鲜于冀扫视一眼李甫以及在场的县府官员,陷入沉思。
就在这时,一名郡军急匆匆地走入大堂,来到鲜于冀身旁,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。鲜于冀脸色一变,当即站起身形,快步走了出去。
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。
鲜于冀出了大堂,在郡军侍卫的指引下,来到一座偏院,院中站着一人。
他举目看了一眼,然后快步上前,拱手施礼,说道:“不知是龙侍卫大驾光临,冀有失远迎了!”
站于偏院的这位青年,正是龙渊。孙季、李贡没见过龙渊,但鲜于冀可见过,以前刘秀征讨贼军的时候,曾路过清河郡,鲜于冀亲自接待刘秀时,自然也见到过刘秀身边的贴身侍卫。
龙渊向鲜于冀微微一笑,拱手还礼,说道:“鲜于太守客气了!”稍顿,他话锋一转,说道:“我此次前来,是传达陛下之口谕。”
鲜于冀吸了口气,然后二话不说,屈膝跪地。
龙渊说道:“陛下口谕,鄃县县令孙季、县尉李贡,赤胆忠心,天地可鉴,绝不会做出与贼军私通之举,鲜于太守当明辨是否,褒奖忠良。”
“微臣遵命!”鲜于冀叩首领命,直至他站起身,大脑都是一片空白。天子不是在河内的怀县吗?怀县距离鄃城可远着呢,天子又是怎么知道鄃城这边的事?
而且还派来身边的侍卫,传达口谕,亲保孙季和李贡二人。鲜于冀心思转了转,脑中突然灵光一闪,下意识地追问道:“龙侍卫,难道,陛下现在就在……”
他话没说完,龙渊乐呵呵地向他摆摆手,打断他后面的话,说道:“鲜于太守,在下已传达完陛下的口谕,告辞了!”
鲜于冀急忙说道:“我送龙侍卫!”
“鲜于太守客气,请留步!”
刘秀现在已经不在鄃城,而是回到渡口那边,与李通、伏湛等人汇合,然后他们一路西行,去往河内。
这回路上没有再发生任何的意外,刘秀一行人顺利行过清河郡和魏郡,进入河内郡。
等刘秀一行人抵达河内的郡城怀城,执金吾贾复、河内太守寇恂,都是长长松了口气。得知刘秀还真把伏湛请来了洛阳,贾复和寇恂更是喜出望外。
刘秀返回怀城的第三天,洛阳传来消息,郭圣通即将临盆,刘秀便以此为由,顺理成章的返回洛阳。
回到洛阳后,刘秀立刻加封伏湛为尚书,行大司徒事。
大司徒邓禹,一直不在洛阳,而是在关西征战,朝廷的大司徒一职,实际上是相当于空缺状态,伏湛的到来,倒是弥补上了这个空缺。
当然,刘秀也不是撤了邓禹的职,伏湛也只是行大司徒事,用现代的话讲,就是大司徒本尊不在,由伏湛来做代理大司徒,他的本职还是尚书。
另外,刘秀又封伏黯为光禄勋。光禄勋可是个大官,比尚书高出一截。
在九卿当中,光禄勋的排名可是靠前的,即便不算是九卿之首,起码也能名列前三。
光禄勋乃郎官之首,像什么五官中郎将、左中郎将、右中郎将,还有什么议郎、中郎、侍郎乃至郎中,只要官职中带着‘郎’字的,那都是光禄勋的部下,其职责是全权负责皇宫殿门内的护卫。
在封完伏湛和伏黯两兄弟后,刘秀又给吴汉下旨,令他整备三军,准备出兵,征讨魏郡、清河郡境内的五校军和檀乡军,并提交所需将领之名单。
接到刘秀的旨意,吴汉十分重视,他特意找来贾复和岑彭商议此事。
贾复和岑彭应邀来到大司马府。见面之后,三人免不了一番寒暄。
现在,贾复的职位是执金吾,岑彭的职位是廷尉(掌刑狱),两人同属九卿之一,不过与身为三公之一的吴汉相比,还是低了一级。
寒暄客套过后,三人纷纷落座,吴汉居中,贾复和岑彭分坐在他的两边。贾复问道:“这次吴公请我二人前来,不知所为何事?”
就私交而言,吴汉和贾复、岑彭的感情很好。
吴汉颇具匪气,贾复性情刚烈,岑彭则是足智多谋,要说他们三人的性情,天差地别,若说三人有相似之处,也就是形象都非常好,一个赛一个的英俊。
虽说性情迥异,但三人相处起来十分投缘,之间的关系也是越走越近。
听闻贾复相问,吴汉把陛下的圣旨讲了一遍。贾复听后,颇感莫名其妙,含笑说道:“吴公,此事简单啊,于吴公而言,平灭贼军,易如反掌。”
岑彭眨了眨眼睛,乐了,说道:“如此简单之事,可陛下为何要让大司马来做?”
五校军和檀乡军的实力,早已大不如前,平灭这两支贼军,无论派哪位将领前去,都可轻松完成,根本用不着动用大司马。
吴汉一拍巴掌,连连点头,表示岑彭一语中的,说到了根子上。贾复仔细想了想,还真是这个道理,他不解地问道:“陛下让吴公来平定贼军,可是另有深意?”
岑彭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只怕,在魏郡、清河郡作乱的五校、檀乡二贼,并不简单。”
“哦?”吴汉问道:“岑君有何高见?”
岑彭淡然一笑,摆手说道:“高见不敢当!”稍顿,他说道:“前段时间,五校军和檀乡军合力袭击了鄃城。”
吴汉和贾复不解地看着他,没太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。岑彭说道:“魏郡和清河郡,那么多的县,贼军为何偏偏选择了鄃县?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