐士卒,从新安葬,又托付王夫之,为王威作传一篇,才与众人返回城关。
这时一众人在那黄廷的宅子里坐下,王彦收拾了一下悲伤的情趣,遂即问王夫之道:“兄长,方才驳了我的决议,心中可有其他方法救出陛下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