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兵以和托为箭头,由冲城改变为绕城,奔在最前面的数百骑兵纷纷马头一转,靠着护城河继续狂奔。
可就在他们奔出数十步后,城上的明军炮手,在葡萄牙人的指挥下,忽然发炮,二十多门小佛朗机同时开火,明军鸟统与弓箭,也齐齐射下来,奔在最前面的几十匹战马顿时忽然一声悲嘶,散弹瞬间就将清兵连人带马,打成了筛子。
明军炮弹分为三种,实心弹、散弹、开花弹。
实心弹顾名思义,内部没有火药,由铁、铅铸造,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,射程远,但是对人员杀伤力不大。
霰弹则由数斤铅铁小丸构成,也有装填碎石的,射击时一打一大片,以杀伤人员为主,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就是射程近,有效杀伤约在百丈之内。正是因为这一点,所以明军才将清军放到护城河边,才开始开火。
开花弹则比较麻烦,内部装有火药,因其炸开时弹片四射,犹如花朵绽放而得名。中国自南宋未期就出现了铁壳开花弹,其改进型曾被元军用于征讨日本之役,炮射开花弹在明代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,如宁锦大捷,就是使用这种炮弹,但这种开花弹的威力,其实十分有限,而且制造艰难。
“tiro~”
一声声炮响,从城头传来,火炮发射的硝烟,在城上蔓延。
城下狂奔的战马践踏着摔倒的骑兵,士兵顿时血肉模糊,惨叫声一片,和托见此心里大惊,他见城头以准备充分,不敢好勇斗狠,匆匆发出一箭,便再次调转马头,带着骑兵折返回去。
明朝的军队火器配置的比例十分高,但那是九边,辽镇等精锐之兵,自左镇与江北四镇投降之后,剩下的兵马,除了郑氏的装备好一点,其它要么是长期疏于战阵的维持地方的散漫之兵,要么是新募之兵,或者是自发组建的义兵。
火器是个技术活,两京失陷,南明能造火器的作坊和工匠已经不多,义军们别说鸟统,能有刀有箭就已经很不错了,所以南明在与清廷做战的时候,装备上实际处于弱势。
曾经的半火器军队,大部分都退回到了冷兵器时代,就说博洛所带领的这支清兵,最大的一战就是扫灭浙东,但他们的对手却只是在方国安、王之仁的两三万人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十多万新兵。
浙东一隅,想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,凑出十多万人的装备,显然不可能,也正是因为如此,清兵开始蔑视南明的军队,而完全忘记了他打了二十多年还是只能被挡在关外,要是没李自成帮忙,一辈子也别想入关。
八旗没有想到,广州城上有那么多火器,炮火轰乱了清兵的队形,但八旗兵也确实精锐,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依然向城上抛射了一片箭雨,射死射伤了数十名明军。
这一次冲击,完全没有起到威慑守军的作用,反到是丢下了近百尸体,便仓皇而退,实足的虎头蛇尾,让满达海脸上不禁有些难堪,一旁的佟养甲连忙给他找台阶道:“大帅,南蛮不敢野战,仅凭火器之利,不如先驻营,等辎重和红夷大炮运到之后一并攻城。”
满达海看见城上准备充分,知道硬攻并不讨好,于是借坡下驴,不在提什么大清勇士,点点头道:“嗯,本帅就让他们多活两天,传令,后退五里下营!”
第363章 城上激战
自第一日城下稍微试探之后,清军便没有再次攻城,必竟他们并不赶时间,满达海除了派人四处劫掠,抓了些百姓来打造攻城器械,抢了一些粮草之外,便没有其他的动作。
不过,他派往粤西打粮的部队,却被广东水师打的大败,使他再也不敢派兵越过珠江。
满达海很快就知晓了水师主将的消息,于是让施福写信招降,但被施琅拒绝。
见此满达海只得老老实实的等候辎重和火炮运过来,这一等就是四天时间。
清兵这次攻城辎重来源于郑之龙的多年的战争储备,那老贼一心想做福建王,却不想一山还比一山高,他以狡诈著称,但清廷显然更不要脸。
郑之龙自以为拥有强大的水师,而满族擅长骑射,缺乏水上作战的能力,必然向大明皇帝一样看好他,他集结兵力于安平城,准备和清廷讲条件,博洛进入福州之后,则投其所好,对他好言安抚,许以厚爵。
郑芝龙信以为真,带领五百人马前往福州赴宴,博洛作出一副久仰的样子,对他大加赞赏,还折箭为誓,必以闽粤相托,可是满洲蛮夷,又有什么信义可言,说的话怎么能信呢?
郑芝龙算计了一辈子,却没想到最后居然败在博洛手里,他在福州大宴三日之后,清兵却忽然发乱,将他软禁起来。
这时郑之龙才想起郑成功劝他的话语,“夫虎不能离山,鱼不可脱渊,离山则失其威,脱渊则登时困杀,吾父当三思而后行。”
郑芝龙一时大意,为清兵所困,只得对博洛言听计从,写下书信为清廷招抚旧部,大部分郑氏部将因此降清,但也有一些人心怀警惕,如郑氏旁系势力,郑彩,郑联,扬耿等人,开始倒向鲁藩。
清廷拿着郑芝龙的书信,四处招降,又派兵突袭了郑氏老巢安平城,郑成功生母田川氏被清兵侮辱后自杀,郑氏二十余年经营之基业,财物统统归清廷所有。
这次运来的辎重,不仅有二十门红夷大炮,还有大量的云梯、攻城梯、巢车、攻城槌等重型攻城武器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