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这名女子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过,自己既然身为天子,都可以让她免责,何况,邓奉、邓终的造反,和邓紫君没什么关系,而且刘秀做事,一直以来都不愿意牵连到家人头上。
当初他和大哥在舂陵起兵造反的时候,很多追随者的家人都被王莽灭门杀害,这些事对刘秀的影响很大,所以在刘秀这里,犯了错的大臣可能会被降职、免职,可能会被入狱、杀头,但从来没有过株连九族、株连三族这样的事。
这时候,龙渊从外面大步流星走了进来,向刘秀插手施礼,说道:“陛下,冯将军已到宫门外!”
刘秀精神一振,面露笑意地说道:“有请!”
冯异作为孟津将军,一直率部驻扎在孟津,这次是刘秀下旨,召他率军回京。
时间不长,一身戎装甲胄的冯异从外面走了进来。看到刘秀,他单膝跪地,插手施礼,说道:“微臣冯异,参见陛下!”
“公孙快快请起!”刘秀上前,托住冯异的胳膊,把他搀扶起来。
在刘秀的臣子当中,冯异是最早追随刘秀的人之一,而且冯异善于统兵,精于征战,一直深得刘秀的器重。
刘秀上下打量一番冯异,含笑说道:“公孙驻守孟津这段时间,是精壮了许多啊!”
冯异含笑说道:“陛下,微臣在孟津,每日操练部下兵马,自身的武艺,也不敢落下。”
“好、好、好!”刘秀连说了三声好,而后向旁摆摆手,示意冯异落座。
君臣二人坐下之后,刘秀切入正题,说道:“公孙,我这次召你回京,是想派你率部西征。”
冯异眼眸闪烁了一下,他小声问道:“陛下,大司徒不是正在三辅一带,与赤眉军交战吗?”
刘秀摇了摇头,说道:“仲华率军西征已久,将士疲惫,军心涣散,已无力再与赤眉作战。可我几次传书于仲华,让他率部回撤,仲华都不听,还要坚持与赤眉交锋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只是在徒增将士的伤亡罢了。”
人无完人,刘秀也有缺点,对于下面的臣子,他并没能做到一碗水端平。
当初王梁抗旨不遵,立刻被刘秀免了大司空的职位,而邓禹抗旨不遵,刘秀却是一再容忍。从这里也能看出刘秀和大臣们的远近关系。
邓禹和严光、朱祐一样,都是刘秀的同窗兼好友。古往今来,刘秀也是唯一一位带着同学打天下的皇帝。
而且在他们这批同学当中,邓禹的年纪最小,刘秀对邓禹的容忍度也特别高,或者说他对邓禹会格外照顾。
冯异听了刘秀的话,欠身说道:“陛下,微臣定会尽心竭力的辅佐大司徒,平定赤眉贼军!”
刘秀摆摆手,说道:“公孙见到仲华后,尽量劝他回京,就说,我在洛阳也很是想念他!”
冯异闻言乐了,颔首说道:“陛下放心,微臣记下了。”
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伦之乐
相对于南阳的邓奉,刘秀的确更重视长安的赤眉军。
在刘秀的心目当中,南阳只是己方的次要战场,南征军能在南阳取胜,那自然最好,如果南征军在南阳受挫,也不会影响到大局,更不会撼动自己天子的地位。
但赤眉军不一样,他们已经灭了一个皇帝,毁了一个朝廷,对于刘秀而言,赤眉军给他造成的压力,要比邓奉大的多得多。
刘秀派出冯异,率领孟津驻军,以及部分的京师军,合计八万之众,出兵西去。刘秀的本意是用冯异替换下邓禹。
冯异也有领会刘秀的意思,在西进的路上,他就给邓禹写去书信,请他率兵回撤,来和己方汇合。
但邓禹不肯。在对战赤眉军这件事上,邓禹的确是犯了牛脾气,坚持不肯退兵,而且冯异的到来,反而更加激起邓禹急迫的心理。
陛下之所以派来冯异,肯定是对自己的作战非常之不满了,自己迟迟未能取得进展,想来也确实是让陛下失望了吧!
邓禹年纪轻轻,便已做到大司徒的位置上,他的压力不可谓不大。
其实,邓禹和朱祐的心理是很像的。他俩都是刘秀的同窗,又都是刘秀的至交密友,刘秀做了皇帝,封他二人一个大司徒,一个建义大将军,两人都怕旁人说闲话,怕被人说自己没什么真才实学,就是靠着陛下的关系才身居要职。
作为建义大将军的朱祐尚且如此,贵为三公之首的邓禹,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朱祐大得多。这也是他坚持不肯撤兵,坚持要和赤眉军打到底的主因。
冯异的率军西进,让邓禹对赤眉军的进攻越发频繁。这时候,赤眉军已再次放弃驻守长安,全军离开了长安,向东面的弘农进发。
邓禹率军,屡次主动进攻,但屡次被赤眉军打败,损兵折将,不计其数。
此时,邓禹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,邓禹军厌战的气氛,更是高到了极点,甚至将士们对邓禹这位统帅,都产生了极大的怨言。
赤眉军主力一路且战且进,向东进发,邓禹军则是想阻挡赤眉军的东进,层层设阻,但又被赤眉军层层击破,迫不得已,邓禹军也只能是一退再退。
洛阳。
早上,刘秀听说许汐泠身体不适,下朝之后,便去了许汐泠所在的凤凰宫。
走进凤凰殿,正看到小梅急匆匆地往外走。见到刘秀,小梅急忙福身施礼,说道:“婢子见过陛下!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