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之行,王彦确实害了不少人,连刘顺也险些死在城中,这是他年轻时的义气之举,考虑不周,怪不得别人,但若不是这个田雄,起码龙泉寺里不会被焚毁,诸位大师也能够保全下来。
此时王彦被他勾起了回忆,目光中散发出阵阵杀意,田雄既然落在他的手里,国仇私恨加在一起,他就没有活着的可能。
王彦现在的身份,也没必要和他进行口舌之争,于是直接吩咐道:“亲卫,先拔其舌,再去四肢,然后送往广京交予刑部,剐于安宗皇帝灵位之前,以告安宗皇帝英灵。”
“王彦,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~”田雄听了,立刻破口大骂,连连诅咒,他身体挣扎不停,但恐惧却让他脸色惨白。
死不可怕,可怕的是求死不得,田雄连连争扎,但一旁的士卒得了吩咐,立刻撬开他的嘴巴,以铁钩勾住他的舌头,然后一刀割下,顿时鲜血飞溅。
这还没完,那百户战刀一挥,田雄的一条手臂,就齐齐斩下,另一名士兵则连忙在他的伤口上撒上金疮药,然后用棉布包裹起来。
这到不是为了田雄好,而是因为去四肢是个技术活儿,操作不当,极有可能使人当场身死,四肢也不能同时砍,得边砍边治,不能一步到位。
一旁的马得功,看着田雄倒在地上哀嚎,但却吚吚哇哇的发不出声来,顿时一屁股瘫坐于地,脸色比纸还白。
王彦见此扭头问他道:“尔将安宗皇帝献给清廷之时,可曾想过今日?”
马得功不敢抬头,答道:“鬼迷心窍,一念之差。”
王彦点点头,算他还有悔过之心,反正结果都是要剐于安宗灵前,此时便不在施以折磨,“将二贼都带下去,不日押到广京,献祭宗庙。”
北宋二圣被掳,被宋人视为奇耻大辱,明安宗皇帝虽然不是什么明君,但他毕竟是大明的象征,他被满清掳到北京,施剐行于市,对于大明而言,何尝不是奇耻大辱。
《东周列国志》中有言,“君父之仇,礼不反兵”。意思就是说,君父之仇,不共戴天,遇到了仇人,不用回家拿兵器再来报仇,这个时候挥着拳头也要直接上。
古人报仇,都要拿仇人的脑袋,到坟前祭奠。甲申以来,大明遭受的耻辱有太多太多,这些都需要后人来洗刷,今天王彦算是报了其中一件。
田雄、马得功被押下去,俘获的红甲蒙古,直接推到溪边枭首,绿营兵之中属于田雄、马得功部的士卒,直接赶入河中溺死。
原来的黄镇之兵,被田、马二人收编的绿营兵,总旗以上军官尽数斩杀。
木兰溪西岸,一万四千绿营兵,最后只剩下两千多人,王彦将这两千人拨给王起俸,表其为漳州总兵,由朝廷任命,但归郑成功节制,算是王彦与郑成功之间的一个缓冲。
另一边,大量的清兵尸体,沿着木兰溪流入大海,兴化府沿海之地,全民哗然,震惊无比,平海卫、崎头等地,士绅立刻捕杀清廷伪官,联络官军宣布反正。
张存仁、谭泰侥幸逃脱,带着盘踞在木兰溪东岸的三千绿营,夺路而逃,清军在莆田等地的驻军亦全部向闽江东岸逃窜。
回到福州,张存仁一面清点人马,一面快马奏报江宁说明福建败局,然后将延平守军抽调大半,组织人马守卫福州,不敢再跨过闽江一步。
王彦一路追击,直到追至福州对岸的方山,才收兵扫荡闽江西岸,一路州县全部望风而降。
这时郑成功以泉州为福建省府,闽江西岸,除了驻有重兵的延平和被困的漳州之外,其余州县,传檄而定。
泉州府内,郑成功意气风发,他现在已经光复了半个福建,不过王彦没有继续攻打福州,而是选择掉头去打漳州,这还是让他感到有一点失望。
相比于已经是瓮中之鳖的漳州,郑成功更渴望的是福州,只有打下福州,才算是重振了郑氏旧业。
第468章 再议攻漳
四月上旬,分头扫荡了闽江西岸各个州府的明军,结成十里联营,驻扎在泉州城外,一望无际,旌旗飘扬,遮天蔽日,人声马嘶,不绝于耳。
泉州府的士绅,见官军在木兰溪击败了谭泰和张存仁的主力,清兵浮尸甚至阻塞了溪水,心中对于朝廷的信心大增,郭必昌见大军回驻泉州,立刻组织士绅犒劳大军,鸡鸭鱼肉,一车车的往大营里送。
郭必昌这样讨好,其实还是想从新回到朝廷之中来,王彦对于他的示好,自然也欣然接受。
水至清则无鱼,郭必昌或许不是那么坚定的拥明,但朝廷光复半个八闽,却须要官员来管理。
福建一地的山茶,可是海贸的大项目,郑氏独占肯定不行,王彦不会容忍又培养一个郑芝龙出来。
这次扫荡八闽,王彦可谓收获颇丰,除了从泉州得到的物资之外,其他各府也有收获,与郑成功一分,大概能留下三十万两,但主要的收获,还是将谭泰的七千骑兵大部歼灭所缴获而来的战马。
王彦的督标骑兵,在福建一战之后,只剩下六千骑,而且其中一部分战马,已经严重衰老,正需要补充,谭泰这七千骑兵一人双马,除去受伤、击杀,以及被清军吃掉的战马,明军收获足有九千匹。
按三七开的规定,王彦可以获得六千三百多匹,不过他却多给了郑成功八百匹,换取五百把倭刀,以及请郑成功联络田川家,进而联系幕府,向大明输出铜矿和倭刀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