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肃连连摆手,说道:“承蒙董县令关照,草民的生意,也算是顺风顺水。”
“嗯!”董宣点了点头,说道:“王先生说得没错啊,对你王家,县府和朝廷,的确是多有照拂啊。”
王肃多聪明,一听这话,立刻意识到董宣是话中有话。他满脸堆笑地说道:“是、是、是!对董县令,对当今,草民是感激不尽。”
董宣笑了笑,说道:“王先生和莽贼,不清不楚,按理说,新帝登基,王家势必要被查抄。”
听闻这话,王肃暗暗咧嘴,躬着身子,大气都不敢喘。董宣继续说道:“但当今圣明,对于陈年旧案,都不愿再做深追,王先生应感念当今之仁德才是!”
“是、是、是!草民对陛下,感恩戴德,没齿难忘。”
“现在朝廷有难,当今遇到了难处,王先生可愿解囊相助?”
王肃不解地看着董宣,问道:“董县令,这话是何意?”
董宣轻叹口气,说道:“朝廷西征,并不顺遂,公孙述派蜀军增援隗纯。在正面战场上,即便蜀军和陇军联手,我大汉将士也并不惧怕,且能连战连捷,但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故意停顿住。王肃急忙追问道:“董县令,但什么?”
董宣一笑,说道:“但我军粮草不足,这使得我军将士在凉州战场上,困难重重啊!”
稍顿,他说道:“今日在朝堂上,我向当今建议,于洛阳募捐粮食,当今也恩准了。”
话到这,董宣不再多言。自己的话,王肃自然能听得明白,如果他不明白,那就是在故意装糊涂了。
王肃当然能明白董宣的意思,难怪董宣突然来拜访自己,原来是要自己募捐的。
他沉吟片刻,说道:“董县令,朝廷遇到了难处,草民自然是责无旁贷,草民愿捐出五百石粮食……不,八百石粮食!”
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募捐顺利
八百石已经不是小数目了,按照当时洛阳的粮价来算的话,八百石粮食兑换成钱,差不多在二十万钱左右。但对于董宣来说,八百石还是太少了。
这次的募捐,他心里的底线是一万五千石,王肃若是只捐八百石,这个底就算是没打好。
董宣笑了笑,向王肃拱手说道:“首先,我要多谢王先生慷慨解囊。然后,我要说的是,当今和朝廷对王先生都不薄啊,王莽乃篡汉之贼,与当今有深仇大恨,不共戴天,以王先生和王莽的关系,陛下能不追究王先生的从前,这是多大的气度,多大的心胸,这次当今遇到为难之事,王先生只……”
王肃也不是傻子,自然能听出董宣的话外之音。
他把心一横,正色说道:“一千两百石!董县令,陛下对草民,恩同再造,草民这次,愿为陛下捐献一千两百石粮食!”
董宣闻言动容,一脸的感激之情,站起身形,深施一礼,说道:“王先生能如此慷慨,请受在下一拜!”
“使不得、使不得!”王肃连忙起身,连连摆手,急声说道:“董县令这不是折煞草民吗?”
董宣正色说道:“这次募捐,既是在为当今解难,亦可让当今分辨忠奸!”
听闻这话,王肃吸了口气,呆呆地看着董宣。董宣继续说道:“很多人,都口口声声说忠于陛下,忠于汉室,但真到需要用到他的时候,却推三阻四,退缩不前,王先生肯慷慨解囊,做得很好,也可让陛下清清楚楚地看到,王先生对陛下、对朝廷的忠诚,以后,王先生在洛阳,再不用缩手缩脚,可放心大胆的经营自家的店铺。只要王先生行得端、做得正,又有陛下做靠山,还用怕谁呢?”
他这话说得王肃心潮澎湃,思绪急转,迅速做出了决定,他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草民对陛下之仲忠诚,天地可鉴,董县令,草民愿为陛下捐赠一千五百石粮食!”
一千五百石粮食,差不多是四十万钱。王肃肯捐出这么多粮食,看得出来,他是真的拿出了血本。
董宣很有策略,前面的对话,是软性的威逼,后面的对话,则是实打实的利诱,硬是在王肃身上,压榨出一千五百石粮食。
他再次向王肃拱手深施一礼,含笑说道:“王先生高瞻远瞩,令人敬佩啊!很多人都只能看到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,而王先生却能看得很远,可以看到前方的平坦大道。”
王肃向董宣拱手,说道:“董县令过奖了!陛下有难处,朝廷有困难,草民甘愿倾囊相赠!”
董宣拜访王肃,算是开了一个好头,王肃一下子捐出了一千五百石粮食,这么多的粮食,足够养活百十户人家好几年的。
连日来,董宣逐门逐户的拜访洛阳大商贾,因为王肃底子打的好,各商贾也都听说了此事,所以在捐赠的时候都下了血本。
只短短几天的时间,董宣已经拉到的募捐,多达上万石粮食。
商贾们慷慨解囊,朝中的大臣们,也有派出家仆,带上粮食,运送到洛阳县府,进行捐献。
商贾们不敢得罪朝廷,大臣们更是要向天子表忠心,眼下这个机会,他们又怎能毫无表示呢?
这天,刘秀找来花非烟,问道:“花费,最近,由董县令主导的募捐情况如何?”
花非烟一笑,对刘秀说道:“董县令很有能力,也很会办事,据非烟所知,董县令收到的粮食,已有一万两千多石。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