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法将火枪与长矛的性能融于一身,从这一点来说中,刺刀的最早起源在中国,而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十六世纪中叶,欧洲才出现了在猎枪上安装矛头用于刺杀猎物的发明。
西方意义上的刺刀,在几年前也已经出现,不过目前还为传人中国。
这眼看清兵就要贴上,如果等清兵靠近了在拔刀,那气势上难免就弱了一些,而五十步放完一铳,打击了清兵的锐气,再对冲就正好合适。
随着刘文秀一声大吼,阵中锣鼓一收,克胜军立刻,收起鲁密铳,拔出配刀。
“杀!”刘文秀举刀大吼,这位西军悍将,奋勇诸军之前,身后士卒叫骂着,喊杀着,如决堤的洪水,汹涌而出。
反观清兵一方,前进的路上留下了一地的尸体,而且不知不觉间,前排原本密集的刀盾、长枪,已经稀疏得不成样子。
一名清军弓手,刚放完一箭,听见明军呐喊,抬头一看,才发现他已经冲到前面。
不是他冲的快,而是前面原本近战的清兵,大多被铳打死。
清兵一阵愕然,他们原本想要贴身进战,可现在却只剩大群的弓手,克胜营冲入其中,大肆砍杀。
当然清兵弓手也有佩刀,但他们的素质却无法和克胜营相比,一接战,刘文秀如虎入羊群,清兵立刻向后溃散。
博洛见到这一幕,肝胆俱裂,他要靠这一万多人,为大军重整阵型争取时间,可这一照面就被打的溃败,反卷回来,他刚列好的阵型岂不又被溃兵冲乱。
“传令,骑兵给本王,强突敌军前军!”博洛双目赤红,竭嘶底里的一声怒吼。
他现在只能用,骑兵强突,以免明军前部,撵着败军,撞入他的步阵。
可是他身边的清兵还没来得急发令,明军阵中号鼓又起,那躲入左右步阵后的明军骑兵,又冲了出来。
博洛见此,险些吐血。
第732章 西线决战(九)
横冲马军休息片刻,重整阵型,骑兵给三眼铳上好弹药,喘息一阵,再次呼啸出阵。
此时战场上,明军前阵,撵着绿营败军开始往清军步阵撞,博洛能做出的选择已经不多,除了让袭扰的骑兵,突袭前阵,他并没有什么其他有效的手段。
可是骑兵突袭前阵,明军冲出来的马军,他又没东西抵挡。
王彦一套组合拳,打的博洛招架起来,十分吃力。
这四五年来,明军一步步的在改变,而清军却还在原地踏步,甚至走起了下坡路。
满清最强的八旗,进入中原的花花世界后,抢的盘满钵罗的他们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乐于享乐,战斗欲望迅速下降,而绿营兵当兵吃粮,混吃等死,有病才想打仗。
这样的军队,只能越来越腐朽,而明军一方,则有驱除鞑奴,恢复中华的理想。
即便是普通的士卒百姓不懂何为中华,但满清杀了那么多人,屠了那么多城,抢了那么多东西,破坏了他们原本平静安定的生活,这种仇恨,便是官府不说,戏曲不做宣传,士卒百姓也能理解。
在这种理想和仇恨下,上至士大夫官僚,下至贩夫走卒,都在为整个抗清战争出一份力。
官员用命治理地方,商人纳税增加岁入,工匠打造精良的器械,百姓生产足够大军消耗的米粮。
各个方面的累起,加在一起后,整个明军系统自然发生量变,士卒们有了足够的军饷,能够吃饱的军粮,穿上了崭新的衣甲,拿起了精良的武器。
这些条件的累积,使得五忠军战力不断变化和提升。
博洛没有看到五忠军的变化,还在用几年前的老目光去看五忠军,所以他彻底失算了。
“王爷,让正白旗上吧!”佟图赖看了一声惊呼。
博洛这时也没了注意,听到建议,也顾不上那么多,当即照办,嘶声吼道:“传令,让正白旗拦住明军骑兵。”
清军中军令旗挥舞,镶红旗、正蓝按着命令,由骚扰改成突袭前突的明军三营兵。
左右龙捷、龙翼两营,见骑兵扑来,不得不停下来,但他们运动中阵型已经散乱,士卒连忙整理阵型,克胜营则贴着败军的屁股继续往清军阵中赶。
清军骑兵袭来,虎捷、虎翼并不慌乱。
刘体纯、扬彦昌都是军中大将,忠贞镇打过荆州,战过襄阳,征过川东,什么市面没见过。
两将见原本骑射骚扰的敌骑,以泰山压顶之势奔袭而来,连眼皮都没动一下,只是按着战刀,看着属下结阵。
清军骑兵众多,所以明军在训练时,便着重训练了应对骑兵突袭的方法,士卒经过千锤百炼,不需要将官吩咐,就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手持长枪的士卒,立刻来到外围,长枪交错,如同密林,里面数量众多的鸟铳、弓手,也已做好准备。
大地在颤抖,清军后阵的五千马军,在得到命令后,疾驰而出,迎击奔来的明军马军。
至此明清两方,所有的马军都被投入了战场。
战马的铁蹄践踏大地,整个平原都在颤抖,明军阵中,弓箭、鸟铳齐发,清军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应弦而倒,战马腾空而起,甩掉骑兵,重重砸在地上。
“鸟铳放!”军官的呼喝声在明军阵中此起彼伏。
听到命令,铳手平举鸟铳,在火绳闪烁的火光中,各自寻找着目标,他们半眯的眼中,暴射出凌厉的精光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