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多尔衮已经坐上了胡床,一手搭布木布泰肩上,先服声软“是本王误会了。”好在他还记得正事,紧接着便说道:“那你先告诉本王,博尔济吉特氏怎么说的。”
布木布泰是个成熟智慧的女人,他懂得分寸,此时不是耍性子的时候,她收住委屈的姿态,反而提着多尔衮担心起来,“哀家听博尔济吉特氏说,礼王、庄王、肃王已经去城外调兵,他们要向哀家请旨,除掉睿王,这是真的吗?”
多尔衮点了点头,“叛军已经到了城下,连绿营都牵扯进来了。”
布木布泰听了心里一惊,看来豪格一派的实力,十分强大,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。
这时她的处境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,那便是“间于齐楚”,多尔衮与豪格两方仍何一方独大,对她都没有好处。
“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,睿王打算怎么应对呢?”布木布泰故作焦急道。
多尔衮眉头一挑,“本王正为此事而来,太后快以皇上和太后的名义下道旨意,定豪格、代善、济尔哈朗谋逆之罪。”
布木布泰听了,沉吟一下,却说道:“睿王,哀家若是下了旨意,睿王能够快速击败礼王等人吗?”
第632章 拉拢代善
多尔衮闻语一愣,随即脸色一变,从胡床上站起身来,“太后是什么意思?”
布木布泰见此,也从胡床站起来,跟在多尔衮身后道:“方才听王爷的话,礼王等人似乎来势汹汹,若是哀家下了旨意,礼王他们是否就没了回头的余地,必定与王爷拼到底,那对大清、对王爷恐怕都不是幸事。”
多尔衮转过身来,看着布木布泰,说道:“太后不下旨,豪格他们就会回头吗?太后想的态天真了。今时的局势与当年却不相同,当年本王与豪格基本是势均力敌,今时本王的诸多国策被宗室、八旗诟病,加上前线又吃了败仗,豪格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来搬倒本王,况且当初诸派妥协,说好两派共同摄政,但本王在摄政期间对于豪格、济尔哈朗进行了打压,他们吃过亏,所以这次绝对不会妥协,只有一战到底。”
多尔衮的担心是有道理的,当初打不起来,那是因为实力相当,形成了制衡,打起来对两方都没有好处,而且反到是弱势的多尔衮站了便宜,自然打不起来,但这次却不同,起初是多尔衮误判,认为他的实力足够碾压豪格,既然占据绝对优势,那就没必要谈,自然直接弄死,但结果却是他低估了朝野上下,反对他的力量。
现在的情况是在京畿地区,两派的势力已经快要旗鼓相当,如果两红旗入关,那多尔衮反倒处于了劣势,加上多尔衮首先动武,而且这两年执政又不尽人意,豪格抓住这样的机会,自然不可能放手。
在布木布泰面前,多尔衮没有隐瞒心中的想法,其实他这回并不占理,干到的不好,按着满人的规矩,八旗和宗室自然能把他换下来,但多尔衮这几年做的太过,一旦失权必然没有好下场,所以他眼看文斗要输,却不认账,最后动武,便造就了现在的场面。
布木布泰听了却道:“这几年来,王爷对肃王、庄王的打压,却是太过激烈,他二人是不可能回头,因为一旦妥协,怕又是会面临王爷的打压,但礼王一直是中立的,甚至在王爷执政期间,一直比较支持王爷,难道礼王也不能拉拢吗?若是两红旗不站边,那这事大家便可以坐下来谈一谈,避免大清一场内耗。”
对于布木布泰而言,最好的情况就是回到事变之前,不能让两派决一雌雄,因为一旦决出胜负,那朝廷上就是一派独大,她虽是妇人,但这帝王制衡之术,却无师自通。
多尔衮听了微微沉默,如果豪格与济尔哈朗妥协,他保准等局势一稳定,便软禁甚至弄死两人,布木布泰这点到是没有说错。
豪格两人想必也明白这一点,而且之前他一直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,一点一点的消弱两人的势力,原本准备等两人彻底没了反抗之力后再弄死两人,但现在看来两人也察觉到了这一点,所以趁着势力尚存之际,串联诸多势力,发起了反击,这对他们而言,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,已经不可能与他和解。
不过,代善确实可以尝试拉拢,多尔衮现在有点后悔,他一开始便该把代善放在一边,等解决了豪格与济尔哈朗后,再转头对付他,结果他高估自身实力,一下树敌太多了,他沉吟片刻,“礼王这次会支持豪格,确实没有想到,本王当时一阵恼怒,便将他也拉入了抓捕名单,本王已经把他得罪,恐怕不容易拉拢了。”
布木布泰道:“王爷掌控京师,地方上也有不少心腹,肃王他们的兵力想要攻打京师也不现实。哀家想来,他们的意思大概是,外面屯兵施压,里面让哀家下旨,逼王爷退位,而一旦达不到这个目的,肃王他们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是由肃王登基,另立朝廷与王爷抗衡,可是这样一来,大清就会分裂,陷入内乱,必让南面的蛮子得利。肃王、庄王现在已经不能回头,就算内乱他们也顾忌不了,但是礼王一向是为大清考虑,他不会看着大清陷入内耗,必然可以拉拢。”
多尔衮听了,眼珠一转,吸了口气说道:“代善不愿意看见内耗,他也没有理由帮本王呀!他帮本王打豪格,那照样是内耗,太后怎么觉得他可以拉拢?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