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彦大军围困桂林城已进入第三天,大军虽然没有攻城,但却依然给了桂林巨大的压力,城内守军不足万人,而三天期限一过,五忠军开始进攻,他们肯定挡不住。
桂林城内早已实行了严格的宵禁,同时白天也有戒严,每天只有中午和黄昏各一个时辰允许百姓离家外出购买米粮、吃食,大街上到处是巡逻的士兵。
瞿式耜下了严令,无论是什么来头,只要违反了禁令,一律抓捕,他这条禁令是针对桂林城的商贾大族,瞿式耜担心他们暗通王彦,几乎每个家族的府宅都被严密监视。
为什么瞿式耜会担心城中的商贾大族,桂王不是神宗嫡血吗?理应受到天下的拥戴,怎么会需要防备呢?
神宗子孙,确实可以号召一部分大臣,但当年东林为了自身利益,不是也没选同为神宗子孙的福王,而要去拥戴旁支潞王么?
广东这两年来,商贸发展,不紧是广南受益,广西也跟着尝到了甜头,特别是灵渠贯通之后,原本地处偏远的广西,一下重要起来,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,广西商人、大家族,自然因此受益。
对他们而言,如果他们支持的桂王能够成为天子,他们作为拥戴之人,自然能够飞黄腾达,甚至从广南海商手中,将海贸的利益夺过来,简直一本万利,但现在王彦杀到城外,桂王又明显不是对手,那他们为了保护现有的利益,也是极有可能倒向王彦。
商贾重利,据有投机性,确实值得防备,但他们同时也比较软弱,所以王彦并没有选择他们。
中午时分,城内戒严刚刚放松,一辆马车便驶出了东城的袁府,里面座的正是被王彦放回来的左都御史袁彭年。
他被王彦抓住之后,作为一个投机文人,他除了投靠王彦,其实已经没有别的选择。
第506章 焦璉
马车内,袁彭年着实忧心忡忡,如果说桂林城内还有第二人比总览桂林局势的瞿式耜压力更大,那便是袁彭年了。
眼下的情况,桂王的军队已经远离了桂林,即便回师也不可能是王彦的对手,以城外围城的兵力,桂林被王彦占据只是时间的问题。
桂王政权的结果,只是玉石俱焚或者桂王自觉归藩两条道路,而王彦给他的任务,则是阻止桂王政权玉石俱焚。
作为一个没什么底线的投机文人,他的面貌已经完全被王彦知晓,是可以被随时舍弃的存在,他想要继续担任高官,就得表现出能力,否则王彦没有必要养一个既没有底线,又没有能力的无能之人。
之前他没有将桂王诓出城去,王彦估计已经对他失望,而瞿式耜等人估计对他也存在怀疑,所以他压力非常大。
此时瞿式耜非常强硬,不愿意向王彦低头,战事基本无法避免,那他的任务就转为收买城中的将领,帮助王彦迅速进城。
马车在城西一座府门前缓缓停下,袁彭年走下马车,直接向大门走去,他已感觉到周围有人在监视,看来瞿式耜不仅对城中的商贾大族不放心,连城中桂王政权的权贵,领兵将领们也是被监视的对象。
袁彭年看了看紧闭的府们前空无一人,远处几人在巷子里探头探脑,明显是在监视,但三日期限马上过,此时他也顾不上会造成什么后果了。
袁彭年亲自敲了敲大门,片刻,旁边的小门吱嘎一声开了,露出管家警惕的眼睛,管家一下子认出了他,连忙道:“原来是袁御史,快快请进!”
桂王内部也有势力争斗,文臣在乱世中结党,首先至少要有一镇兵马的支持,说话才能硬气。
当初东林斗不过马阮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勋镇支持,后来为了抗衡马阮,东林才勾搭上了左镇,结果导致整个弘光朝廷的崩溃。
袁彭年来找的是新兴侯焦璉,他是瞿式耜在桂王政权中的主要倚仗之一,袁彭年原来作为瞿式耜手下文臣与焦璉交集比较密切,经常过府商谈,所以管家、下人大多认识他。
袁彭年走进宅门,低声问管家道:“你们侯爷可在?”
“当然在,现在管得如此之严,侯爷除了巡城,还能去哪里?袁御史请随我来。”
袁彭年跟着管家一路进了内宅,在一间小院前稍等片刻,焦璉便笑呵呵迎了出来,“真没有想到,袁御史这个时候会来,时间不多,快请进吧!”
焦璉原来是靖江王属下的军官,在王彦入桂平定靖江王之乱时,他与瞿式耜一起将靖江王擒拿,使得靖江王之乱迅速平定。
此时城内人马,至少有三成是焦璉的下属,袁彭年选择从他下手,除了他足以承担迎接城外兵马的重任之外,就是因为焦璉有倒戈的先例。
无论他当初是出于大义,还是为了自身而选择抛弃靖江王,在此时的局势面前,他都是最有可能被说服的人之一。
从大义来讲,隆武朝廷毕竟是名义上的大明中央,桂林一旦打起来,对大明绝对没有好处,焦璉如果重义,那极有可能投降。
从自身来讲,眼下的情况与当初靖江王几乎一模一样,都是被朝廷兵马包围在桂林,已经没了抗争的希望,为了保全自身,焦璉也该开城投降。
唯一让袁彭年拿不准的就是,桂王的身份远远高于靖江王,实打实的法理继承人,焦璉极有可能是与瞿式耜一样死保桂王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