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王彦一边,金堡是不怎么考虑,更多只是周旋,他跟着皇帝可以入阁拜相,而跟着岳武穆却不会有好下场,但现在他却要想想,是不是该两面下注了。
“怎么不回话?”朱聿键好一阵没听见回应,停下步子,转过身来直视金堡。
金堡闻声,猛然醒悟,惊觉失态,皇帝问话自己居然迟疑了,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怕是圣心不悦。
好在金堡是谏台官员,就是靠满嘴放炮吃饭,思绪必须活跃,反应也必须要快,他连忙躬身行礼,沉声说道:“陛下恕罪,臣方才只是在想策略。”
“那可有对策?”朱聿键说道。
“陛下!”金堡叹了口气,“臣以为此时关键是稳住王相,陛下该暂时将分化瓦解五忠军的计划放下来,然后立刻下旨晋封王相为二字郡王,派快马前去追赶,务必赶在王相到肇庆之前,把旨意送到,阻止王相面见桂王。”
“现在下旨?”朱聿键微微皱眉,这不等于他向王彦低头了么?
不过朱聿键心中也清楚,当朝权臣去见桂王会是什么样的后果。起码朝中立刻会人心浮动,原来的拥桂派见王彦与桂王会面,肯定投入王彦的阵营,而桂王本来就是法统继承人,原先只有名分没有实力,现在两样都有,怕是广京朝中立刻会兴起一个股拥桂的浪潮,等不他驾崩,便要换皇帝都有可能。
想到此处,朱聿键只能低头,“这消息从梧州传来,王卿早已出发,现在去追赶还来的急吗?”
这话的意思就是皇帝同意下旨了,可如果王彦从梧州转道,算时间,怕是已经和桂王会面,不过金堡却知道两股原来敌对的政治势力想要合流,中间必然要先接触磨合,分配利益,不可能说合流就合流,王彦这次多半只是释放个信号,并不是真的要见桂王。
“陛下,如果臣没猜错,王相必然还在路上,等着陛下的诏旨了。”金堡幽幽道。
朱聿键听了微微一愣,但随即反应过来,不禁怒气上脸。
金堡见此,忙说道:“陛下,其实此事大体也可以看清王相的态度,如果诏旨能够追上王相,那就说明王相没有立桂的心思,只是对陛下的打压不满,那陛下也可从此事中摸清王相能容忍的制衡尺度在哪里。可如果王相真见了桂王,那陛下~”
金堡停了一下,看了隆武一眼,才接着说道:“那陛下就该谋求调万督师的兵马入卫,或者考虑将行在迁往江西了。”
第639章 云苍山
王彦明白桂王是自己手中一张很重要的牌,必须要保证他的安全,若是大明法统上的继承人在自己手上出了什么事故,忽然暴亡,肯定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。
作为神宗子孙,桂王在明朝内部还是很有号召力的。
皇帝已经进入暮年,而皇子年幼,若是皇帝忽然驾崩,毕竟国赖长君,特别还是外有强敌的情况下,幼皇子登基无疑不合时宜,只能造成主少国疑的局面,而桂王朱由榔登基,将法统重归神宗一脉,无疑最为稳妥,也最容易让大多数大臣接受,迅速稳定局面。
王彦明面上将桂王安置在肇庆府的新兴县外的云苍山上,但是实际上却是放在了阳江外的海陵岛,岛上的岛民全部被迁入琼州,几乎完全与陆地隔绝,唯有每月运送米粮的海船,才能通过水军的监视入岛。
王彦这么做,道不是为了软禁桂王,相反是在保护朱由榔的安全,以免被人刺杀,或者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劫走,搅动风雨,所以朱由榔的安置之所必须机密。
当王彦放出消息后,云苍山上的守卫就有报告,前后有三波人在山下窥视。王彦曾吩咐余太初进行探查,便发现三波都是明朝内部的势力,一波可以确定是闲置在广京的瞿式耜所派,另两波可以肯定有一个股来自皇帝,但另一支却查不出来。
这次王彦的心思确实被金堡猜透,他从武昌坐船走水路经过灵渠,进入广西,船只速度本就比不上骑马,王彦还一路走走停停,到了桂林后,李过等人相迎,王彦又歇息几日,顺道还视察了几处茶山,见了个把土司,他的目的就是给皇帝一点时间考虑,不要等他到了广京封赏还没定下,最后搞的势同水火。
可惜到了梧州,王彦依然没有等来封赏的诏书,这就让他心里万分恼火了。
十月间,天空中细雨霏霏,正是广南多雨的季节,秋收后官道两旁的田畦和水沟里都积满了雨水,远方的密林山峦一片朦胧。
这时,一支骑兵队沿着官道奔驰,他们都披着蓑衣,带着斗笠,为首的正是王彦,他从梧州与船队分开,然后向南面的新兴县而来。
在他们奔驰时,路上也时不时的看见一支支明军,踏着泥泞,冒着细雨,唱着战歌向县城挺进。
这些队伍,每支大概百来人,都是肇庆府的府兵,趁着农闲时节,受屯军千户号召,前往府城集中训练。
粤地府兵推行的早,各向制度也完善,府兵分为夏训和冬训,夏训基本上是在本县操练个人的搏杀技巧,冬训主要将整个州府的府兵集中起来练习战阵之法,识令旗,闻金鼓,站队列,使屯卒一旦选入戍卒,就能快速形成战力。
王彦在兵制改革上,明显吸纳了隋唐和秦的特点,而这些朝代都有明显的特征,就是打仗就负责打仗,种地就负责种地,术业有专攻,而且都有强大的军事贵族阶层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