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军中战鼓擂起,号角吹起,数万人马,分成四五个梯队,向城池压去。
“轰隆~”一声炮响,铁弹砸上城头,崩坏了墙垛,众长官身后的城门楼子,哗啦啦的掉着瓦砾。
“督师,赶快下城吧,这里太危险了。”王允成举着一面盾牌,护着何腾蛟急忙说道。
此时的何腾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,亲眼看着长子身死,心中的悲痛外人无法理解,他本来是想借着求援这么一个借口,把何文瑞送出武昌,却没想到反而害了何文瑞。
何腾蛟有三子一女,何文瑞同何枝枝是正室所生,年长一些,何腾蛟还有一房小妾,也育有两子,名换长生、德生,但年纪都只有十来岁,担不起这个家业。
何文瑞是何腾蛟培养的接班人,只要有这个长子在,在他死后,黎平何氏至少还能兴旺二三十年,期间又能再培养出下一代,但现在何文瑞一死,不仅仅是丧子之痛,更是他十多年心血毁于一旦。
他现在即悔恨,又悲痛,更愤怒,泪水糊了他的眼,一双手在墙朵上拍得通红,亲兵去拉他,但何腾蛟却一下甩开,怒声道:“本督,今日哪也不去,就站在这城头。”
众将听了这声怒吼,一个个被镇住了,一旁的游友伦见此却忽然拔剑在手,厉声吼道:“恩师不退,学生当立于恩师左右,为宪卿报仇。”
他一身文官袍子,腰间却挂着一柄剑,风吹来须发怒张,几步抢到何腾蛟身边。
众将反应过来,陈友龙怒吼一声,操着战刀就奔向由他守卫的矮墙。
同往常的进攻一样,清军先行开炮,给步兵壮壮胆,也利用清军火炮的优势,压制城头火力。
数千清兵作为先锋寇城,后面一个个的方阵,紧随而至,但攻击的重点,万年不变,依然是那数丈宽的缺口。
李本深领三千精兵,大热天的披着双甲,作为第一波,集中冲击缺口,三千绿营如逆流而上的鱼群,枪似林,刀似雪,士卒挤成一团的往缺口里窜,喊杀声震天。
在缺口两端,未塌的城墙上,数百明军弓手,往缺口放箭,箭矢交织,清军顶着箭矢冲入城中,抗着梯子直奔矮墙。
城墙上,一个被轰掉一半的马面上,明军士卒直起身来,扛起一桶一窝蜂,三十多枚火箭飞速窜向敌军。
在面对密集的清兵时,这种乱窜,没有准头的兵器,却十分犀利,瞎窜也能射死一片人。
几人射完一桶,再换一桶,但未及点火,清军便一炮砸来,将这个火力点砸翻。
此时两个方阵的清军弓手,奔至城下,他们列阵九排,站在缺口两端,弯弓向城头抛射,箭矢如蝗,落在城头,原本向缺少弓箭,压制清兵入城的明军弓手,顿时被箭矢射的无法抬头。
多日的攻城战,让明军熟悉了清军的套路,城头被压制,明军也有办法,几名明军冒着箭雨,抬着几个木箱到了墙边。
士卒撬开木箱,里面全是震天雷,他们靠在墙边,也不露头,点了火就往缺口扔,在爆照的声响中,清兵被掀飞一片。
得知有援兵的明军士卒,士气高涨,动作都比平时快了些,而清军这边也是依然悍不畏死。
李本深部通过了缺口,但矮墙前是三道深壕,每道宽两丈,深一丈,增加了清军进攻的难度,不过清兵也早就熟悉了明军的防御手段,壕桥部队立刻搭上长桥。
除了壕沟之外,明军还有别的手段,比如在地上撒满铁蒺藜,这都让清兵吃过大亏,但吃亏之后,清兵也想出了破解之法,纷纷在脚下绑了木板。
围城近一个月,双方能使的手段都已经用上,也都熟悉了对方的套路,现在拼的就是意志,看谁更不惧死了。
在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中,清军如潮水般涌向矮墙,陈友龙立刻喝令一声,“鸟铳,放!”
第585章 血成海,尸积如山
矮墙上明军鸟铳手排枪轮击,可清军士卒并没有停步,依旧向前奔跑,身披双甲的他们,中上一两箭,挨上一两铳,只要运气不差,没中要害,基本死不了。
战场上,常常有身上插了几支羽箭,依然向前冲锋的清兵,可当他们进入五十步的范围内时,情况就改变了。
壕桥上,忽然大片士卒像筛糠一样,一个个的跌下壕桥。
火铳之所以逐渐取代弓箭,棉甲之所以兴起,肯定是有原因存在。百步以外,鸟铳威力或许不太明显,但到了五十步内,洞穿盔甲,便不再话下。
矮墙上,青烟弥漫,但五十步对于清兵来说,也就是旦夕之间,他们加快速度,便冒着弹雨、箭矢,冲了过来。
梯子搭上矮墙,顿时陷入血战,这些双甲兵刀剑难伤,但明军早有经验。
陈友龙大喝一声,一队手持大斧、狼牙棒的明军迎击上来,刀砍不死,便连人带甲一起砸烂。
清兵一波接一波的冲击,壕沟被尸体填满,每次清兵将要突破,便有明军赶来支援。
城内四万人马,如今至少还剩二万五,只要好好打,清兵想要破城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何腾蛟恨透了清兵,他站在城上,俯视战场,一旁游友伦给他查漏补缺,这次不待将领们请命,他便把兵马调到薄弱之处,明清两军进入残酷的拉锯战,直杀的日月无光,天地变色。
战斗打了一个时辰,批挂双甲的绿营兵顶不住了,不少人中暑昏倒,主阵多铎没有下令,清兵便如潮水一般退了出去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