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累功不赏,有伤士气,这个郡王你还是得争,得罪皇帝,比属下离心要强。”何腾蛟正色道。
王彦听了,沉默了一会儿,他回想起来出兵川蜀之前,皇帝已经开始明显的打压他,侵夺他的利益。
片刻后,王彦微微一笑,心中一片释然,他要限制皇权,本来就是与皇帝对立,怎么都是要得罪皇帝的。
“此事泰山说的对,我会立刻筹划。”
何腾蛟听了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这时总督府的幕僚来到厅外,禀报道:“相公,督师,堵抚台他们到了。”
何腾蛟听了,站起身来,“士衡等我片刻,我去换上官袍,然后一起去议事。”
总督府大堂内,前来参加议事的官员,除堵胤锡以外,还有武昌城附近的文官武将,一共二十余人。
众人来到大堂空出主位和左首,把两旁的座椅坐满。他们正交头接耳的在议事堂内窃窃私语,谈论着时局时,堂外侍卫高喊道:“王相、何督到!”
大堂内顿时安静下来,众人纷纷起身,何腾蛟在众官面前,没摆老丈人的脸色,很给面子的站在左首,王彦则快步走近中堂,在主位坐下。
王彦笑着摆摆手请众人坐下,左文右武,众人齐齐座定。
王彦微微笑道:“今夏两场大战,均以我朝大胜而告终,局势于我有大利,收复江南的时机,已经日渐成熟。湖广作为要害之地,金陵上游,乃攻伐江南的基石,必须要做好大战的准备。今日招诸位过来,就是商议一下,湖广如何备战?”
说完,王彦看了众人一眼,便接着道:“本相现总督五省之地,经略湖广责无旁贷,便先由本相幕府陈参赞,为诸位陈述本相对于湖广备战的计划。如果诸位有什么疑惑、建议,稍后可以提出来。”
陈邦彦虽是王彦幕僚,但也有功名在身,挂名广东步政使司右参政,可以与众官同座。
王彦说完,陈邦彦便站了出来,向众人行了一礼,然后拿着一份折子展开,不紧不慢道:“何督、堵抚,诸位同僚,我朝要攻略江南,兵强马壮是关键。对此,行辕幕府制定了三点。我先说第一点,扩军选兵。目前湖广共集结了正规军队十五万,近期要扩中到二十五万,其中水师扩充到三万人,兵源从蕲黄义军和各地乡勇团练中募集。此外湖广全面推行府兵,培养后备兵源。”
堂上众人听了,一阵私语,武昌知州游友伦问道:“湖广财力有限,又刚经历大战,能不能具体说一说扩军的理由?而且为什么要推行府兵呢?”
陈邦彦听了点点头,解释道:“先说扩军的理由,这次满清在川蜀、楚赣同时损失了大批人马,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,但江南清兵尚有十三万。想要攻打江南,湖广至少要出兵二十万,还需要留下人马看家,扩军十万,已经是一减再减。”
众人交头接耳一阵议论,这个问题对与湖广而言,压力实在太大,多出十万人马,光军饷每年就多出一百五十万两,这哪里承受的起。
堵胤锡站起来说道:“王相,扩军要花钱,推行府兵湖广的税赋又会减少,这样一来,紧靠湖广肯定无法实现,而且既然已经扩军,为何还要推行府兵呢?”
这次王彦亲自解释道:“扩军可以减少,但府兵必须推行。这次楚赣大战,武昌襄阳损失接近四万,接下来进攻江南,伤亡只会更大。这些都是精锐之兵,没有两三年的时间训练不出来。若是战事绵延,精兵迟早要被耗光。本相推行府兵,是长远之计,可为朝廷快速补充精锐之兵。今后府兵称呼屯卒,满三年编入募兵称为戍卒,再满两年则善战之士选为锐士,三级待遇各不相同。如此募兵即便损失惨重,也可以快速获得已经训练了多年的府兵补充,我朝大军的战力,将远胜清兵。”
王彦这个办法从长远来看,确实不错,少收点田赋,能在民间藏一支大军,比朝廷供养一支募兵,要划算的多,可惜见效太慢。
堵胤锡微微沉呤,“商税改革后,湖广一年的税收在三百万两左右,如果推行府兵,赋税至少减少三十万两,剩下二百七十万两,即便不上缴朝廷,不做其他安排,也养不了二十万兵。”
王彦知道堵胤锡说的是实情,“堵抚台不用担心,抗清是整个大明的事情,各省理当支援,岂会让湖广独自承担。银钱的事情,本相会想办法解决。”
王彦话虽这么说,但实际上自身也穷得叮当响,还欠着广南诸多商号,百万之巨没有着落了。
第598章 造兵甲,炼铜冶铁
听王彦表态,银钱不用湖广独立承担,众人交头接耳一阵议论,那就没什么问题了。
其实众官心里都明白,大明连胜几阵,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之时,不乘着此时乘胜追击,等满清缓过劲来,反攻江南又会变的遥遥无期。
接下来几年,必然都是重要的征战之年,扩军是势在必行,既然王相公已经意决,那大家就勒紧裤腰带上吧。
虽然接下来一段时间,湖广官府的日子,肯定不好过,可一旦光复江南,鼎定金陵,再坐诸公都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中兴大臣。
王彦见众人都不再反对,便对陈邦彦道:“陈参政说第二点吧!”
“第二点,是关于蕲黄四十八寨等义军的安排。蕲黄一带处于湖广与南直交界地带,原是湖广抵御江南清兵的屏障,但现今安庆在手,蕲黄一带成为腹地,不再受清军威胁,黄州府就必须派遣官员治理,恢复税收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