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承畴沉默片刻,才抱拳说道:“对策倒是有,但需要时间。”
“需要时间?”多铎拉得腿软,又座了下来,“你先说说看,是什么对策?”
洪承畴道:“对策容易,第一是在要害之处,修建炮台,放置红衣大炮,封锁江面。二是整顿水师,造船铸炮,加以训练,使得水师能够与逆贼一战。三是,要剪除江南的不稳定的士绅,防止内外勾结。但这都需要时间,我但心伪朝那边,各方一旦串通妥当,水师近期就会直入长江,如此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准备。”
多铎听了,整个人就郁闷了,看来归根结底,还是要怪在他的头上,他不仅败掉了船只,还在撤退的途中丢掉了所有的红衣大炮,当了一回明朝的运输队长。
湖广本来只有一万水军,现在得到他的帮助,不仅多了两百多条大船,连火炮也有了。
多铎有些烦躁起来,“洪总督跑到来扬州见本王,说了这么多,难到就是要告诉本王,没有办法吗?”
洪承畴见此,这才说出他真正的目的,“王爷,虽然不愿意承认,但眼下江南形势确实已经逆转,攻守易位,而我们全然没有防守的准备。这船和炮都不是一两日就能造出来,为了争取时间,我建议朝廷与伪明议和,拖延一下时间。”
“议和?”多铎心头一动,“他们会与我们议和吗?”
议和这种事情,作为汉臣,洪承畴并不适合提出来,所以他必须说动多铎。
从弘光到潞王监国,两个南明政权都曾积极谋求与清廷达成议和,但自从被清廷坑了几回后,新建立起来的隆武朝廷,看清了满清的面目,便彻底打消了议和的念头,没有在向满清派过使者。
洪承畴笑道:“可许以划江而治,伪明那边自然有大臣会动心,只要他们肯谈就行,至于谈不谈的成,并不重要,关键是能够拖延时间,让我们重整江防。”
多铎听了,嘴角漏出笑意,明白了洪承畴的意思。
这点他很在行,也有经验,当年余杭的潞王监国,就是被他用议和骗了,轻易被清兵击败。
采用这条策略,清廷只要派出几人,就算没成,清廷也没有损失,但如果成了,不仅可以为江防争取时间,而且还可以看清伪明内部的主和派。
多铎点头,“这个策略可行,本王会上奏摄政王,说明此事。”
第595章 钱谦益,联络四方
南京城西,有一条小街名唤花街,靠近贡院和秦淮河,原本会馆林立,大小店铺酒楼众多。
以前赶考的士子大多下榻于此,即便平日里也极为热闹,但如今一切大都物是人非,店铺会馆也大都换了主人。
南京被打下四年,庆幸没有遭受屠城之祸,所以人气逐渐恢复过来,街上不时有人来往。
在花街尾部,有一家酒楼,旗幡已经退色,一块斑驳的牌匾上写着“太仓楼”三个字,但在风吹雨打下,金漆掉了一半,三个字也有些模糊不清了。
从这幅景象,大体可以看出,酒楼经营不善,不过旁边的几家店铺也多是如此,半死不活,倒闭了可惜,但也无法达到往日的繁华了。
大堂里,掌柜的正拨弄算盘,酒保则坐在门口晒着太阳,有客人进来才招呼一声。
这时一名老者牵制一头毛驴来到店前,他把毛驴栓在木桩上,摸了摸毛驴,实则是注意周围情况,再三确认之后,才走进酒楼。
“有客到!”酒保立刻抖了抖肩上擦桌布大声喊道。
老者走进酒大堂,掌柜的立刻抬起头来,与老者对视一眼,轻点了下头,然后便低头继续拨弄算盘。
此时老者直接穿过大堂,上了楼,然后推开一扇门,走进了一间屋子。
屋子里坐着两人,一个三十多岁正是姚志卓,另一个四十多岁,名唤阎尔梅,曾为史可法画赞,桌上摆着几样酒菜,但可以看出来并没有动过。
他们见老者走进来,都站起身来,一人便道:“钱公,您来晚了。”
老者正是东林魁首钱谦益,这几年来他遭受了许多罪,四年时间里,光大狱就蹲了四五回,每年都要在牢房待上几个月。
作为文坛领袖,他学生偏不天下,每一个反清,他都要受到牵连,而且他本身也为反清复明筹措钱粮,幸得柳如是为他奔走,再加上满清内部,也有他的门生和故吏,他才能化险为夷。
“道隐兄,用卿兄,久等了。”钱谦益拱手一礼,然后便与两人坐下。
这时便听阎尔梅急道:“钱公,您会师长江之策,鲁王殿下大为赞赏,现大兵顿于崇明海外,只等王相移楚赣之众,国姓起八闽之兵,会猎长江,则大江之南,在我朝五指之间矣。”
钱谦益听了,点头道:“鲁王殿下已经同意,很好。道隐,你那边进行的如何?”
姚志卓忙道:“钱公放心,贺公与眭本已经起成前往湖广,面见王相,必不会出什么差错。”
这贺公乃指原兵部职方司主事贺王盛,他的坐师雷跃龙,在隆武朝廷做官,眭本是他弟子,而其父眭明永则在龙武元年松江反清中被杀,钱谦益脑中过了一遍,对两人的印象,觉的比较可靠,没有什么问题。
“此事绝密,牵连众多,一旦走漏消息,后果不堪设想,道隐、用卿一定要紧记。”钱谦益正色说道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