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西南,王彦还有诸多策略,像府兵制在这些土司盛行的地方推行,便将这些土司委任个屯兵千户,将他们手下土兵编入府兵,等几年后再调入募兵中,这些人一旦下了山,接触了更为先进的汉文化之后,等役期满了,大多便不可能再回大山。
当然这是个漫长的同化过程,明朝经营西南两百多年,广西在籍的人口也只有三百万,贵州就更少了才一百万出头而已。
众人听王彦说完,觉得这件事情,可以一干,就算最后亏了,便当做给衡阳藩的献金也行,毕竟提出四民并举,要提高商人地位的大明官僚,只此一家,为了今后的利益,他们还是很愿意往王彦身上花钱的。
大堂内,众人热烈讨论一会儿后,最后由冯应昌代表诸多商号,出列道:“殿下,老朽带表诸多商号,同意向五德商号借银一百万,且不收分毫利息。”
王彦听后,心头大喜,这个年算是能过的踏实了。
说完借款之事,王彦手压了压,让众人安静下来,“好,孤感谢诸位这份心意,诸位不收孤的利息,孤也送给诸位一些机会。朝廷备战,但是工部人手和匠户不足,兵器、铠甲、旌旗这些重要物资赶不出来,孤已经与工部和户部商议,决定将一部分兵甲制造,委托给民间商号。”
众人听了顿时喧哗起来,这大明几十万大军,消耗巨万,就是接上一个制造军鞋的机会,一单也是可以大赚,而且这些消耗并非一次性,每年都要订购,绝对是个持续赚钱的好机会。
王彦见气氛热烈,笑着提醒道:“这兵甲并非寻常之物,关系国家生死,想要接下这单生意,首先要有足够的实力,能够按时完工,若是有所拖延,将以军法论处,再者质量必须按照规制来,胆敢偷工减料,也将严惩不怠。诸位中若是谁认为有实力接下来,可以事先准备准备,不日孤会与军器监的官员,来商号查看。”
第657章 影响南洋
王彦这一手借,一手又给予利益,他与这些商号的利益便逐渐纠缠不清,分割不开。
这些事情谈完,诸多商贾大多散去,王彦留下冯应昌与几位排的上号的海商进行攀谈,了解他不在广京期间,海贸的发展和海商在海贸上的问题。
几人移步到小厅内坐下,小厮备好瓜果茶点,王彦便开口问道:“冯老,今岁靖海商号在南洋的贸易做的如何?”
冯应昌答道:“殿下放心,商号现在有海船百艘,来往于南洋诸国,一切尚比较顺利。”
“比较顺利?”王彦听了,不禁问道:“可是有什么麻烦之事?”
既然是带表了广南商人和大士绅的利益,王彦自然要了解海商面临的困难,并且尽力解决,不然若是光拿钱,什么事都不干,这些商贾谁会支持他呢?
冯应昌没说话,一旁四海行的当家开口道:“殿下,商号在南洋上,却有一些麻烦事儿。”
四海商号是广南大族陈氏的家业之一,他们一门在本朝出过两个进士,今日到场的并非普通掌柜,而是陈氏族长陈瑾瑜。
王彦听他开口,便正了身子问道:“不知道有哪些麻烦?”
陈瑾瑜说道:“回禀殿下,南洋之地自从三宝太监下西洋后,朝廷实行海禁,便极少与朝廷往来。现今朝廷开海,我朝大批海船涌入南洋,但因为官府没有与诸邦交流,我们在与当地交易时便有诸多不便。”
王彦有些没听懂:“陈老能具体举个例子吗?”
陈瑾瑜与几人看了一眼,却由冯应昌代为解释道:“殿下,陈老说的情况,我们几家商号也有体会。我们将货物运到彭亨、马六甲、占城等处,当地番邦与我言语文字不通,文化不同,大明影响力已经十分薄弱,往往要受到许多掣肘,甚至有官吏盘剥,但红毛夷在此处却能大行其道,各种交易手续往往要比我们简单许多,官吏也不敢盘剥。之所有此区别,我们想来,不过是因为红毛夷在南洋势力强大,所以诸邦不敢招惹,因而给予便利,而我们则是因为朝廷在南洋的影响力减弱,所以才会受到掣肘。”
王彦微微皱眉,听完后,他大概能够理解是怎么回事,便是海商们到了南洋,但朝廷的力量却没有到,外交没有跟上。
这也不奇怪,中原王朝称中国为天下,其他四方边边角角,都是蛮荒、烂地,并不怎么在乎。
不过朝廷不在乎,王彦却不能不在乎,影响到海商的利益,就等于影响了他的钱袋子,他便不能不做理会。
只是要怎么施加影响,却是一个问题。
原本中国周围这些小邦,都是集体崇中媚中,仰慕中国文化,自己来朝,中国根本不需要做什么,影响力就能散播出去,可现在随着红毛夷纵横四海,情况似乎就有些改变了。
王彦微微沉思,怎么才能重新影响南洋,我堂堂大国天朝,总不能自己派使者过去吧。就算王彦能放下架子,朝中的大臣也不肯啊。
想了一阵,王彦灵机一动,笑着道:“听冯老之言,南洋诸邦因畏惧红夷,而给予红夷便利,那孤便让水师在南洋走一遭,不知几位以为如何?”
他这做法极具威胁震慑之意,是霸道,而非王道,却与儒家仁义治理天下的理念不合,但几名海商听了却眼睛一亮,纷纷行礼,“如此,我等都要谢过殿下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