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崇祯十七年秋_话凄凉【完结】(749)

  “你去对来人说,本王身体不适,重疾病在身,这次会议便不去了。”

  包衣听了,忙行个满礼,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,但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,跪地禀报:“主子爷,来人不肯走,一定要见主子爷。”

  代善大怒,多尔衮这是欺人太甚,“你把他们带到大堂,能拖多久是多久,明白吗?”

  “喳,奴才知晓了。”包衣是礼亲王府的老人,也是见过市面的,见代善如此,心中也多少有些明白。包衣就是主子家奴,与主家一荣俱荣,老包衣神色肃然起来。

  代善吩咐完,立刻提步离开了暖阁,疾步来到后院,叫上四子瓦克达,连后门都没走,直接翻墙而出。

  清廷议政王大臣会议议事堂。

  这是满期的最高的权力机构,能够参与进来的都是满清的皇族,以及八旗大臣,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堂官都没有资格参与,汉人中只有极少数的八旗大臣,才有资格进殿。

  这时殿内已经聚集了不少满洲贵族,可殿中却寂静的可怕,没有人交头接耳,没有任何人说话,相互间只是眼神交流。

  豪格同鳌拜站在一处,多尔衮提前召开会议,让豪格有些措手不及,但也没往心里去,以为是江南或是山东又发生了什么大事,才临时将会议提前。

  这些日子以来,可以被拉拢的宗室和八旗大臣,豪格都拜访过,剩下的都是死心跟随多尔衮之人,就算拉拢也不会有什么效果,反倒容易让多尔衮察觉,现在会议提前,对豪格来说,也是一件好事。

  豪格起初并未觉得异样,可看了一圈,居然不见济尔哈朗同代善两人,豪格便发现气氛不对头了,让他隐约间感到事有蹊跷。

  “鳌拜,今日之事,先不要冲动,看本王眼色行事。”豪格小声说道。

  鳌拜也在找济尔哈朗和代善两人,这济尔哈朗还是他联络的,这两人不到,让他也感到一阵疑虑。鳌拜虽然长相粗犷,但内心其实十分细腻,他听了豪格交代,点了点头,用更小的声音说道:“王爷放心。”

  两人正小声说道时,一人从殿外走进来,却是两黄旗的索尼,他站在门口看了看,瞧见豪格便立刻走了过来,“王爷,两白旗进城了。”

  豪格与鳌拜顿时大惊,而正在此时,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:“皇上驾到,摄政王到。”

  几百只眼睛齐刷刷望过去,只见在多尔衮牵着小皇帝出来,顺治小儿座大宝,多尔衮坐在一旁。

  豪格顾不上震惊,只得与众人一起,推金山倒玉柱,行下了大礼,山呼万岁,摄政王千岁。

  第624章 引蛇出洞

  顺治还小,就是个摆件,议政王大臣会议上,还是多尔衮说的算。

  见众人齐齐拜倒,多尔衮瞟了一眼伏地的豪格,直接替顺治说道:“众卿平身。”

  众人站起身来,在大殿两侧站定,便听多尔衮继续说道:“今日召见大伙儿前来,是有一件事情商量。”

  闻语下面的人齐齐看向他,多尔衮故意停顿一下,目光扫视全场,朗声说道:“先帝大业未成,中道崩殂,本王继太祖遗愿,先帝未了之志,辅佐幼主,登临摄政。四载来,本王虽然呕心沥血,励志开拓,然始终有不尽人意之处,特别是去岁湖广之败以来,朝廷以显颓废之势,不复入关之初所向披靡的锐气。本王亦知皇族与八旗大臣对此颇有微词,今日大伙儿便开诚布公,摆在台面上谈一谈,为大清今后的国策定个调子,对本王有何意见都可以提出来。”

  多尔衮这话一说出来,在场的许多久经风浪的大臣立刻就心惊肉跳起来,这不就是当初对付南党汉官的哪一套么?难道多尔衮听到什么风声呢?

  提议见,谁敢啊?陈名夏不是提了,结果怎么样,大伙儿可都是看的清清楚楚。

  多尔衮可不是一个会认错的人,他话一说完,场上一片哗然,豪格脸色不好看,两白旗已经开进城,今天反对他的人,肯定一个都跑不了。

  豪格见多尔衮以有准备,忙给鳌拜使眼色,让他不要冲动。

  给多尔衮提意见,陈名夏和南党汉员留在菜市口的血迹还没洗干净,谁也不想找死,堂内一片安静,豪格低着头,不禁松了口气。

  多铎这时首先出列,行礼道:“我大清原本居于关外苦寒之地,自摄政王主政以来,降关宁,破李闯,灭南明,为满人打下偌大一个江山。臣弟以为摄政王并没有什么过失,反而功盖天下。”

  豪格在下面冷哼一声,多尔衮把话题挑起来,再让多铎以亲王身份第一个发言,把整个会议的基调先定下来,然后等着他们往里面钻,他岂会上当。

  豪格给周围几人使了使眼色,意思便是今日先隐忍下来。

  然而就在这时,两黄旗的爱新觉罗·巩阿岱忽然来奏道:“臣弟不赞同豫王爷之言,这天下是我们八旗打下来的,绝非一人之功。摄政王既然提及国策,那臣弟便有话直说了。我大清入关之初,所向披靡,这一是我八旗骁勇善战,二是明朝不得人心,从上至下全都烂透,士绅不愿意再为明廷效忠,汉民饱受三饷之苦,我大清入住天下,是顺天应人,本可传檄而定。”

  巩阿岱顿了顿,继续说道,声音激昂,“这一点,从我三路大军南下,明军具降可以看出来,我大清本已经平定天下,然摄政王推行剃发令,立即使得天下鼎沸,各地乱匪蜂蛹而起。我大清之敌,原为腐朽的明朝,朱姓一家,八旗灭之,如猛虎搏兔,易如反掌,但是剃发易服,却使得我大清与整个天下为敌,使得汉族士绅、百姓,为保衣冠,为保文化,转而支持明朝,使我八旗疲于应对,处处皆敌。去岁的湖广之战,今岁楚赣大战,我大清连连失败,臣弟认为,这都是摄政王的国策出了问题。恕臣弟无礼,臣弟以为摄政王已经没有能力驾驭大清江山,不如退位让贤,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公推,另选摄政。”


  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