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自己若能处理好,当然无需我这个大哥出面了!”刘縯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阿秀,你也老大不小了,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,早已娶妻生子……”
他话没说完,刘秀清了清喉咙,身子向后倚靠,揉着额头说道:“刚才在阴府喝得有点多,头疼,大哥,我先睡一会。”
刘縯白了他一眼,越想越气,啪的一声,在刘秀的大腿上狠狠拍了一巴掌,把刘秀疼的差点蹦起来。刘縯说道:“提个亲怕什么,能成就成,不能成就拉倒,天下之大,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,两条腿的娘们儿不有得是?”
刘秀一声没吭,转了个身,干脆背对着刘縯。
天下的姑娘是很多,上门给刘秀说媒的媒婆也不少,但他就是喜欢阴丽华,除了阴丽华,他谁都不想要。早在几年前,这个姑娘就把他的心塞满了。
看着刘秀的后脑勺,刘縯没好气的在他后脑又捅了一手指头,把同是坐在车里的邓晨、邓禹都逗乐了。
第二天,甄阜带着郡军离开了新野,回往郡城,刘縯也没打算在新野多做停留,准备带着两百多手下门客回舂陵。
其实新市之战,他手下的伤亡远没有那么多,之所以只剩下两百来人,是为了打消甄阜心中的顾虑,故意做给他看的,至于其他的那些兄弟,都已被刘縯、刘秀藏了起来,并让他们跟着邓奉去了白山。
也就在刘縯准备带人回家的时候,有一人突然来到了新野,李轶。
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
李轶的突然到来,让刘縯、刘秀颇感意外。
落座之后,刘縯问道:“季文,你怎么来新野了?”
李轶拍了拍身上的衣服,全是尘土,他吞了口唾沫,说道:“将军,是次元让我来的,有件很重要的事请将军相助!”说到这里,他顿住,向周围看了看。
刘縯正色说道:“这里没有外人,有什么事,尽管直说就是!”
李轶说道:“我和次元回到宛城,把在益州的经过如实向叔父讲了,叔父当即便表示,会全力支持将军起事。”
刘縯和刘秀对视一眼,李守支持己方的起事,这是件好事啊!
李轶接过邓晨递过来的茶杯,一口将杯中的茶水喝干,继续说道:“不过叔父不想在宛城起事,而是想在京城起事!”
在场的众人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,要在京城起事?李守疯了吧?刘縯皱着眉头,不确定地问道:“你再说一遍,李公要在哪里起事?”
“京城!”
“在京城起事,那不是自投罗网吗?”刘縯诧异地说道。
“我和次元也是这么对叔父说的,可叔父根本听不进去,叔父说,他在京城有很多的故交,其中大多数人都在朝为官,伺机刺杀王莽的机会有很多,只要王莽死了,光复汉室江山便指日可待!”李轶看眼刘縯,垂首又道:“叔父现在已去了京城!”
刘秀忍不住扶额,京城可是王莽的大本营,在京城起事,以卵击石。
再者说,王莽是那么好刺杀的吗?普天之下,想杀王莽的人多了,又有谁成功了?李守的打算,未免也太一厢情愿了。
他说道:“在京城起事,不可能成功,反而还会害人害己,季文,当立刻阻止李公在京城的行动才是,否则,怕是会有性命之忧啊!”
李轶摇头说道:“这些话,我和次元都对叔父说过无数遍了,可是没用,现在叔父已经认定了,汉室江山一定可以光复,而辅佐汉室的人,一定会是李氏!”
刘氏复兴,李氏为辅。
李守是研究谶学的大师,对于这句谶语,他本就深信不疑,现在刘氏又恰恰出了刘縯、刘秀两兄弟,李守更是对这句谶语走火入魔。
他认为这句谶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能辅佐刘縯、刘秀的,就是他李家,也就是他李守。有谶语的庇护,他又何愁大业不成?
出于这样的心理,李守才有恃无恐的去往京城,拉拢故交,欲行刺王莽,辅佐刘縯、刘秀两兄弟,光复大汉皇朝。
刘縯眉头紧锁,问道:“季文,李公在京城,真的有很多在朝为官的故交?”
对于这一点,李轶倒是也认同。他点点头,说道:“叔父曾在朝为官,的确结识了很多的朝廷大员!”
刘縯忍不住追问道:“那么李公对刺杀王莽之事,又有几成的把握?”
李轶摇摇头,表示自己也不清楚。
刘縯转头看向刘秀,问道:“阿秀,你怎么看?”
刘秀苦笑,说道:“刺杀王莽,谈何容易?尤其想在京城里刺杀王莽,实难成功!”
在京城刺杀王莽,无异于发动一场宫廷政变,这里面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,涉及到的人也太多,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一个人出了问题,前功尽弃。
古往今来,能发动宫廷政变成功者,寥寥无几,即便有成功的先例,主事之人也是权倾朝野,手握着天下兵权,而李守完全不具备这么雄厚的权势和实力。
在刘秀看来,李守的所作所为,往好听了说是太过于理想化,往难听了说,就是异想天开。
听闻刘秀的话,刘縯的眉头皱得更紧,他倒是非常希望李守能成功,王莽倘若真的遇刺而亡,那就不是天下大乱,而是连朝廷都乱了,对于己方的起事太有利了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