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宣和张贲一同向邓禹欠身,说道:“还请右将军出手相助。”
邓禹点了点头,说道:“好!我即刻入宫,去见陛下!”
京师军,也就是俗称的中央军,是直接管朝廷管辖的军队。
像西征军、南征军、东征军这些,都属京师军。邓禹要调京师军入京,也得需要得到天子的首肯才行,倘若私自调兵,那可是重罪。
董宣和张贲面露喜色,急忙起身,躬身施礼,说道:“下官多谢右将军!”
邓禹一笑,说道:“我尽量说服陛下,调动三千兵马入京,助县府封锁东北郭区的个个出入口,如此,两位以为如何?”
“如此甚好!甚好!”董宣连连点头。张贲更是乐得合不拢嘴,喜笑颜开道:“三千兵马,足够用,足够用了!”
邓禹没有耽搁时间,换了身衣服,去往皇宫,求见刘秀。
得知邓禹求见,刘秀立刻召见了他。邓禹见到刘秀后,把董宣和张贲来找自己帮忙的事,向刘秀讲述一遍。
刘秀听后,忍不住笑了,说道:“董宣、张贲倒是聪明,知道找仲华帮忙。”
邓禹说道:“以县府目前的人手,想全面排查东北郭区,的确十分困难,调派一些京师军入京协助,微臣以为最为稳妥。”
刘秀想了想,问道:“仲华认为调多少兵马入京最为合适?”
邓禹说道:“微臣算过了,需要三千兵马。”
刘秀没有多做考虑,说道:“只要能把事情办妥,五千以内的兵马,可不经禀报,随仲华调遣。”
五千兵马虽不算多,但刘秀却给了邓禹自由调派权,这可是对邓禹莫大的信任。
邓禹二话不说,屈膝跪地,向前叩首,说道:“微臣谢陛下隆恩!”
刘秀虽然把邓禹的调兵权上限提高到五千,但邓禹还是只调动三千兵马。在邓禹看来,三千兵马已经足够用了,没有必要调动五千人那么多。
再者说,调动那么多兵马入京,也的确不太好,百姓们看了会感到恐慌,大臣们知道了也会说他的闲话,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,让言官在朝堂上斥责自己。
别看言官没有实权,但在朝堂上可是很厉害的,上可斥责天子,下可斥责文武大臣,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厉害,要问言官这辈子最大的追求是什么?那就是只求一死,能名垂青史。
洛阳附近便有京师军大营,长年驻扎于洛阳附近的京师军,通常都不会少于十万,这是守卫国都的最后一道防线,即便是刘秀御驾亲征,也不敢把洛阳的兵力都带走,会尽量让洛阳的兵力维持在十万左右。
等邓禹率领着三千兵马入京后,洛阳县府这边,董宣和张贲带上五百名县兵,与邓禹汇合。县兵在前,京师军在后,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赶到东北郭区,而后,在邓禹的指挥下,县兵的引导下,三千京师军分散开来,将东北郭区的个个出口,全部封死。
外面的人可以往里进,但进去之后,就别想再出来了。个个出口处,都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弩射手,最前面的几排,都是重盾兵,以重盾组成的钢铁墙壁,将出口封死。
随着各处的京师军准备就绪,前来报信的兵卒如同走马灯似的,一个接着一个。
张贲的随从拿着地图,在他面前展开,他拿着毛笔,一有人来报信,他就在地图上勾画一下。
时间不长,地图的周边已被他勾画满了小圈圈。
他仔细数了一遍,确认无误,随即将毛笔向手下人一抛,走到邓禹和董宣近前,拱手说道:“邓公、董县令,东北郭区的所有出入口,皆已完成封锁。”
邓禹满意地点了点头,转目看向董宣。到了这里,邓禹的工作就算完成的,接下来是进入郭区,执行具体的排查工作,那就不归他管了。
董宣深吸口气,向四周望了望,周围既有大批的县兵,也有大批的京师军。董宣向邓禹欠了欠身,说道:“右将军,我们现在可以进郭区了吗?”
“董县令客气了。董县令要怎么做,就尽管去做,并不用征求我的意见。”
话是这样说,但邓禹的官职在那里摆着呢,董宣做出什么决定,即便是出于礼貌,也得先征求一下邓禹的意思。
听闻邓禹的答复,董宣再次欠了欠身,而后向前一挥手,说道:“进!”
邓禹、董宣、张贲率领的京师军、县兵,轰隆隆的进入东北郭区。那么多的京师军,还有那么多的县兵,云集在东北郭区的四周,东北郭区内的百姓能不好奇吗?
此时,郭区内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,云集在大街小巷上,相互之间,议论纷纷,交头接耳。
随着大批的京师军和县兵进入,街头上的百姓们立刻作鸟兽散,有的直接跑回家,有胆大的,躲进街边的店铺里,探着脑袋向外张望。
走在最前面的几名县兵,都是一边敲打着铜锣,一边扯脖子大喊道:“县府排查户籍,大家都回家中等候!县府排查户籍,大家都回家中等候!”
汉代时期,户籍制度已经很严格了,官府也经常会派人下来核查百姓们的户籍。只是像今日这么大规模的核查,还真是实属罕见。
那些躲藏在店铺里看热闹的百姓们,纷纷走出来,各回各家。时间不长,这一整条的街道几乎都看不到行人了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