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彦穿着四爪龙袍,披着红色斗篷,两手插在衣袖中,领着一众官员在街道内穿行,鞋子踩着积雪,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。
一行人来到位于北城的大营,营门处,几员士卒穿着有些臃肿的战袄,把手缩在衣袖中,双脚踩着脚下的积雪,不停的踱步。
王彦见此问道:“各军的冬装都发了么?”
“都发完了,五德号下的单子,湖广和广南的作坊生产,比工部的速度还快一些。当然这些是今年湖广大面积改稻种棉,有足够棉花,不然数十万大军的冬装也赶不出来。”黎遂球说道。
王彦点了点头,光靠朝廷的作坊,肯定是赶制不出来,“军需可也交给他们生产,银子可以让他们赚,但是质量必须要有保证,谁敢在军需上下黑手,孤绝对饶不了他,明白吗?”
陈永华知道,这是说给他听的,当即上前一步,走到王彦旁边,躬身道:“殿下放心,卑职交代过他们,而且商号验货非常严格,必然不会出现差错。”
说着王彦走到营门前,当值的士卒看见王彦一行人,立刻单膝跪地行礼。
一名士卒身子刚矮下去,便见一双靴子走到身边,一件红色的斗篷便批在了他的身上。
士卒脑中顿时一片空白,正要言谢,王彦已经与众人走开,他听到远去的声音传来,“军中炭火够不够,贵州那边不是开矿修路吗?可以将砍伐的树木烧成炭,储备起来,运到军中。”
声音远去,营门处的十多名士卒,站起身来,纷纷像那得了斗篷的士卒投去羡慕的目光。
十一月间,由于气候反常,江南冷,北方更冷。
北京摄政王府邸,多尔衮正在暖阁内批阅奏折,他眉头紧皱,可以看出折子里大多都是闹心的事儿。
这是暖阁的门被推开,英亲王阿济格带着几片雪花进屋,一阵冷风灌入屋内,多尔衮被吹得一个激灵,他抬起头来,见是阿济格,也没理会,继续低头握笔批阅奏折。
阿济格忙转身,将门关好,然后拍了拍身上雪花,解下斗篷和碗帽,放在一旁,然后托着后脑勺上的一根小辫儿,一摇一摆的走到火盆前。
他烘了烘手,哈出一口白气,对着多尔衮说道:“十四弟,粮价又涨了,二十两一石,有钱还没得买,我旗下旗奴已经冻死饿死两千多人,要是在这么下去,就算挺过冬天,也挨不过春天啊!”
多尔衮原本与阿济格的关系并不太好,但是经历了豪格之变,代善出走关外后,他现在能依靠的也就是阿济格和多铎这两个兄弟,所以有意的与阿济格修复了关系,私下基本不以摄政王的身份来对待阿济格。
多儿滚听了他的话语,一脸阴晦,不只是旗奴冻死饿死的问题,整个北方都陷入了严重的灾荒之中。就在他面前的一堆奏折中,蒙古那边遭了雪灾,牲畜冻死无数,来年没粮必然要饿死人,整个北方的州府,也急报不断,都是告灾的奏报。
江南一失,不仅是粮食短缺,棉布等物资也没了,对清廷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。
多尔衮放下笔,沉声说道:“我已经派人去西安找豪格借粮,他占了成都,又同南朝停战,应该还是有些粮的。”
豪格已经在西安建号,国号为金,年号永章,登基为大皇帝,多尔衮同他可以说势不两立。
阿济格呆了一下,“这不是向豪格服软吗?再者,豪格也不大可能帮我们吧!”
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我们败了对豪格也没多大好处,他应该能够看清这一点。服软也没有关系,只要能借到粮食,等度过了眼下的难关,才能再谈其他的事情。”
阿济格虽然大条,但现在也能体会到多尔衮的苦衷,叹了口气,“以前只知道抢银子杀人,现在才知道,光有银子也是没卵用,还不如多弄些粮食。”
多尔衮听他这么说,一时间不晓得怎么接话,满清前几年太顺,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,得到容易,自然不会珍惜,不过就算他们想珍惜,想治理,也没那个本事。
多尔衮沉默一阵,抬头看向阿济格,“豪格那边也不能完全指望,那小子有时候也愣的狠,他对我是恨之入骨,万一不借,我们自己也得有些准备。之前已经有人提议南下抢掠,我想让十一哥走一趟,这次不要带步军,遇见大城就绕,遇见小城就抢,应该能弄一批粮食回来。”
第804章 抢南朝
入关后,八旗贵族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战斗欲望,他们已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又不用劳作,那还不享受享受,还打什么仗。
可今岁的失败,加上寒冷的冬天,让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关外。
各旗的固山、甲喇、牛录还好说,他们家大业大,一时半会儿还能继续享福,但旗丁们就惨了,二十两一石粮食,并且还在往上涨,他们抢来的银子,全便宜了那些粮商了。
这时在北京城外永定的八旗营地里,众多旗丁怨声载道,要是一直在关外吃苦,那也没什么,因为他们不只道什么叫好,自然也没什么怨言,可偏偏入关后他们过了几年的好生活,那即便现在的情况比关外时要好,他们也不满了。
之前清廷征调人马去南边打仗,旗丁虽说不厌恶,但也并不是特别希望能够抽到自己,但这一次,他们却十分踊跃,一个个都盼着南下抢掠一波,否则家里真的撑不住了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