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清军在打扫战场,骑兵发现清军时,清军自然也发现了远处的骑兵。
远处一支徘徊的白甲八旗骑兵,嘴中叽歪着说了几句满洲鸟语,便一夹马腹,分为左右两部,向骑兵包抄过来。
总旗见此,忙一挥手,然后一拉缰绳,令道:“走,咱们撤!”
当下骑兵们急忙调转马头,口中发出催动战马的声响,手里马鞭挥动,急忙往西面退去。
白甲骑兵一路追击,可是天气太热,白甲八旗骑兵有些吃不消,直追了十多里,依然没有追上,这才放弃了追赶。
当涂县北面,另一路五忠军斥候,选择了贴着长江进行搜寻,他们一路前行,摸清了清廷沿江重新设立的墩台,逐渐要进入应天府的地界。
这时哨骑一骑接着一骑的登上一座土山,忽然发现远处马鞍山角下,一座大营在山脚绵延一片,将马鞍山围的水泄不通。
在马鞍山的对面,乌江镇与之只有一江之隔,相传当年楚汉之争时,霸王项羽被困垓下,四面楚歌,败退至乌江,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,挥剑自刎于江边,只令人将跟随他征战多年的乌骓渡至对岸。
乌骓有灵,恋主思主,翻滚自戕,马鞍落地化为一山,马鞍山由此而得名。
哨骑站在土坡上观望,他们奉命沿江探查,摸清清军江防的情况,以便水师顺江而下,却不想在马鞍山下撞见了清军大营。
哨骑只见山下,旌旗招展,号带飞扬,白色的营帐遍布山脚,无数人影在营盘内走动。
“总旗,看山顶!”在众人目光被山下大营吸引时,一名哨骑忽然指着山顶惊呼道。
众人寻声望去,果见山间有旌旗若隐若现,山顶似有大纛旗迎风而舞,但哨骑们离的太远,却看的不够真切。
就在这时,清营中忽然传出,轰天的号炮声响,似汪洋大海起春雷,紧接着振地的战鼓擂起,似万刃山前丢霹雳。
清营中,无数人影涌出大营,如林的长枪,漫天的旌旗,如海潮滚滚,一座兵山出营,向几座山头扑去。
众多哨骑见此,心中一凛,总旗当即回头,“孙定义,你领五人,迅速回去向大王禀报!我留下继续监视。”
一名插着盔旗的小旗闻声,当即抱拳,然后点了五名手下,一拉缰绳,疾驰而去。
“总旗,清军游骑发现我们了!”那小旗刚走没一会儿,一名骑兵立刻惊呼一声。
众人只见一队清兵骑兵,不知道什么时候,已经绕道了土坡后面,另一支清军骑兵,正从正面奔来。
总旗见此,神色一厉,一把抽出战刀,夹动战马,喝道:“杀出去。”
第715章 发兵救主
太平府,王彦在芜湖稍作休整后,大军便开始向大胜关方向运动,但是行军过程却非常谨慎。
毕竟皇帝一行已经离开芜湖八九天时间,如果是在城中,个把月都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在旷野上,加上洪贼有意算计,那会发生什么,就不敢想象了。
此时哨骑已经被王彦散布出去,前出二三十里,为大军张目。
这时,大军已经出了芜湖,到达当涂境内。
此时,正好一支骑兵,逆着大军前行的方向,疾驰过来。
一名马军百户在王彦身前不远处停下,利索的翻身下马,然后疾步跑老,单膝行礼,“大王,斥候带回了大胜关的消息。”
王彦封王以后,身边的文臣和大将多称呼他为殿下,但底层的士卒,却多称呼他为大王。
这“大王”原是对诸侯的称谓,但是之后一些占山为王的草寇也以此自称,就把这个词儿弄得有些匪气,不如“殿下”有雅劲儿,不过王彦道是很喜欢这个称呼,觉得对于普通士卒而言,大王无疑能比殿下更能凝聚人心。
王彦听了奏报,目光闪动,一边抬手,一边说道:“带过来!”
百户领命,不多时,一插着盔旗的总旗过来,正是那探查到大胜关附近的斥候头领。
一路奔驰,他颇为劳累,喘息未定,便先行礼禀报道:“大王,卑职深入应天府八十余里,冒险探查至大胜关外,只见中军大营已被焚毁,一小部分清军,正在清理战场,搬运尸体。”
大营被破,王彦一颗心陡然提了起来,这么看来,中路军是败了。
“具体情况如何?可有陛下消息?”一旁的高一功等人也脸色一变,急问道。
那总旗从怀中拿出几块军牌,双手呈上,叹道:“大胜关外的旷野上,方圆数十里俱是人尸马尸,从战场上的情况可以看出来,战况必然十分惨烈。卑职只是稍微搜索,就发现了这么多,不过好在卑职并未发现陛下和金都镇的大纛。”
王彦听他说着,随手从他手上拿起一块军牌,上面写着“武卫左军磐石营指挥使”,翻过来一看,则刻着“徐启仁”三个棣体字。
王彦心头一震,其他几名拿起军牌来看的将领也是脸色一沉。
这徐启仁是金声桓的心腹之将,当年赣南大战时,王彦还是通过他的帮助才策反了金声桓。
王彦没想到他都战死了,斥候虽然没发现皇帝和金声桓的旗帜,但情况恐怕也不乐观了。
这次江南之役,明军一方准备本来就比较仓促,王彦硬是拖了三个多月,准备差不多了才顺江东下。
他知道皇帝甩开左右两翼,前突至大胜关后,就有些担心,这孤军深入,若是攻关不下,士卒疲惫的时候,清兵忽然突袭,皇帝恐怕要吃大亏,现在他的担心真的发生了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