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铎只是令清军加强防守,不许扬州军民出城,而后严防军清军营中出现瘟疫,对感染者立即隔离,秘密斩杀,以雷霆很辣的手段,坐看扬州败亡。
这时一股股浓烟自城中升起,是扬州守军正在焚烧死者尸体,王彦以布遮面,只露出疲惫深陷的双眼,身边之人也具是如此。
“今日又死多少?”王彦看着士卒不断抬着尸体丢入火坑焚烧,心里沉重万分。
“禀将军,有一千余众!”一名穿着青衫的中年男子行了一礼,颤声答道。
这人是扬州本地医者陈天拔,被王彦委以治疫重任。
“感染之人,新增几何?”王彦闻言微微皱眉,一日便死一千余人,扬州七十万军民,不用清兵攻打,用不了多少时日就会死绝。
“感染之人,有所下降。”陈天拔闻言再次答道:“职下安将军之策,隔离感染之人,对症下药,情况已经有所好转,比之昨日,感染者减少七成,但还是有四百余人。”
王彦听闻感染者有所控制,心里稍微放松一些,但依然沉声道:“瘟疫并非是入侵肌肤而感,而是通过口鼻呼吸传染,因此重病之人不可与初染者同放一室,汝须根据不同程度的病情进行隔离治疗,对症下药,尽量多救能救之人,莫使人反复感染。”
“将军对医理的认知,远胜职下。”陈天拔听王彦之言,十分佩服地说道:“职下安将军之言,令人接触疫者时,已湿布遮挡口鼻,大开门窗通气,重病与轻病分开,注重自身清洁,果然使得感染有所控制,轻疫者也不同以往刚刚好转又被传染,而是能够治愈。扬州之情,必回好转,将军乃扬州希望,还请以自身为重,不要太过操劳。”
扬州如此情况,王彦岂能放心歇息,他虽然疲惫,却始终强撑着身体,在城中四下巡视,他知道他是扬州军民心中的希望,所以他必须时常在军民面前出现,告诉他们,他王士衡还没有倒下,扬州就不会倒下。
第60章 知危急,刘顺进京
“崇祯七年、八年、兴县盗贼杀伤人民,岁谨日甚。天行瘟疫,朝发夕死。至一夜之内,一家尽死孑遗,百姓惊逃,城为之空。”
《通州县志》,“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,比屋传染,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。”
《吴江县志》,“崇祯十五年大疫,一巷百余家,无一家仅免,一门数十口,无一仅存者。”
《定思小计》,“葵未年夏秋,京师大疫,人偶生一赘肉隆起,数刻立死,谓之疙瘩瘟。都人患此者十四五。至春间又有呕血病,亦半日死,或一家数人并死。”
崇祯年间,大明瘟疫横行,十户九死。
京师人口六成死于瘟疫,江南苏州二十三万户,一场大疫后,只存五万户。
甲申年,李自成能在短短几月间,攻下京师,其中也有瘟疫一份功劳。
一场大疫,对一户人家,对一片村落,对一座城市,对一个国家,带来的伤害,是无法想象的,它的恐怖令人谈之色变。
瘟疫在城中蔓延,使得扬州城中弥漫着一股绝望之色,军民身边每日都有因为感染而被隔离之人,每日都有亲人不断死去。
旧人刚死,新人又亡,让幸存者来不及悲伤,而是在不断的死亡面前,变得麻木和死气沉沉。
扬州的天空,仿佛都随着焚烧的烟尘,弥漫的绝望,变得昏暗,但在这一片死寂中,却有一抹亮色,照耀着身边之人,他走到哪里,哪里就有片刻光明。
绝望中的扬州军民,将王彦看成他们的希望,他成了整个扬州的精神之柱。
虽说瘟疫已经得到控制,但每天新增的感染者,还是让城中军民感到恐惧,每日焚烧的尸体,也让他们脸上依然带着一份呆滞的死气。
扬州人沉浸在悲伤中,显得死寂,只有当王彦巡视而至时,他们眼中才会出现一股亮色,起身道一声:“将军!”
王彦也总是挥手,让军民不必多礼,好好休息,说些勉励的话语,让军民安心。
镇江城内,胡为宗悠悠醒来,觉得浑身乏力,头脑昏沉。
这时他正趴在一张大床上,这个睡姿让他有些难受,于是就想换个姿势,但他微微一动,背上便传来一阵巨疼。
他不禁回想起那个夜晚,他同一百名兄弟,跃入运河,泅渡长江,来南岸求援,却先后被运河和长江上的清军兵船劫杀,兄弟们或死或散,他也身中数箭,咬牙游过长江,最后还是昏倒在南岸边。
兄弟百人,几人得存?
胡为宗心中一阵伤感,同时又记起自身使命,于是挣扎着想要座起来。
就在这时,房间的门开了,一名个子不高的男子走进屋来,他见胡为宗清醒,脸上顿时一喜,急忙走到床边,按住他道:“汝莫要乱动,恐会撕裂伤口。”
男子正是刘顺,他于江岸巡视时,发现昏迷不醒的胡为宗,连忙带回营中医治,随后又从其贴生衣物中发现用油布纸包裹的求援信,知扬州情况已然危机,便守在胡为宗周围,盼其早日醒来。
“在下胡为宗,谢过将军救命之恩。”胡为宗从新躺下,开口道谢,他见刘顺穿着一套明军锁甲,顿时又开口问道:“不知余可是在镇江城中?”
“正是!”刘顺见他开口相问,连忙点头,而后有些急切的反问道:“汝于城中突出,可知吾家指挥使尚好?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