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縯周围的传令兵已经蓄势待发,只等下刘縯一声令下,他们好把命令第一时间传达下去。
听着伴随着鼓点的喊杀声,望着对面铺天盖地而来的莽军方阵,刘縯深吸口气,到了这一步,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拼死一战!
心中做出决定,刘縯抽出肋下的佩剑,向前用力一挥,喝道:“全军迎敌!”
他一发话,聚集在他身边的十多名传令兵,纷纷一甩马鞭,四散开来,便催马狂奔,连声大喊道:“大将军有令,全军迎敌!大将军有令,全军迎敌!”
与此同时,令旗兵也是连续摇晃着令旗,打出旗语,传令全军,迎战莽军。
看到令旗的号令,加上传令兵的吼叫声,柱天军各部也开始向前进军。
双方的战阵逆向而行,很快便接触到一起。
在接触的瞬间,盾牌与盾牌的碰撞声,长矛刺穿盔甲、人体的闷响声,几乎连成了一片。
大军作战,讲究的是阵型,没有一窝蜂往前冲,瞎胡乱打的。只有不会打仗的乌合之众才会这么干,在人家的战阵面前,那就是纯粹被碾压的命。
柱天军已经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手,京师军又何尝不是如此?
所以他们之间的对阵,当真是针尖对麦芒的交锋。
刚刚交战的时候,根本看不出来谁有优势,谁处于劣势,前面的兵卒被敌人的长矛刺倒后,后面的兵卒立刻向前补位,保持己方阵型的完整。
京师军的优势在于人多势众,而柱天军的优势在于猛将众多。战斗中,像刘稷、马武、铫期、盖延、臧宫这些猛将,都是冲在最前面。
就连刘秀都是身先士卒,一鼓作气地向前连连推进。
正当柱天军众将士浴血奋战,与对面的莽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,猛然间,就听己方的背后铜锣声阵阵。
击鼓进军,鸣金收兵。这是千百年来,不变的军事术语。已然杀红了眼的刘秀、刘稷、马武等人听到己方背后传来鸣金之声,一时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。
己方的兵力是与莽军相差悬殊,但交战当中,己方并没有处于劣势啊,为何要退军呢?
只要铜锣声一响,不管你是愿意,还是不愿意,都必须得撤退,不然就是违抗军令。
要命的是,现在双方的战斗已然全面展开,又哪是那么容易退下来的?
刘秀手持赤霄剑,连续砍杀对面数名莽兵,而后转头喝道:“子张!”
只听刘秀身侧的莽军人群,传来一连串的惨叫之声,紧接着,从人群当中杀出来一位血人。如果血人不是手持着九耳八环刀,刘秀都忍不出来他是马武。
刘秀喝道:“子张,立刻调骑兵过来断后!”
马武咧着嘴,狠狠跺了跺脚,从牙缝中挤出一句:“得令!”说着话,他直奔己方阵营的后方跑去。
第二百七十章 战与不战
马武原本还打算把骑兵留在最后,来个出奇制胜,结果现在只能用来做殿后了。
等到马武把骁骑军带上来,刘秀等人才开始全体后撤。
目前骁骑军的兵力已经很少了,连一千人都不到,不可能阻挡住三万余众的莽军,但起码能拖慢莽军乘胜追击的速度,将己方在撤退中所造成的伤亡降到最低。
刘秀退回到后方,找到刘縯,急声问道:“大哥,为何下令撤退?”
刘縯幽幽叹息一声,满脸无奈地说道:“平林军和新市军都已经败退了!”
如果己方现在再不撤走,还要恋战,接下来便要被十万莽军围合。
刘秀闻言大吃一惊,双方才刚刚开战,各拥有一万多人的平林军和新市军,竟然双双败逃,绿林军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?
仗是怎么打的?
很简单,绿林军从来就没对阵过这么多的莽军。仗还没开打,只看莽军的规模,全军的士气就已先跌落到谷底。
等到与莽军接触到一起的时候,平林军和新市军由上到下,皆慌乱异常,于战场之上立刻呈现出溃败之势。
前方的兵卒疯狂往后跑,率军的将领别说阻止了,他们都跟着兵卒们一块跑。并没有在一起作战的新市军和平林军,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出奇一致,就是全线溃败。
两军根本没管还在中路作战的柱天军,自己先仓皇跑路了。
宛城城外这一战,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的兵力,战场的规模也很大,但实际上,由于绿林军跑得太快了,双方的战斗几乎是一触既分,两边倒是都没有太大的伤亡。
绿林军和柱天军相继败退下来,两军一路逃到小长安聚。
甄阜和梁丘赐不依不饶,率领大军,在后追击。岑彭则带着三万多莽军撤回到宛城。莽军方面也担心全军在外,宛城容易受袭。
到了小长安聚,绿林军本还打算在这里抵抗一下追击的莽军。结果战斗的情况和在宛城外一模一样,绿林军刚与莽军接触,便立刻败下阵来。
绿林军又一次败逃,柱天军这边也不用打了,只能跟着撤。
两军由小长安聚,又一路向南逃窜,退至南就聚,以为总算有了喘息之机,可是屁股还没坐热乎呢,莽军又追杀到了南就聚。
这回绿林军倒是干脆,连打都没打,直接溃败,柱天军和绿林军从南就聚,又一路败退回棘阳。
庆幸的是,莽军进入南就聚后,没有再继续追击,而是驻扎了下来。当天,甄阜便派人去往宛城,抽调宛城城内的那部分兵力。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net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找书指南 |