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陆地上,在金山卫接应粮船的刘顺得到浙兵阻拦的消息,一面派人通知王彦,事态升级,一面按王彦的交代,留下五千人驻守金山卫,亲自领一万五千人,急转南下,进入浙将,控制嘉兴,进逼余杭。
此次王彦赈灾成功,稳定了粮价,威望进一步提高,关键是他占了道义,这是要打击不法,与两王争位时的情况完全不同,那时他是个外人,且没有名义压服两王,但现在他的身份比两王都高,代表的是朝廷中央,并且只是面对鲁王一方,所以他并不打算退缩,他也吃定了鲁王不敢同他一搏。
这一次,王彦的目标只是谢三宾一伙,鲁王如果不参与进来,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,让这件事先过去,等今后再同鲁王算账,毕竟根据情报,清军极有可能在冬季南下抢掠一波,他还需要与鲁王进行合作。
可是鲁王现在的行为等于是对抗中央,王彦要是怂了,那他刚建立起来的权威,岂不立刻威信扫地。
南京王彦得到消息,立刻下令让驻守广德州的刘体纯,以捉拿不法商人的名义,领一万人出苦岭关,从北面威胁余杭,然后以朝廷的名义下旨,限期让鲁王入朝。
浙江余杭,坐镇的是鲁王手下大将王翊,得知五忠军分两路而来,顿时大惊失色,江浙立时战云密布,他只能一面紧守余杭,一面派人急往江北告知鲁王。
鲁王下令水师拦截粮船,想要把案子拿到浙江来审理,然后浙江的官绅,自然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将参与的士绅保下来,鲁王对支持他的浙江士绅便有一个交代,可是命令下答之后,他却又有些后悔,心中十分焦虑。
他这种焦虑,自然是他与王彦之间实力的差距,若是争位时,王彦虽强,他到不怕王彦,因为他是皇位继承人之一,而王彦不过是一个臣子,他占着名义,但现在天下已经有了皇帝,他与王彦都成了臣子,而王彦还代表了中央,情况就大变了。
第801章 鲁王入朝
鲁王的势力范围是浙江和江北几县,正好被长江各隔开,浙江现处腹地,比较安全,是鲁王的钱袋,江北处于清军兵锋之下,直面威胁,但也是鲁王进取的堡垒,两地互补之下,还是极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可这有个前提,必须是在大明内部稳定的情况下,一旦发生内战,那两地的短板也就暴露出来。
鲁王在下令水师和浙江方面对王彦进行阻挠后,心中十分担心,人立刻从淮安赶到崇明,以便掌控局面。
可是从海上传来的消息,却有些不妙,怂了多年的王彦,这次似乎硬了,而王彦一硬,鲁王便下不来台了。
此时,海面上两方坚持不下,这让鲁王焦躁起来。
崇明城内,鲁王在县衙内来回踱步,一旁会稽籍的官员严我公见此说道:“殿下,历次来,楚藩对内事都多有退让,这次想必也不例外,卑职以为只要我们强硬一些,楚藩必定会妥协。”
鲁王现在是被这些浙江官员给架起来,心中十分郁闷,“安惯例,就是按着惯例,孤现在才这么焦虑,且天下实时变化莫测,哪有始终不变的道理,王彦这个怂货,受气的媳妇,这次必然是心中多年来受的气,一下爆发出来,要怒怼孤王。”
鲁王没有听严我公的话,反而问道:“派去联络唐王的人有消息传来没有?”
一员官员站起身来,说道:“回禀殿下,目前还没有消息。”
鲁王脸色寒了下来,都过去这么多天,还没消息,那便是摆明了唐王没有见他派去的人,不愿意参与进来。
“殿下,清军最近以有异动,这个时候不能和楚王翻脸啊!”谢迁独成一系,因为出身的关系一直受浙系的排挤,他并不愿意为了浙江的士绅而和楚王的军队干上一仗。
“谢侯爷是什么意思?难道让殿下这个时候退缩吗?”一人立刻起身质问道。
谢迁却不退让,他没读什么书,自从投了鲁王后,被这群浙系官员玩的团团转,原本十多万人马,现在真正听他命令的已经只剩七八千,他也很是窝火。
鲁王见他们快要吵起来,不禁大喝道:“够了,现在还要自己人先乱嘛?”
“殿下,在坚持三天,我看楚藩必然退让。”严我公继续说道。
鲁王眼中冒火,“此次事件过去后,孤定然整肃内部,不能在由这帮人绑架。”
鲁王虽恼,但又没有办法,他现在还需要浙江士绅的支持。
这时,堂外一员将领忽然来到,他站在门口,向里面行礼禀报道:“启禀殿下,楚王派人过来了。”
堂内众人听了微微一愣,转而纷纷一喜,严我公脸上露出自得之色,当即拱手贺道:“殿下,卑职说的没错吧!楚王终究还是退缩,派人来与殿下协商。”
鲁王心中亦是一动,忙转身座回正堂,正了正身子,抬手道:“人到哪呢?快请进来!”
将领闻命,抱拳退去,不多时,一身四品官袍的夏完淳单手托着一卷黄绢,昂首进来。
鲁王见是夏小隐,老熟人,有一份交情在,便以为王彦想让夏完淳凭借与他的交情,进行协商,心中立时暗喜,可是夏小隐举一黄绢,趾高气昂是怎么回事。
“楚王摄政,谕令,酌鲁王三日之内赴京,接受内阁询问!”夏完淳走到大堂中央,忽然展开黄绢,朗声颂道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