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洛放下军报,站起身来,双手撑着案桌想了许久,也没个头绪。
扬州一战,天下皆知王彦善守之名,此后湖广之役,又留下善攻的名声,博洛也知道王彦素来诡诈,用兵尚算灵活,他不会有什么别的企图吧?
想到这里,博洛眼前一亮,或许王彦的目的不在闽,而在其他地方。
难道他想围魏救赵,迫使满达海从广东撤兵,但他数万人马,恐怕围不了魏吧,又或是他知道了江南发生动荡,想要牵制我,让我大军陷入福建,然后让楚赣之兵顺江而下取南京?
博洛想到此处,不禁惊出一身冷汗,他是自己吓自己,但他觉得后一条可能信极大。
其实他早就准备分兵去平定江南,但王彦的到来,却让他暂停了分兵的计划。
博洛对于王彦的印象并不深,可当他知道王彦光复楚赣之后,却情不自禁的将王彦想的恐怖起来。
这时他按着自己思路来想,却觉得他确实陷入了两难之地,他想回师江南,却放不下已经占据了的闽中、粤东之地。
他现在不能却定王彦的想法,但既然明军来了,他却不能不迎击,洪承畴当年残兵败将也守了松山小半年,他相信有数万兵马的江宁,即便楚赣明军真的杀到,也能坚持一段时间,所以他决定迎上去正面击败王彦,然后再回师江南。
这时博洛遂即吩咐道:“传令下去,留张存仁领五万人马坐镇福州,其余兵将,立马拔营,随本帅去延平迎战王彦。”
八月底,天气不似夏日般酷热,凉风习习,气候宜人,不冷也不热,实在不应该打仗。
这种时候,文人士大夫,就应该邀上几个故交好友,吟吟诗,作作词,欣赏一下秋色,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武人,也该呼朋唤友,三五成群,纵马驰骋,打打猎,喝酒吃肉。
此时王彦却没那样的闲情,他志不在此,而在南面二十几里外的清兵。
据探子回报,延平城有两万人马,由巡抚佟国鼎守卫,此外由福京赶过来的清兵,也开始慢慢在城外集结。
双方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的情况,反而不敢轻举妄动,双方的主将保着给自的心思,慢慢集结兵马,王彦不为夺城,博落也不为守土,到有点像两方约战。
王彦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跟随都标走在前头,一万精骑,浩浩荡荡,不紧不慢地前进着,马蹄如雨点般落下,发出令人震憾的声响。
现在督标骑兵,历经数次大战之后,已经不是充充门面了,他们转战千里,在袁宗第、王士琇的专研下,督标骑兵苦练本事,冲陡坡,跳壕沟,攻击阵形,甚至骑射,格斗等等,不敢说练得出神入化,超过满清八旗,但也冠绝南明诸军,能跟满清八旗对冲几十个回合。
第369章 延平会战(中)
王彦一身金漆山纹铠,在阳光照射下,闪烁着阵阵金光,凤翅盔上一支红羽足有两尺长,随风震动,身上还披着一领醒目的红色战袍,要多风骚有多风骚,将士们一看,便知道楚国公在此。
他身旁,戴之藩、李过、袁宗第、王士琇等将,俱是披挂整齐,挺刀绰矛,威风凛凛。
他们都知道王彦为他们请了功,虽然朝廷现在什么也发不出来,就连印信也要等安定之后才能补发,但一个个却依然干劲十足。
特别是李过、袁宗第等顺军一系,当年闯王逼近北京,还同崇祯皇帝商量着能不能给他封个西北王,但皇帝拉不下面子,大臣又在意自己的名声,都默不出声,于是作罢。
李自成最初的理想只是当个割据一方的诸侯,顺军将领最初的要求自然也不高,现在一个个即将成为封疆之将,自然十分满意。
此时七万明军,沿着富屯溪挺进,一面一面军旗立在阵中,长枪如林,王彦在前,明黄的皇帝车架在后,几万人马精神振奋,杀气腾腾。
因为有天子亲征,各军无论士卒还是将领,都保持着最好的面貌,武装整齐的士兵们人头攒动,却无一人喧哗,在狭长的富屯岸边,缓缓南下。
大军之前,不时有探路回来的哨骑传递着消息,随时报告敌军的距离,想必此刻,延平的清军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。
“报!国公!清兵从延平出发来,距此十五里!”
王彦挥挥手,什么也没说,示意部队继续前进。
这一带的地形,不止是他,军中将领也都已经烂熟于胸了,哪里有山,哪里有丘,哪里有水,都是非常清楚,这都要归功于那简陋的沙盘,比地图形象得多。
后军,隆武听说就要与清兵接战,心里一阵紧张,他自登基以来做梦都想着御驾亲征,想着能够光复两京,但始终没有机会亲临战场。
这时他看着一片默默行走的头盔,七万人马除了脚步之声,没有其他声响,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,显得无比镇定,心里一阵赞叹,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百战精兵。
此时富屯溪已到福建中部,虽说两边依然是山,但却有了近十里宽的冲击平地,出现一些稻田,还有一些村落,看上去比闽北要富上一些。
“报!国公!清兵距此不满十里!”
哨骑的禀报之声,传进将士们的耳中,不少人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器械,一场血战,迫在眉睫了!
李过见王彦还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,连忙提醒道:“国公,清军人多,我们人少,可以停下布阵了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