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秀点点头,含笑说道:“好!以后大家都是自家兄弟,都起来吧!”
唐群等人面露喜色,一个个兴高采烈地从地上站起。
越是社会底层的人,越是懂得知恩图报,哪怕只给他们一丁点的好处,他们也会感恩戴德,铭记于心。
何况刘秀当初的确是为了流民的安危,硬着头皮打下朝阳,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豁出去了。
没有谁是傻子,你是虚情假意,还是以诚相待,对方一定能有所感觉。像唐群这数百流民,甘愿把性命托付给刘秀,绝非偶然。
刘秀现在正是用人之际,有了这五百多流民的加入,让他手里的兵力一下子增加到近两千人。
他把操练这些流民的任务交给了马武和铫期。
己方的骑兵就是马武和铫期一手操练出来的,刘秀对骑兵的战力很满意,这次要给流民找教头,马武和铫期自然是他的首选。
回到县衙,县衙这里简直像闹市场一样,里里外外都是人,从正门走根本进不去。
围在外面的人们都是满脸焦急,伸长脖子,翘首以待,而从里面出来的人,个个都是喜笑颜开,眼睫毛都快笑开了花,肩上扛着装满粮食的布袋,怀中也是鼓鼓囊囊的,装着铜钱。
人们看到刘秀,立刻停止了拥挤,先是拉了拉身上的衣服,然后毕恭毕敬地向他拱手施礼,齐声说道:“刘将军!”
刘秀在百姓心中的威信,既是靠真本事打出来的,也是靠他施德政得来的。别看刘秀年纪不大,也就二十来岁,但人们都打心眼里尊敬他。
见到有人向自己施礼,刘秀便一一回礼,过了一会,他感觉自己不能再往前走了,这样走下去,估计等到天黑,自己都走不进县衙的大门。
他带着邓禹等人,特意转了个大圈,绕到县衙的后门,才算进到县衙内。
当晚,刘秀于朝阳城头举行了一场葬礼,火化那些阵亡的兄弟们。
朝阳之战,刘秀这边并非没有死伤,他带来的三百舂陵军精锐,最后活下来的连五十人都不到,两百多随他参战的死囚,最后只剩下可怜的三十来人,四百多兄弟血洒疆场,英勇捐躯,刘秀又怎能不给他们举行葬礼?
只是这个举行葬礼的时机也很重要。
如果是前一天晚上举行,恐怕也没什么效果,但今晚举行,可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在葬礼进行中,城内的大多数百姓都自发地走出家门,望着城头上一个接着一个的火堆,人们眼眶不由自主地开始湿红。
他们心里很清楚,郑达那些恶霸之所以能被铲除,自己现在之所以能不再受到欺凌,能过上吃饱喝足的好日子,都是这些阵亡的舂陵军将士的功劳,没有他们,自己现在恐怕还在受着郑达等人的凌辱呢!
人们正擦抹眼泪的时候,城头上隐隐传来军兵们的歌声,那是汉军的军歌!
“批铁甲,挎长刀,与子征战,路漫长。同敌忾,共死生,与子征战,心不怠。踏燕然,逐胡儿,与子征战,歌无畏。”
百姓们对汉军军歌并不陌生,毕竟新莽朝廷也就存在十来年,大汉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。
此时突然听闻到久违的汉军军歌,许多百姓都是悲从心来,忍不住呜呜地哭出声来。
新莽朝廷有多昏庸无道,百姓们就有多怀念大汉的时代。
人们哭着哭着,纷纷抹掉脸上的泪痕,跟着城头上的舂陵军一同唱起汉军军歌。
军歌嘹亮,既悲壮,更雄壮,人们唱了一遍又一遍,歌声也越来越整齐。
原本只是舂陵军在唱,到后来,变成了全城合唱。这便是汉文化的底蕴,即便被损毁了十余年,在这片土地上它仍能表现出超强的凝聚力。
军民一条心,甚至达到军民合一的地步,刘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他对时机的把握,也再次表现出他极强的政治能力。
翌日,朝阳城内的有上千之众的青壮涌入县衙,皆是来报名参加舂陵军的。刘秀是来者不拒,照单全找,随着朝阳民众的踊跃投军,刘秀麾下的人马也一下子扩充到了三千之众。
就在刘秀、邓禹、严光等人在县衙里忙得不可开交,处理各大小政务、军务的时候,臧宫找到刘秀,向他拱手施礼,说道:“将军,君翁是来向你辞行的!”
刘秀闻言,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和竹简,站起身形,绕过桌案,走到臧宫近前,问道:“君翁可是要回下江?”
“正是!”
朱祐走到臧宫近前,锤了他肩膀一拳,说道:“不是说好了吗,以后你就跟着主公,我们一同去征战天下!”
臧宫苦笑道:“君翁是有意追随将军,但……还是得先回下江,向王将军和成将军辞行。”
这件事,臧宫先前已经提过了,刘秀不好横加阻拦,不过他也很担心臧宫会一去不回,白白错过一位人才。
他沉吟片刻,恍然想起什么,从桌下拿起一只小布包,递给臧宫,说道:“路途遥远,君翁一路多加保重!”
臧宫接过包裹,打开一看,里面装着几颗金锭子,还有些龙币、龟币、钱币。
他愣了片刻,急忙把包裹推回去,说道:“无功不受禄,将军,这……这太多了,请将军收回去吧!”
刘秀笑了,说道:“守城之战,君翁英勇,锐不可当,又怎能说无功呢?”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